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旅游業已經成為不少國家及地區的支柱產業。隨著旅游業的高速發展,旅游景區承載力面臨著巨大挑戰。作為旅游發展大軍中的一員,普者黑旅游景區被譽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怎樣準確把握其旅游景區承載力,已經成為影響普者黑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普者黑;景區承載力;可持續發展
一、旅游景區承載力的涵義
一般認為,旅游景區承載力是指在某一旅游景區現有狀態不發生對當代人(包括旅游者和當地居民)及未來人有害變化(如環境美學價值的損減、生態系統的破壞、環境污染、舒適度減弱等)的前提下,在單位時間內旅游景區所能承受的最適宜的旅游者人數。結合普者黑旅游景區的基本情況,本文引用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博士鄒統釬教授在《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一書中對旅游景區承載力的描述,其概念為:在某一時期、某種狀態或條件下,旅游景區在保證其旅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不受破壞的前提下能承受人類活動作用的極值。為此,必須做到如下幾點:自然和文化資產的持久存在;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旅游者在目的地獲得持久的享受;旅游企業能夠長期獲得收益。
二、普者黑景區旅游資源及開發現狀
(一)旅游資源概況
普者黑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位于云南省丘北縣西北部,距丘北縣城13公里,距省會昆明市309公里,景區總面積165平方公里。景區旅游資源主要為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自然景觀資源包括巖溶景觀、湖泊景觀、荷花景觀、濕地景觀等;人文景觀資源包括民族風情及節日、民族文化、民族藝術等。
1.自然景觀資源。普者黑是喀斯特湖泊群、孤峰群、溶洞群的自然景觀游覽區,景區由仙人洞、落水洞、擺龍湖、麥地沖四個景區組成,擁有景點256個,包括83個大溶洞、54個天然湖泊、2萬畝水面以及312座由峰林、峰叢組成的孤峰群。山連山,水繞水,相連貫通,形成20余公里的水上旅游線。景區內近2萬畝260多個品種的荷花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另有總面積達6萬畝的高原巖溶湖群濕地生態系統。總之,普者黑景區以“水上田園、彝家水鄉、巖溶濕地、荷花世界”四大自然景觀而著稱。
2.人文景觀資源。普者黑旅游景區人文景觀融文物古跡、民族風情、村寨風光為一體,與自然景觀有機組合,相映交輝。區內居住著壯、苗、彝等少數民族,創造了豐富的民俗文化、辣椒文化和花臉文化,例如彝族“花臉節”、苗族“花山節”、壯族“三月三·祭龍節”、“辣椒節”等,創造了“萬人抹花臉”吉尼斯世界紀錄。純樸的民風民俗和厚重的民族文化為普者黑旅游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旅游發展現狀
普者黑景區于1992年開發建設,1993年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涉外景區,同年9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10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旅游度假區,2009年1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從1992年開發以來,普者黑景區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不斷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旅游業取得顯著成效,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同時帶動景區內外各民族群眾圍繞旅游業發展多種經營,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普者黑景區氣候宜人,交通區位條件優越,極具旅游開發價值。圍繞“浪漫普者黑”、“激情普者黑”、“休閑普者黑”、“多情普者黑”的旅游功能定位,提出了高爾夫球場、喀斯特濕地植物園、小白山休閑度假旅游區、舍得旅游區開發、自駕車營地、生態農業觀光、民族休閑度假山莊、旅游接待區、垂釣中心、文化演藝中心、水上娛樂中心等10余個旅游招商引資項目。普者黑景區開發至今已經20年。與九寨溝、張家界等國內著名景區相比,發展明顯滯后,存在較大差距。例如:游客規模增長緩慢、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淡旺季明顯、景區內的旅游收入增長緩慢等。
三、普者黑旅游景區承載力探析
綜合業界前輩對旅游景區承載力的研究,可以這樣認為,旅游景區承載力包含四種基本容量:旅游景區資源容量、旅游景區生態環境容量、旅游景區經濟容量、旅游景區心理容量,或者概括為自然環境承載力、社會環境承載力和經濟環境承載力。鑒于相關資料收集的限制性,在旅游景區承載力諸多因子中,本文僅就交通設施承載力和住宿設施承載力以及人口容量進行分析研究,景區總面積以165平方公里計。
