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人從來都是講究“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外部物象在人的眼中都不是孤立和冷酷的存在,要表現在繪畫里一定是和作畫者自己的情感合二為一的統一體。所以在中國畫家的筆下,多半展示的是人賦予物象的一種情感和精神,無論是山水畫、花鳥畫或是人物畫,都充滿了暖暖的人情味。因而意象造型也涵蓋于中國畫的各個畫種,尤其在人物畫的創作中,更顯出中國畫的精神。在這方面做得好的畫家自古以來當屬梁楷第一也。他的減筆人物畫,則開創了中國繪畫史上的新天地,豐富了中國畫的藝術表現手法,體現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審美觀念和發展潮流。
關鍵詞:梁楷;意象造型;人物畫;減筆畫;寫意精神
【中圖分類號】:J222【文獻標識碼】:A
“意象造型”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畫造型的準則,這是和中國哲學的審美觀相一致的。早在唐代,畫家張璪就在其《歷代名畫記》中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論斷,“造化”指的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內心的感悟,意指畫家應以大自然為師,再結合內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創作出好的作品。原是指山水畫學習中的法則,一個“心”字道出了中國繪畫思想的精髓,一直以來為中國畫的精神指明了方向。這就決定了中國畫區別于世界其他畫種的最高標準。中國人從來都是講究“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外部物象在人的眼中都不是孤立和冷酷的存在,要表現在繪畫里一定是和作畫者自己的情感合二為一的統一體。所以在中國畫家的筆下,多半展示的是人賦予物象的一種情感和精神,無論是山水畫、花鳥畫或是人物畫,都充滿了暖暖的人情味。因而意象造型也涵蓋于中國畫的各個畫種,尤其在人物畫的創作中,更顯出中國畫的精神。在這方面做得好的畫家自古以來當屬梁楷第一也。
一、梁楷簡介
梁楷,于南宋寧宗擔任畫院待詔,這是最高級的宮廷畫師,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這是南宋畫院最高的榮譽,但梁楷卻不接受,把金帶掛在院中,飄然而去,完全不想受制于他人。梁楷是南宋東平人,寧宗嘉泰間(公元1201~1204)曾為畫院待詔,后因厭惡畫院規矩的羈絆,將金帶懸壁,離職而去。生活放縱,號稱梁瘋子。師賈師古(賈以學吳道子著稱),又遠遠超過老師。據清代官修的《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以及厲鶚匯集的《南宋畫錄》統計,梁楷留下來的作品不下幾十件,但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國內了。據著錄的梁楷作品的題材,多表現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軍書扇》《羲之觀鵝》《黃庭經換鵝》《淵明像》《釧馗像》《寒山拾得》《參禪圖》《田樂圖》《莊生夢蝶》《蘇武牧羊》《孔子夢見周公》《蓮蓬變相》《太乙三宮兵陣圖》等等。
二、梁楷繪畫的藝術特色
梁楷曾為畫院待詔,據說當時畫院中人見到梁楷的作品,沒有不佩服的。可見梁楷在南宋畫院時就有很高的聲望了。梁楷特別擅長吸收前人的繪畫長處,再加上自己天資聰穎,所以在繪畫上能有所創新。“意象造型”在梁楷的筆下得到很好地發揮,他善于觀察人物的外形及內心世界,用很少的筆觸就能畫出人物的所有特征,用極少的線條就能展現物象的精神動態并把它們加以強化處理,最大限度地表現創作者與所畫物象的“天人合一”,所以梁楷的出現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存在,水墨人物畫從此有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梁楷的個性比較隨意放浪,也比較愛喝酒。不喜歡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他和妙峰、智愚和尚交情很好,經常在一起談詩論道,他不是和尚,但很會畫禪畫。禪宗約起于公元五二零年,到唐代時已很風行,那時已分南北兩宗。唐高僧惠能是禪宗六祖,主頓悟說,為南宗之祖師。南禪之說,強調佛祖在人心,喝水擔柴,都能悟道。所有的宗教儀式毫無價值,人們不需要誦經,便可以一種超知識的狀態與“絕對精神”或“真理”溝通,這是一種自然深奧的抽象體驗。
《六祖伐竹》圖是梁楷的代表作之一。表現的就是惠能在劈竹的過程中“無物于物,故能齊于物;無智于智,故能運于智”[1]。梁楷在畫這張作品的時候已經不甚年輕,在他用筆時已經很老道和簡潔。但用筆很到位,凡用筆之處,婉轉流暢,非常精彩,似乎每次用筆,筆還未到,“意”卻已到。“心之溢蕩,恍惚仿佛,出入無間”[2]。梁楷在作畫時似乎也已經成了禪師,視畫非畫了。
