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泉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在不斷惡化。具體表現是:能源危機,資源枯竭,臭氧層空洞擴大,環境遭受污染,生態系統失衡。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環境保護意識開始覺醒,十分關心和重視環境問題。于是,綠色消費運動在世界各國興起。消費者不僅關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還關心地球環境的改善,拒絕接受不利于環境保護的產品、服務及相應的消費方式,進而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本文通過對介紹傳統物流和綠色物流的來歷,傳統物流和綠色物流概念,對傳統物流和綠色物流進行區分,使大家對綠色物流有清晰的認識。
【關鍵詞】傳統;物流;綠色物流
環境資源惡化程度的加深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因此人們對環境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綠色物流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環境問題,需要從環境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即需要形成一個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統。這種物流管理系統建立在維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上,改變原來發展與物流、消費生活與物流的單向作用關系,在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與消費健康發展的物流系統,即向綠色物流轉變。因此,現代綠色物流管理強調了全局和長遠的利益,強調全方位對環境的關注,體現了企業綠色形象,是一種新的物流管理趨勢。
一、傳統物流和綠色物流的來歷
傳統物流的概念最初來自美國,然后經日本到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人類雖然早已從事了數千年的物流活動,具有一定的物流意識,但是,沒有形成明確的物流概念和理論。“二戰”期間,美國及其盟軍的軍事、物資、裝備的制造、供應、戰前配置與調運,戰中補給與養護等軍事后勤活動,需要運用系統的思想和分析方法進行管理,于是產生了物流的概念,并形成了軍事后勤學。戰后,這些概念、理論和方法被用于民用領域,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20世紀中后期,就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那就是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及資源的過度消耗,使我們后續生存環境和經濟運行受到嚴峻的挑戰,于是由有關國家和人士提出和發起,聯合國倡儀和引導的一場旨在保護地球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的綠色革命在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應運而生,并漸漸風靡全球。當代物流營運作為商品貿易的重要環節,同樣也存在高效節能,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從此,綠色物流概念應運而生。
三、傳統物流和綠色物流概念
傳統物流的概念是商品流通包括4個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流通形態,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傳統物流是商品實物形態的流通。它主要解決生產與消費的地點和時間差異。2001年4月國家頒布的《物流術語標準》對物流下了這樣的定義: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需要,將運輸、儲運、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綠色物流是近幾年提出的一個新概念,目前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定義。內容相當廣泛,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H.J.Wu和S,CDunn認為綠色物流是對環境負責的物流,國內學者王長瓊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認為綠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減少資源消耗為目標,通過先進的物流技術和面向環境管理的理念,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控制、管理和實現的過程但是在國際上,綠色物流已作為繼綠色制造、綠色消費之后的又一個新的綠色熱點,受到廣泛的關注。國內少數企業及學者己經在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流通、綠色物流方面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認為綠色物流是指在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中,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物流設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1)》中規定,綠色物流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三、傳統物流和綠色物流區分
國家標準根據綠色物流與傳統物流的差異,對綠色物流的概念進行了規定。在總體上,綠色物流的目標不同于傳統物流。傳統物流主要是為了實現物流企業的盈利、滿足顧客需求、擴大市場占有率等等,這些目標最終僅是為了實現某一主體的經濟利益。而綠色物流在實現經濟利益目標之上,還追求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一既具經濟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的目標。
綠色物流是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資源消耗為目標,利用先進物流技術規劃和實施運輸、倉儲、裝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裝等物流活動。綠色物流是建立在綠色物流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綠色化。綠色物流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實現經濟主體的盈利、滿足顧客需求、擴大市場占有率等經濟利益,它還追求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標。
在微觀層次,綠色物流從物流活動的開始就注意防止環境污染,以先進設施和科學管理為手段,在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要素中實現節能、降耗以及減少環境污染,并由此實現盈利目的。
在宏觀層次,綠色物流旨在通過對城市、區域乃至全國的產業布局、人口布局進行合理規劃,適當調整,盡量減少重復的物流活動,降低總的物流發生量;提倡環境友好的物流技術,用健全的標準體系來規范物流企業的環境行為,建立綠色物流評審制度,從技術和管理上抑制物流對環境的影響;大力發展廢棄物流,使之規范化、產業化,最終實現物流與經濟、社會的協調和持續發展。
綠色物流是現代物流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物流業作為現代新興產業,有賴于社會化大生產的專業分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而物流要發展,一定要與綠色生產、綠色營銷、綠色消費等綠色經濟活動緊密銜接。人類的經濟活動不能因物流而過分地消耗資源、破壞環境,以至于造成重復污染。此外,綠色物流還是企業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的必由之路。因此,物流專業化無疑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