(一)交通設施承載力分析
1.區內道路設施容量。普者黑風景名勝區通常有乘船游覽和步行游覽兩種方式。按照標準步行每人每日10公里左右,乘船每人每日5公里左右,計算出區內道路設施的空間容量見表1。
表1顯示,普者黑景區水路日游客容量為6870人,陸路日游客容量為7612人,洞內日游客容量為2400人,三項合計日游客總容量為16882人。若每年5~10月旅游旺季以170天游覽期計,理論上,景區旅游旺季交通設施空間容量為286.994萬人。實際操作中,由于普者黑景區以水路游覽為主,所以日容量以水路容量來測算更合理,即景區交通設施日容量為6870人,旅游旺季交通設施容量為116.79萬人。
表1 區內道路設施游客容量一覽表
(資料來源:《丘北普者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0-2025年)說明書》)。
2.游覽設施容量。陸路游覽設施主要有電瓶車、馬車,另外還向游客出租部分自行車。景區現有20輛電瓶車,每輛載客10人;80輛小馬車,每輛載客8人。以每車每天載客游覽一次計算,陸路游覽設施日容量為:(20×10+80×8)×2=840人。
水路游覽設施主要有電動船、人工船及木舟等。據資料顯示,游船公司現有游船467艘,每船可載6人,以每船每天載客游覽兩次計算,游船日容量為:467×6×2=5604人。以上兩項合計,區內游覽設施日容量為6444人,旅游旺季游客容量為109.548萬人。由此可見,區內游覽設施容量小于景區交通設施容量,游覽設施沒有達到最大承載力,可以適當擴容。
(二)住宿設施承載力
普者黑景區內有3家賓館,可接待500人;農家樂已經發展到122家,日接待能力3000余人,共計3500人。按年游覽期為340天,5~10月旅游旺季游覽期為170天計,景區內旅游住宿設施的年接待能力為119萬人,旺季接待能力為59.5萬人。
截至2012年3月,丘北縣已建成賓館、飯店共252家,合計接待床位9137個。普者黑旅游景區距離丘北縣城只有13公里,故住宿接待能力可以把城區與普者黑景區合并計算,即日最大接待能力為9137+3500=12637人,年最大接待能力為429.658萬人,旺季接待能力為214.829萬人。由此可見,住宿設施承載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三)人口容量
普者黑旅游景區人口主要由游客、旅游服務人員、本地居民三部分構成,對總人口規模的控制,也就是對這三部分人口最大容量的控制。
1.游客容量。依據《丘北普者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0-2025年)說明書》的定義,游客容量是指在保持景觀穩定性,保障游客游賞質量和舒適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資源的限度內,單位時間、一定規劃單元內所能容納的游客數量,是限制某時、某地游客過量集聚的警戒值。
若游客數量超過景區負荷能力,勢必對景區造成破壞,同時影響到游覽質量。另外,有些景點因自然原因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過多游客的涌入會威脅到游客的安全。根據以上分析,普者黑景區游客容量取決于交通容量,即日容量為6870人,旅游旺季容量為116.79萬人。
2.旅游服務人員。旅游服務人員由景區員工和服務行業人員構成。景區員工主要為景區管理和維護人員,據2009年統計資料,普者黑旅游景區開發公司現有職工68人,導游10人,景區管委會有15人。此外,游船管理服務人員170人,臨時工436人,水上全職救護人員17人,急救室2人,共計718人。其次,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主要由景區內的居民承擔。普者黑核心景區內主要有仙人洞村和普者黑村,居民總人數3150余人,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二十約630人從事服務行業。綜上所述,若服務行業按700人計,景區員工按1000人計,景區內旅游服務人員宜控制在1700人為最佳。
3.常住居民容量。普者黑旅游景區內有52個村寨,約
2.35萬常住居民,人口密度為143人/平方公里。按照旅游景區規劃要求,居住人口密度必須小于100人/平方公里。因此,普者黑旅游景區內常住居民容量,最舒適狀態應控制在1.65萬人以下。但是,由于普者黑景區人口結構的復雜性以及多民族的特點,景區內常住居民人口總量控制在目前的2.5萬人以內即可。綜上所述,普者黑風景名勝區內,常住居民和景區旅游服務人員的總容量宜控制在2.7萬人以內,游客日容量控制在6870人以內,旅游旺季容量控制在116.79萬人以內。
四、普者黑景區承載力問題分析
(資料來源:《丘北普者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0-2025年)說明書》)
(一)旅游淡旺季分明
普者黑景區具有強烈的季節性,旅游淡旺季非常明顯,游客的游覽時間絕大部分集中在旅游旺季,即每年5~10月。以2006年和2007年為例,5~10月期間國內游客總量分別為55.99萬人和61.41萬人,而11月~次年4月的國內游客總量分別為28.01萬人和24.59萬人(表2)。明顯的季節性導致景區資源在旅游淡季閑置浪費,使景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二)旅游旺季日接待量超負荷
據當地旅游局統計資料顯示,普者黑景區年接待游客人數及門船票收入逐年上升。2010年以來,旅游旺季景區最大單日游客量達到2萬人,使交通設施、游覽設施、住宿設施等超出了景區最大承載力。導致景區超負荷接待與經營,嚴重影響了旅游服務質量與游客滿意度。
