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了,便要執著;愛了,便要堅持;愛了,就不能輕易放棄。
人們將婚姻比作愛情的墳墓,但是卻有這樣一群人不遠萬里漂洋過海,義無反顧地跨越國界跳入這座墳墓。也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來共枕眠”對他們而言是聽不懂、道不明的經文,但是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兌現愛的承諾,將這段經文演繹在最平凡的生活中。
跨國婚姻,對很多人而言,可望而不可即。他們有著看似理智的擔憂,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差異之大如何讓兩個人相伴終生?只是他們忘了,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世的擦肩而過,緣分可以讓兩人相識、相知,愛便可讓他們相攜一生。
也許跨國戀情總是需要經歷比常人更大的勇氣才能走向婚姻的殿堂,各種差異可能會對日后的生活帶來困擾或者容易造成誤解,但是好事多磨,歷經洗禮的跨國戀人們則會更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結合。如果做好面對這些荊棘和坎坷的準備,則會被對方身上的異類文化所吸引,并產生神秘而美好的感受。與—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相戀而更深入地了解到完全不同的文化,也會開啟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新春伊始,帶著些許好奇與誠摯的祝福,我們走近勇敢跨越國界,走向婚姻的甜蜜夫妻,去了解他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攜一生的美妙愛情故事,去體味他們用愛編織的幸福。
讓愛成為一種習慣
不是因為在人群中的偶然相遇,卻有再也忘不掉的印記;不需要淋漓盡致的死了都要愛,只要你勇敢走下去。Ben Aahmpour和齊曉艷(Grace)的婚姻就是這樣,從偶然卻又既定的相識,到順其自然的相知、相愛,再到漂洋過海的勇敢追隨,相攜一生。在循序漸進的跨國戀情中,愛,早已成為一種習慣。
春風拂面的午后,走進Chart Ben和Grace經營的布諾意大利西餐廳,依舊是悠揚的歌曲,優雅的環境,紳士的服務團隊,只是不見他們的身影。電話聯系后得知,Grace正在趕往店里的路上。Ben和Grace育有三個可愛帥氣的兒子Joshua、Jacob、Jared,這三個混血寶貝無時無刻不牽動著Grace的心弦,家庭始終是她關注的“最”焦點。
Grace風塵仆仆地趕到店里,已知造訪目的的她,即刻跟我們聊起了她和Ben的相識。在Grace幸福的回憶和述說中,我們恰似飛到了遠在大洋彼岸的NewJersey,了解了他們在那個浪漫國度里的浪漫土地上萌生的浪漫愛情。
相識:在一場既定的Party
當時Grace被公司指派到美國工作,因為是單身,周末無事可做,因而經常被邀請參加朋友的Party,而正是在這樣一次Party上認識了現在的老公Chart Ben。當說到這次相遇時,我們原以為是像大多數歐美電影一樣,是偶然的邂逅,但是Grace笑著搖搖頭,說道:“我朋友知道Ben喜歡亞洲女孩,提前告訴他我去,并讓他自己把握,所以那次聚會的相識他是提前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
Party上,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的Ben跟Grace聊得非常投機,熱情開朗的Grace也耐心地——解答Ben有關中國文化的疑問。但是當時不知情的Grace一直站在一個中國文化宣傳者的角度,向被厚重悠久的中國文化吸引著的美國青年傳播著故鄉的文明。就這樣,二人交換了聯系方式,Ben樂此不疲地一直向Grace“求教”中國文化。而Grace也友好并非常認真地給予解答幫助。Grace笑著說,“因為他問的太多,太詳細,有時候我都沒法解答。有一次還讓妹妹給我郵寄了+很大的與中國文化內容相關的包裹。”
不知道Ben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是雙管齊下,在一來二去的“文化交流”中,他們慢慢相互了解,熟稔起來。相識就是一種緣分,他們在恰似媒妁之言的既定Party后逐漸開啟了對方的心門。
相知:在品評美食美景的旅途
如Grace所言,相識之初,她只是一度熱衷于傳播中國文化,并沒有“想太多”。但是一次她去New York過周末,Ben給她打電話,問能不能陪他過周末。Grace也是在那時明白了Ben在癡迷于中國文化的同時,也是在追求自己。于是,兩人開始了正式約會。
