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水廠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設計深度不夠、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熟練工缺乏等主要問題,以及目前甲方工程管理的現狀,探討設計、招標、施工、驗收等質量形成階段的管理措施,從而保證工程質量目標得以實現。
【關鍵詞】甲方;水廠建設;質量管理措施
對于水廠建設項目而言,質量目標應該是選址科學、布局合理、工藝先進、運行經濟、便于管理、安全可靠、出廠水水質穩定達標、建筑風格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甲方作為水廠項目的投資者和組織者,又是水廠項目建成后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決定了甲方在整個質量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因而其質量管理的內涵更廣泛、更系統、更全面,更需從總體上保證整個項目的質量。
一、水廠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淮安市區飲用水源水質在上世紀80年代為地表水I-II類,水廠采用的都是常規水處理工藝,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常規水處理工藝已不能保障出水廠穩定地達到國家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因此,需探索新的水處理工藝。(2)水廠工程專業性較強,涉及面廣,要求工程管理者應有水廠工程管理經驗。(3)當前的建筑行業中,一線工人大多是農民工,其技術水平以及文化素質都比較低,技術工、熟練工缺乏,造成現場質量控制難度較大。
二、目前我國甲方工程管理的現狀
一直以來甲方的工程管理形式是臨時組建工程指揮部,由總經理掛帥,再從單位內部選幾名參與過工程建設、懂一些建筑知識的人員組成。由于工程管理高度的專業性,以及甲、乙雙方在專業知識和經驗上的不對稱性,使得工程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最終導致工程項目在質量和功能上產生難以彌補的缺陷。因此,甲方如何才能對建設工程全過程實現專業化有效管理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質量形成過程及其質量管理措施
1.設計階段質量管理措施。設計質量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對水廠建設項目而言,首先必須滿足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因此,質量管理的重點應放在水處理技術的選擇和工藝組合及比選上。(1)新的水處理工藝選擇。目前,新的自來水處理技術主要有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和膜處理技術等。經過廣泛的調研,結合淮安市水源水質及中試成果,在新建水廠項目中,選用了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處理工藝。該工藝是與清華大學合作現場組建中試試驗裝置,經過為期近一年的測試、分析、比較,探索的組合工藝,這項成果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工藝組合及比選。在凈水工藝組合和總圖布置上,擬出兩個方案進行比選:方案一:組合濾池工藝。進水—預臭氧—平流沉淀池(架高)—后臭氧—微絮凝池—組合濾池(上向流活性炭濾池+翻板砂濾池)—清水池—出水。方案二:砂濾池和炭濾池分建工工藝。進水—預臭氧—平流沉淀池—微絮凝池—V型砂濾池—提升泵房—后臭氧—活性炭濾池—清水池—出水。方案一優點:炭濾池與砂濾池共用一個管廊,節約用地,簡化管線布置;取消了常規處理與深度處理間的提升泵房,降低了運行電耗;活性炭濾池采用上向流形式,減降低了水頭損失,優化了高程設計;缺點:增加了組合濾池施工難度,炭濾池運行負荷較高,將平流沉淀池架高,增加該單體建設費用。方案二優點:預處理、常用規處理和深度處理分區明確,單體施工難度相對較低;缺點是水處理構筑物數量多,占地面積大,需要提升泵房,增加建設費用和運行成本。針對淮安原水水質,從供水水質安全、征地費用、工程總造價、運行成本和維護管理等因素綜合分析比較,選擇了方案一。
