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 RAN的概念
IP RAN即無線接入網IP化。它基于靈活IP通信的設計理念,以傳統的路由器架構為基礎,針對移動基站回傳應用場景而定制的路由器/交換機解決方案,主要用于基站(BTS)與基站控制器(BSC/RNC)之間傳送網絡。
二、IP RAN技術在本地網中的具體應用
1.IP RAN網絡架構
IP RAN網絡一般采用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三層結構,在BSC/RNC所在的核心節點部署兩端核心設備,作為主備用。
核心層、匯聚層采用IP/MPLS技術,采用支持IP/MPLS的路由器。接入層采用增強以太技術或與IP/MPLS相結合的方案,基站接入節點采用路由器或三層交換機。
2.業務承載
(1)TDM業務。移動回傳語音業務采用TDM業務承載,分為MS-PW(分段)和SS-PW(端到端)兩種方式。
(2)Ethernet業務。①業務承載方式。采用PW+L3VPN方式承載。將L2/L3橋節點設置成匯聚節點,既可分散核心節點壓力,又降低接入層業務承載復雜性。②業務VLAN要求。Ethernet業務采用2+3的承載方式,需要對L3VE劃分邏輯子接口,每個子接口對應1條PW,及1個NodeB,并設置在同一個VLAN里,即每個NodeB劃分1個VLAN,隔離廣播域。
3.隧道設置
TDM業務和Ethernet業務均是通過分層配置,相應隧道也需要分層配置。如果采用IP/MPLS協議,在核心匯聚層和接入層分層創建TE動態隧道;如果采用MPLS-TP協議,由網管在核心匯聚層和接入層分層創建靜態隧道。
4.網管報文
由IGP路由協議打通網管服務器到各網元之間的路由,通過裸IP的方式轉發網管報文。
三、IP地址規劃
分組傳送網絡IP地址規劃包括:網管IP、網元IP、端口IP、業務IP一系列地址進行規劃,同時還需要對AS號進行分配。
1、網管IP。涉及服務器、客戶端及分組系統網關網元之間互聯端口IP地址。每條物理鏈路(分組設備與服務器之間、服務器與客戶端之間,或各系統之間通過路由器連接)需要4個IP地址。
2、網元IP。每臺設備需要一個32位掩碼的LoopBack地址,在具體使用IP地址時,遵循以下原則:(1)按照網絡層次分配IP地址,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設備IP地址由小到大依次分配;(2)按照環編號依序進行設備IP地址分配,同一個環上設備IP地址要保持連續,并做好預留。
3、互聯端口IP。一條點對點的物理鏈路需要4個IP地址,其中2個IP地址用來分配給兩臺設備相連的接口,1個IP地址保留用作網段地址,還有1個IP地址保留用作網段廣播地址。
4、AS域劃分。每個本地網作為1個AS域,通過劃分子域的方式進行管理。
5、業務IP。采用L3VPN承載各種業務時,分組傳送網絡相應的業務端口均采用業務地址。主要涉及到基站側業務IP和RNC側業務IP。
四、路由協議
(1)核心節點與CE之間創建EBGP連接,傳遞NodeB路由信息、RNC路由信息。(2)分層設置AS域,核心匯聚層作為1個AS域,運行IS-IS協議,單進程設置。每組匯聚點下掛的接入層作為1個AS域,分別運行OSPF協議。
五、保護方案
1、TDM業務保護方案。網內保護采用LSP 1:1+PW冗余+By Pass保護方式,網間保護采用APS 1:1保護方式。
2、Ethernet業務保護方案。①對于單匯聚節點Ethernet業務,網內保護采用LSP 1:1+VPN FRR保護方式,網間保護采用LAG保護方式。②對于雙匯聚節點Ethernet業務,網內保護采用LSP 1:1+VPN FRR+PW冗余保護方式,網間保護采用LAG保護方式。
同一核心設備至同一CE設備之間多條GE鏈路采用以太網鏈路層面的鏈路聚合保護方式,負荷分擔業務。
六、時鐘同步方案
時鐘同步包括兩部分:分組網絡內部時鐘同步、分組網絡為移動基站提供同步時鐘信號。
1、分組網絡內部時鐘同步
分組傳送網絡支持同步以太網方式和1588V2方式,由于同步以太網方式物理同步,精度高,所以采用同步以太網方式實現時鐘同步。
在核心節點采用一主一備的方式,自BITS引接時鐘同步信號,以同步以太網方式同步本地分組網絡。
2、分組網絡時鐘同步輸出
移動基站優選從分組接入設備的FE口提取同步時鐘信號,采用同步以太網方式。移動基站也可以通過2M CES口提取同步時鐘信號,不如同步以太網方式精確,但能滿足無線側頻率同步指標要求。無線側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自FE口或2M口中提取同步時鐘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