(三)交通設施相對薄弱
旅游旺季時,在道路和碼頭上,由于大量涌入的游客無法得到及時疏散造成交通擁堵,不僅破壞了景區自然美景,而且降低了游客旅游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而旅游淡季時,許多交通設施又成了閑置資源。
(四)旅游產品單一
目前景區內的旅游項目主要有觀荷花、乘游船、打水仗、參觀民族生態村等,前三個項目均必須走水路,主要依賴人工船。因此旅游旺季時,人工船超負荷運行仍不能滿足需求。
(五)生態環境脆弱
普者黑景區屬于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山水田園景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由于對景區基礎建設投入有限,排污設施既不完善也不配套。近年來,隨著游人的不斷增加,旅館、飯店及村寨生產生活的污水和生活垃圾,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湖泊及河中,加之沿湖山體植被遭到人為的破壞,造成泥沙淤積,加劇了普者黑的水體污染。生態環境承載力對其整體的旅游承載力的影響是致命的。目前雖然已經采取很多措施對景區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并不斷加大治理力度,但大量的旅游活動及服務人員和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對景區環境造成的污染不可小視。
五、對策建議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普者黑景區游客量不斷增加,旅游承載力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制約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針對普者黑旅游景區承載力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針對普者黑的資源特征,準確把握景區資源承載力。確定景區游客接待量的前提是資源承載力,旅游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大大削弱了旅游景區所能容忍的旅游活動強度。要掌握普者黑景區資源承載力,確定合理的游客接待量,協調好生態環境保護與旅游景區承載力之間的關系。(2)針對旺季大量涌入的游客,進行適當的分流引導。旅游旺季時,對景區尤其是核心景區的某些項目采取適當價格浮動。同時,在核心景區外圍區域開發新的旅游項目,或是將核心景區的部分項目合理移除,將部分游客導入其他區域。此外,加強景區導游人員的宣傳及培訓可對游客分流起到重要作用。(3)增加非季節性旅游項目,使淡季不淡。針對普者黑旅游景區淡旺季分明的問題,不僅要開發一些季節性不強的新項目,如攝影比賽、民族節慶活動等,還要對現有項目進行合理的季節調控,如在淡季舉辦全國性垂釣比賽、劃船比賽等。(4)改善交通設施和住宿設施。合理拓寬景區部分路面,適當增設景區交通游覽設施、住宿設施等。例如在景區入口空地建設汽車旅館,在擺龍湖、落水洞等周邊景點建立野營露營基地,分流旺季客流。(5)提高景區旅游從業人員的環保意識,保護生態環境。做好教育培訓工作,加強景區服務人員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使其在服務過程中做好宣傳,并嚴于律已、以身作則。如劃定一個水域范圍專門用于清潔游船,而不是直接將污水排入湖中。(6)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內的排污系統。與政府部門合作加大財政投入,加快對景區內村寨的整改,提高“三廢”處理能力,完善景區內的排污系統,有效保護景區的水體生態環境。(7)隨時跟蹤和監測不同地理環境的旅游承載力。對景區不同區域旅游環境進行定期檢測和審計,及時發現超負荷運轉情況,并立即進行整改和調控。
普者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發展不夠成熟的旅游景區。由于其高原喀斯特巖溶和高原湖泊濕地的地貌特征,加上面積較大,開放性強,以及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因此,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景區旅游環境承載力受到極大的威脅。盡管景區相關管理部門及當地旅游局一直未放松景區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工作,但景區承載力所面臨的挑戰仍然是不容忽視的。準確把握景區旅游承載力,將之合理運用于景區開發管理的實踐中去,才能夠有效促進普者黑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鄒統釬,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59)
[2]史敏,文正祥.基于水桶原理的旅游承載力容量研究[J].科技信息.
2010,32:449~451
[3]李敏,淺析如何把握旅游景區承載力[J].經濟研究導刊.2007(9)
[4]劉亞萍,廖梓伶.旅游承載力測算與承載指數評價實證研究——以廣西巴馬盤陽河沿岸為例[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