滿臉幸福的Grace告訴我們,約會后她才知道,原來Ben跟她一樣,也是美食愛好者。每個周末,Ben都會帶Grace去不同的地方,品評美食美景。“我不用做任何準備,跟他走就行了,他肯定已經計劃好車往哪開。”在這些短期旅途中,在品評美食美景的過程中,他們的關系迅速升溫。Grace特意提到,交往一段時間后,Ben問她會不會做飯,她肯定以后,就被Ben邀請到家里去做飯。雖然Ben酷愛美食,現在還是他們餐廳的主廚,但是當時他不會做飯,廚房里沒有任何炊具。當Grace用自帶的爐子、炊具、作料、廚具做好一條香噴噴的蔥油魚以后,Ben非常感動,他覺得終于找到家的感覺。
美食情結拉近了他們的距離,讓他們相互了解,相互包容。對他們而言,歷經的不僅僅是美食之旅,更是愛情之旅。
相伴:浪漫與摩擦如影隨形
雖然愛情是甜蜜的,但是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異下成長的兩個人也時不時出現碰撞與摩擦。
Grace說,雖然去美國工作,但是傳統保守的她從沒想過要找一個洋老公,所以在與Ben最初交往時,她不敢告訴家人和朋友,為了交流方便,一些朋友聚會也不會帶Ben參加。但是敏感的Ben覺察到后,認為Grace可能覺得他不夠優秀,所以不愿向朋友提及自己。為了照顧到Ben的感受,Grace開始帶他參加一些朋友的聚會,不過聚會上Ben并沒有因為不懂中文而無聊煩悶,而是非常高興地學習中文并認識了解Grace的朋友。
1999年圣誕節,Ben向Grace求婚并約定在12月17日——Ben生日當天去登記結婚。但是因為程序問題,他們終于在12月21日結婚了。兩個朋友做他們的見證人,主管婚姻登記的書記幫他們找了當地市長做主婚人,婚禮簡單卻異常令人感動:一對跨越種族、國度、文化差異的戀人,一對異國他鄉的朋友,還有極具名望的市長。
西方人追求浪漫和超前消費與中國人追求實際和預算儲存的沖突在他們婚后的生活中體現得較為明顯。
Grace說,與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她主張花錢要有預算,銀行一定要有存款。而Ben卻是超前支付的金錢觀念,覺得舒服就好。婚后不久,Ben興沖沖地拉著Grace到了一家珠寶店,要她選擇一件喜歡的珠寶,Grace認為價格太貴而拒絕了。Ben百思不得其解,覺得他愛Grace,送給她一件珍貴的珠寶是非常浪漫的事情,可是她卻拒絕自己。
不管是在處理金錢問題上,還是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時至今日,還會發生一些類似的文化差異帶來的摩擦,但是他們已經學會了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
Grace是絕對的賢妻良母形象,她會堅持做飯,中西餐搭配好,以滿足老公與兒子們的飲食需求;每次出行,她會自己完成全家五口人的行囊準備,并且毫無怨言。而先生Ben也是絕對的浪漫人士,他會在Grace生日時定下可以欣賞到曼哈頓夜景的餐廳,制作特定的菜單,又裝作漫不經心,未曾記起給她驚喜;會在全家出游時趁空閑買下Grace心儀卻未曾買的手表……
結婚十幾年,依舊保持著這樣的浪漫,也許只有Grace可以享受;婚后十幾載,依舊毫無怨言,親力親為打點家庭瑣碎,也許只有Ben有此幸福。然而這些幸福,都來源于他們跨越國度的包容與關愛。這些愛,已然成為一種習慣——跨越時空,不分國界。
幸福不偽裝:掀起跨國婚姻的紅蓋頭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文化的進步,交流的深入,在全球一體化的浪潮聲中,國際化的不僅僅是公司、商品、勞務……還有婚姻。國際婚姻已然成為一種流行趨勢。或留學或工作或旅游,異國他鄉的行程中,總會遇到一些投緣緣人,交往中也許會擦出愛的火花并步入婚姻的殿堂。
中國一體化進程中,跨國婚姻日益增多,例如,上海涉外婚姻中的境外女婿、媳婦幾乎覆蓋了全世界,涉及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跨國婚姻由來已久,不是空穴來風,也非新興產物,像其他事物一樣,跨國婚姻也有其存在的根基與流行的緣由。
追溯跨國情緣
跨國婚姻指婚姻超越了國界以及不同國家的人之間所結成的婚姻關系。跨國婚姻現象的產生最早可追溯到奴隸制社會,而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婚姻卻產生于封建制社會。