不得不提的是梁楷的減筆畫創作《潑墨仙人圖》,它是現存最早的一幅潑墨寫意人物畫。創作時間應該是梁楷與畫院畫風決絕后,自辟蹊徑,獨樹一幟,在繪畫創作中所創“減筆”畫之杰作。作者用細線畫出人物的臉部和前胸,人物神情栩栩如生,人物的身軀和其他地方都用大筆蘸墨揮毫寫出,用筆自由自在,龍蛇游走,好不痛快。在人物形象上梁楷也做了大膽的夸張,畫面中的仙人有著一顆大大的額頭,差不多占據了整個頭部的一大半,五官被擠到一處很小的地方,顯得滑稽可笑,憨態可掬。人物形象上升到作者的思想境界,感覺在夸張變形的人物形象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人生哲學。據畫史記載:梁楷為人不拘小節,好酒,自得其樂,狂放不羈,且任性高傲,在藝術上有自己的創見,不肯隨波逐流,因而有“梁瘋子”之稱。可見有可能梁楷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摻雜在所作的人物形象之中,以“仙人”喻自己,寄托了自己的心愿。梁楷在畫院時曾接受過繪畫的訓練,受到過李公麟等畫風的影響,在人物畫上有深厚的慧根,而且在他本人的性格中也有敢于冒險、不受制于人的一面,表現在他的繪畫上的成就才能如平地驚雷一般驚世駭俗。
梁楷所畫人物畫用筆很少,很簡練,也很傳神。這三者都能體現在他的用筆上。構圖有“造險”[3]的,但梁楷的用筆也能“造險”。他的筆墨之處,大起大落的變化氣象萬千,線條時粗時細,卻能運籌帷幄,隨意變化。畫墨竹時大刀闊斧,畫山和石頭等物象更是大筆揮毫。想必在梁楷作畫時一定將自己與外在物象合二為一,把自己的精神情感早已經寄托于物象,賦予了物象以人的靈氣與精神,所以在用筆用墨時才能隨心所欲而得物象之精神特質。欣賞梁楷的作品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不僅欣賞他神出鬼沒的筆觸,還能體會到一種禪意的感覺。從當時一直到現在的日本人對這幅作品都相當重視,當然和日本人重視參禪的社會氛圍有一定關系,但也說明了這幅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已達到相當的高度。
三、梁楷的減筆畫及對中國繪畫的影響
中國古代繪畫發展到宋代,已經達到頂峰階段,產生了許多有深遠影響的名畫家和優秀作品。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各路名畫家多有涌現新的作品,在當時的畫壇是非常繁榮昌盛的。南宋梁楷的減筆人物畫作品,以簡潔的筆墨刻畫出傳神的人物形象,充分發揮了中國畫的意象造型的寫意精神,開創了寫意人物畫的新的局面,
梁楷是一位勤奮的畫家,一生創作的畫作數量不少,但就文獻資料統計的,就有五六十幅作品,想必還有一部分遺落在民間。他的水墨人物畫影響了后來的很多人,包括吳偉、張路、徐渭、朱耷、原濟、金農、李鮮、高其佩、任伯年等,在這些后世的畫家作品中也清晰可見梁楷的影子,可見梁楷對其影響之大,也影響了后來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的一代大師齊白石,包括對當代的藝術家,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梁楷的思想受到儒、道和釋這三教的影響,堪稱一代繪畫大師,開一代繪畫藝術之風,有著強烈的時代特點;而他的減筆人物畫,則開創了中國繪畫史上的新天地,豐富了中國畫的藝術表現手法,體現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審美觀念和發展潮流。
結語:水墨人物畫在我國的繪畫史上幾乎是一個空白,比不上工筆人物畫和山水花鳥畫。工筆人物畫在唐代和宋代時趨于頂峰階段,但在以后的朝代,工筆人物畫還在繼續發展,明代的曾鯨和陳洪綬等人又把工筆人物畫推向新的極致。山水畫和花鳥畫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出現了眾多的大師級的繪畫大家,把山水畫和花鳥畫一次次推向發展的高潮。歷史上畫水墨人物畫的人太少,可能是水墨人物畫難度太大的原因,但是梁楷和他的減筆人物畫的出現無疑填補了這一空白,他的天才創造在中國寫意人物畫史上留下了輝煌而燦爛的一筆,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國水墨人物畫。雖然在梁楷之后并沒有更多的人愿意走他的路,但是他的畫風還是影響了一大批后世的畫家,直到今天,梁楷的減筆人物畫依然對我們當今的水墨人物畫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蕭元.初唐書論.[M]139頁.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4.
[2]宗白華.美學散步.[M]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
[3]潘公凱.潘天壽談藝錄.[M]117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12.
作者簡介:韋桂來,男,現為湖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畫的研究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