摘要:在體驗經濟的背景下,旅游紀念品設計體現了人們對物質和情感的雙重需求。本文以互動作為切入點,從展示、獲取、使用和分享四個角度探討紀念品的情感因素,打破了只針對紀念品本身設計的局限。
關鍵詞:旅游紀念品;情感互動;設計
隨著體驗經濟的到來,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紀念品的形式和功能,開始追求情感附加值,以“物”為中心的紀念品已經不能滿足游客在旅途中的體驗需求。因此,筆者從情感的角度出發,希望借助互動這一方式,通過營造出特定的氛圍,實現人與紀念品的情感交流。
1理解互動
互動,意為相互作用。互動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它的存在,能加強互動雙方的聯系。體驗的產生和獲取必然涉及人的參與,因為任何一種體驗都是人的身心與其接觸到的物體進行的互動。[1]創造體驗的過程中,企業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以服務作為“舞臺”,產品作為“道具”,環境作為“布景”,不斷調動消費者的參與性,消費者投入得越多越容易獲得深刻的印象。
2互動在旅游紀念品情感設計中的價值
(1)喚起購買意愿。在消費者的認知活動中,人并不是被動地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觀刺激和人的主觀內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進行的。[2]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首先會通過感官互動了解紀念品的造型、顏色和材質等。互動的引入,不但能加強人與紀念品的信息交流,而且還能勾起人們對相似物的回憶,通過對過去的物體與當前的物體作比較,在舊的基礎上產生新的情感和聯系。在購買活動中,情感因素時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假如游客在與紀念品的互動中,能夠和自己的一些情感記憶產生聯系,將很容易吸引游客并喚起他們的購買行為。(2)強化紀念意義。大多數游客在旅途中會購買大量的紀念品,他們希望當離開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之后,還能留下一種美好的回憶。但由于紀念品與其所在的旅游地的聯系脫節,造成了紀念意義流失,最終導致了旅游紀念品丟棄行為的出現。真實穩定的情感需要時間去挖掘:它們來自持續的情感互動。表面的外形和行為的效用微不足道,重要的是互動的過程、人與物的聯系以及它們所喚起的回憶。[3]紀念品是旅途的延續,記載了旅途的點點滴滴,如美好的風光、親切的笑臉、獨特的文化……互動如催化劑般一次次勾起人們漸漸淡忘的旅途回憶,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可能引起人們無盡的遐想,在反思中獲得樂趣。(3)易于理解地域文化。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實質上是一種文化設計。[4]文化作為一種抽象的概念,需結合產品語義學,把文化以特征性符號的形式表現出來,進而將其應到紀念品的設計之中。由于文化背景和消費對象存在差異性,初到景區的游客因不熟悉當地的文化風俗,單憑“視覺元素”不能很好地了解紀念品所蘊含的文化。如天津“泥人張”彩塑,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紀念品,但由于取材和制作工藝的不足,導致文化價值的流失。互動的介入能打破游客對紀念品文化內涵了解的表面性和局限性,彌補文化價值的流失。游客在與紀念品的信息交流中,對其文化符號、工藝和隱藏在背后的故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逐漸意識到紀念品文化的魅力所在而對其產生心理認可。
3互動在旅游紀念品情感設計中的應用
游客與紀念品的情感交流首先從認知開始,若符合游客的審美和心理需求,將產生購買行為,并通過使用加以了解,最后將相關體驗向別人分享。針對認知——購買——使用——分享四個過程,將互動作為手段,強化游客與紀念品的情感交流。同時,也打破了只針對紀念品本身設計的局限,將紀念品放到了“人、物體、環境”這一大場景中去。
(1)展示性情感互動。展示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需求。展品的陳列已經不僅僅著眼于物的再現,對人的情感需求愈來愈重視[5]。我國旅游紀念品的展示方式呆板、單調,以實物靜態展示為主,而且,不少人錯誤地認為紀念品的展示僅僅是指旅游地的即時展示,忽視了紀念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示。情感互動展示就是通過情景化、娛樂化等手法,激發人們的興趣。在杭州西湖商店出售的一款熏香盒紀念品,在設計上仿照石墩造型,熏香發出的煙霧從小孔裊裊升起,這一整個展示過程,化靜為動,以一種新穎的方式展示了紀念品的外形和功能,使游客獲得了美好的視覺、嗅覺等感官體驗。(2)獲取性情感互動。對于游客而言,直接購買與自己參與旅游紀念品制作在情感上有著很大的不同。紀念品的獲取是一個動態過程,通過游客的積極參與,紀念品打破了“物”的界限,而成為一種特殊體驗所得到的結果。在參與的過程中,游客變成了設計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對紀念品進行再設計,充分地使產品融入個人情感色彩,拉近了游客與旅游紀念品之間的距離。在情感獲取方面,最典型的一種方式就是DIY,它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縮寫,又譯為自己動手做。在這一模式下,商家為游客提供制造紀念品的原材料和工具,游客親自制作,并根據自己的喜好、審美習慣、生活經驗等,選擇自己喜愛的樣式,制造出一件獨一無二而又富有情感的紀念品。(3)功能性情感互動。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紀念品把紀念意義放在第一位,其次才到功能。但這并不意味著功能可有可無,相反地,它的存在能大大提升紀念價值。現今,紀念品已不再單純地作為一件擺設,而更多地作為一件日常用品從旅游地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中,例如相框、鑰匙扣、筆……使用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人與紀念品的互動過程,雖然這一行為并不發生在旅游當地,但并沒有影響游客從中獲得這種體驗帶來的樂趣,而且,因融入了新的環境和事件,更能調動消費者的多種感官互動,延伸對旅游地的美好體驗。在日常生活中,用戶希望借助“使用”這一方式來回憶蘊含在紀念品中的故事。(4)交流性情感互動。微博、微信和QQ等即時通訊工具的出現,使得情感交流打破了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即時了解到你的相關動態。紀念品的分享性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以物傳情。旅途中,游客習慣通過網絡向親人或朋友分享自己購買的紀念品。當紀念品獲得來自群體的認可或贊許時,將大大提升它作為旅途載體的情感價值。現今,不少企業針對旅途交流推出了一系列的移動應用軟件,其中比較受歡迎的要數“在路上”。這款軟件主要利用GPS功能,記錄每張旅游圖片的位置,最后系統自動地在地圖上將行程足跡串聯起來生成一張完整的足跡圖和帶時間軸的照片墻,真正實現了邊走邊分享。
4結語
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旅游紀念品的商業價值無容置疑。若要設計的紀念品被大眾所認可和喜愛,就必須滿足用戶對產品的情感需求。情感互動方式的引入有利于旅游紀念品設計在新時代的發展,以新穎的方式實現了紀念品的情感“加值”,使游客在與紀念品的信息交流與反思過程中獲得美好的旅途體驗。這也是在非物質時代下,紀念品拓展自身邊界的一種嘗試。
參考文獻:
[1] 馬雅娟.基于情感體驗的產品設計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1.
[2] 熊穎.現代消費心理下的趣味性包裝設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8.
[3] 唐納德·A·諾曼(美).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4] 姜保國.地域文化符號在旅游紀念品創新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5] 尹鉑.展示設計中的互動性研究[D].江南:江南大學,2008.
作者簡介:張滿光(1988—),男,廣東江門,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