跨國婚姻初期帶有濃厚的政治性色彩,有歐洲各國為達到某些政治目的,在各皇室之間進行的聯姻;在亞洲有中國、波斯、大食、扶桑等國之間因貿易、宣揚國威等進行的通婚,如唐朝時西藏松贊干布同時迎娶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公主,金成公主遠嫁西域等等。追溯這些跨國情緣,除了因為世情、國情、家情,貌似并沒有真正的感情。
而今伴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人們的交際圈進一步擴大,在耳濡目染了同胞的各種習性后,找個外國人戀愛的確是一件令很多人向往的事。但是相愛只需要兩情相悅,相處卻需要彼此的耐心、寬容,需要彼此對婚姻的悉心經營。跨國婚姻不是以婚姻為目的的一場計劃,也不是從相戀到分手的一個程序。所以跨國戀情是美好的,但是真正能跨越國界,步人婚姻殿堂卻需要勇氣。
愛恨情仇交織的跨國障礙
一個叫Kim的美國女人,將其遭受家庭暴力血淋淋的照片在微博上公之于眾,于是,事件的主角、Kim的丈夫、那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數年前在扶桑媒體也頻頻登場的“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的另一面,就這樣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事后李陽并無悔意,而是將原因歸結于“文化差異和個人修養”。并肆意放言說,這樣的結果“反而有助于自己的事業”等等。
難道跨國婚姻的障礙真的就局限在這“文化差異和個人修養”上嗎?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文化隔閡、受教育程度、語言溝通障礙、生活習慣、人情風俗等等都是制約跨國婚姻幸福維持的因素。
日本女漫畫家小栗左多里曾在她的《達令是外國人》中真實地描述了她與美國老公從相識、相愛到結婚、生子的幸福生活。他們的跨國愛情似乎非常簡單,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卻有因為東西方文化碰撞而發生的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所有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都在豁達與寬容面前,輕而易舉地逢兇化吉,迎刃而解了。
盤點中國明星的美滿跨國婚姻
娛樂圈中華人明星的跨國戀不在少數,明星的跨國婚姻也是備受矚目。很多人認為,娛樂圈中華人明星的跨國婚姻領軍人當數國際巨星李小龍,明星的跨國婚姻熱潮也是由那時展開的。李小龍和琳達的跨國婚姻一直很甜蜜,琳達也很支持李小龍的事業。
其實在此之前,著名的中國籍猶太人、翻譯家沙博理比之更早。當時沙博理與上海著名演員鳳子喜結良緣,并在婚后多年經過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加入了中國國籍。沙博理說:“因為鳳子,我才能適應并且心滿意足地生活在中國。她已成為我的中國。鳳子、Phoenix、我的中國的鳳凰。我愛上了鳳凰,也愛上了中國龍。”沙老與鳳子的幸福婚姻足以給跨國婚姻中的人們幸福的正能量。
沈丹萍的跨國婚姻是娛樂圈中的一段佳話。沈丹萍與丈夫烏韋之間的愛情故事十分感人。沈丹萍與烏韋的婚姻曾受到沈丹萍家人的反對,但沈丹萍堅持嫁給烏韋,于是不顧家里的反對與烏韋結婚,婚后兩人經歷了一段艱苦的歲月,目前沈丹萍一家人過得很幸福。
史可與克里斯蒂昂:婦唱夫隨,史可與她的瑞士金融世家出身的丈夫克里斯蒂昂有些相似之處,兩人都擁有兩片厚厚的、火焰般的嘴唇和一雙美麗的大眼睛。據說史可與克里斯蒂昂是在地中海的一艘郵輪上相遇,后來史可帶他去爬長城,克里斯蒂昂在長城上鼓起勇氣向史可求婚。不巧,當時非常嘈雜,而羞怯的克里斯蒂昂也不好意思再說第二遍。后來史可透露說:其實當時從克里斯蒂昂的表情里,我已經猜到他要說什么,只是想讓他再說一遍。史可的婚姻非常幸福,她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克里斯蒂昂給太太打工,婦唱夫隨。
吳彥祖與Lisa.s的跨國婚姻也是備受矚目。無數女人的白馬王子吳彥祖與美國模特Lisa.s結婚后,不少粉絲表示很失望,心中的偶像就這樣成了他人之夫。在失望之余,粉絲們更多的還是對吳彥祖和Lisa.s這對跨國夫妻表示祝福。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劉燁跟他的法國太太Anais Martane、梁詠琪和她的西班牙老公Sergio Crespo Gutes,莫文蔚和她的德國老公Johannes等,也許他們都曾被傳出各種緋聞,但是最終他們情歸一處,用寬容與愛心與自己的選擇跨越國界,共度他們的幸福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