2.招標階段質量管理措施。(1)優選監理單位,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由于甲方在工程管理上存在局限性,我國從1988年起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工程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有些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技術水平不高,業務不精,缺少先進的檢測手段和設備等情況。因此,在招標時應重點考察投標文件中列舉的設備、儀器、人員資質,并要求總監理工程師進行現場答辯,考察其基本職業素質及水廠工程管理經驗。(2)合理劃分標段,有利于擇優選取投標人。水廠建設工程涉及建筑、設備安裝、給水排水、電氣及自動控制等多種專業和技術,通常劃分為若干標段:一是將土建和常規性設備安裝工程作為一個標段,而進口設備和自控設備安裝工程宜包含在相應設備采購標段中;二是水泵等專業設備宜由甲方招標采購,直接與供貨商建立合同關系。因為甲方有著多年使用管理水廠設備的經驗,且同行業間常有交流,所以在性能和技術參數的選擇上更針對性,有利于質量控制和日后的運行管理。(3)嚴格執行招標程序,防止招標工作流于形式。有些投標人為了搶占市場,以低于成本價投標,一旦中標,必然導致其材料、構配件及設備質量難以保證,在施工措施上也會降低標準,從而影響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隨著電子化招標投標系統的推廣應用,以及《電子招標投標辦法》正式實施,能夠有效打擊招投標市場中的掛靠、圍標等亂象,使招標投標程序將更加公正、公開、公平。
3.施工階段質量管理的主要措施。(1)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措施。首先要構建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保證施工規范化運行。一是建立質量管理機構及責任制;二是建立四方聯合技術交底及驗收制度;三是制定設計變更審核程序;四是建立質量問題處理程序;五是制定質量獎罰制度等等。其次,要審查施工單位三類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審查試驗室資質。最后,要重點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的針對性、先進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對一些危險性較大、技術較復雜或應用新技術的分部分項工程,要有專項施工方案和切實可行技術措施,報監理審查,甲方審批。對關鍵性的技術方案,要提前組織專家和設計人員研究,最終由甲方做出決策。(2)水廠構筑物的特點。水廠構筑物與一般建筑物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是池壁薄、體積大;二是池體伸縮縫止水帶材質必須采用天然橡膠且安裝平整度要求高;三是清水池和沉淀池等大面積池體的基礎質量、底板質量要求嚴格;四是平流沉淀池配水花墻尺寸精度、組合濾池配水配氣管安裝精度要求高,否則會影響水的處理效果;五是各構筑物進出水堰高程、預埋管位置要求嚴格等等。此外,所有涉水材料、設備等必須提供“省級以上涉水產品衛生批件”。這些內容必須納入質量控制點,監理單位要據此制定預控方案和監理實施細則報甲方審批。(3)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措施。一是嚴格執行變更簽證、隱蔽工程驗收和見證取樣等程序;二是對需旁站監理的部位堅持與監理共同監理;三是對清水池、沉淀池等大基坑應組織勘察、設計、監理、施工、質檢站共同驗收;四是嚴格控制工序質量,一旦出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召開現場會,讓施工人員明確質量要求和質量標準,及時整改、返工,絕不姑息;五是通過組織技術和勞動競賽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和勞動積極性。在現場管理上要重點強化對監理單位的督促和考核,同時要充分相信監理單位,給予應有的管理權限,充分發揮監理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對施工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要通過監理進行表態,使甲方權益得到體現的同時又不擾亂現場管理流程。
4.竣工驗收階段質量管理措施。工程竣工驗收是為了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因此要嚴格工程竣工驗收程序,未經驗收合格的工程決不投入使用。一是工程項目竣工后,要加強施工單位自檢,督促監理組織初驗,整改落實檢查出的問題,確保工程能夠全面按照設計要求完成;二是及時組織規劃、消防、環保、氣象、檔案等專項驗收,確保工程順利通過最終竣工驗收;三是及時到質監部門備案并完成檔案移交。
水廠建設工程是民生工程,涉及到千家萬戶。在建設過程中,甲方只有始終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嚴格控制各個環節,明確質量目標,制定質量計劃和管理措施,落實內容和方法,才能使工程質量全面達到設計要求,實現長久造福于民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俊清.甲方的工程質量和安全控制措施探討.《建筑安全》.2008(8):51~53
[2]全國監理工程師培訓考試教材.中國建設工程監理協會組織編寫.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2004
[3]陳杰.凈水廠施工中常見問題分析.《給水排水》.2000(1),2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