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茹


飛機終于從江陰起飛。來自波蘭的航空攝影師卡斯帕爾·科瓦爾斯基將鏡頭對準腳下的城市,高樓、港口和廠房一起,逐漸變遠、變小,城市的整體輪廓漸漸呈現出來??仆郀査够驴慈ィ鞘猩峡毡灰粚訚忪F籠罩,地面全是鋼筋水泥的建筑,宏大、雜亂而緊湊。
“誰發明了‘城市風光(cityscape :尤指巨型城市一瞥)這個詞,當時他腦子里想的應該就是現在的中國?!被氐讲ㄌm以后,科瓦爾斯基整理他在中國拍的這組照片,在一段序言中這樣寫道:“從空中往下看,這些城市像是一個個充滿了各種矛盾的綜合體,所有的元素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混合在一起?!?/p>
“一幢又一幢長得一模一樣的大樓直插入天空,緊湊、擁擠——目之所及,一片鋼筋水泥的巨大海洋?!?科瓦爾斯基這樣向《中國新聞周刊》描述他在中國各地城市上空看到的景色。不久前,他的一組照片被中國網友熱議,畫面上大片土地在平整和清理之后被隔離帶圍欄,后面配合著巨幅標語,這被網友評論為“圈地中國”。
“灰暗 沉重 壓抑”
科瓦爾斯基將他作為飛行員和攝影師的樂趣描述為一次浪漫的旅行:你和風一起飛,飛得很遠很遠,飛到地平線以外。在空中拍攝,“是一種講述冒險故事的方式,”他說,“你不知道你腳下的這片土地在發生著什么樣的故事,你僅僅是記錄它,然后讓人們來判斷?!闭胶脚闹?,科瓦爾斯基在江蘇沿海城市里轉悠了好幾天。但一直下雨,并不適合飛行。他執意要等,想拍攝這里的港口城市??仆郀査够呀浻媱澓米约旱穆肪€:從中國的東部出發,再飛往西部,然后折向南方。
科瓦爾斯基的家鄉是波蘭北部的格丁尼亞,一座港口之城。他長期從空中拍攝格丁尼亞,記錄那里的點滴變化以及環境與人類互動關系。這是一座由小漁村發展而來的深海捕魚和造船中心,也是波蘭的旅游勝地。江陰同樣是一座港口城市,距離上海一百多公里??仆郀査够x擇這里作為他在中國拍攝的第一站。這次在2013年春天展開的中國航拍項目持續兩周有余,除中途降落休息和等待合適天氣之外,科瓦爾斯基一直都在天上。
天空灰蒙蒙的,空氣像一層厚重的紗。科瓦爾斯基心情變得焦躁,對于空中飛行拍攝來說,能見度低當然不是什么好事。為了更好地捕捉到地面的細節,科瓦爾斯基只好不停地降低直升機的高度。飛機降低到三百米以下,地面的情況依然模糊??仆郀査够踔劣行┬箽?。
或許,他覺得應該首先考慮去西部地區,據說那里才留有古老中國的影子,風景如畫。
然而回到地面后,整理這次拍攝的結果,畫面呈現出來的效果卻讓科瓦爾斯基大吃一驚。他深惡痛絕的灰暗的天空,與地面鋼筋水泥的建筑、灰色的廠房、港口的駁船結合在一起,竟然形成了絕妙的映襯效果?!盎野怠⒊林?,和壓抑。”他總結道。
從科瓦爾斯基的照片上看去,整個江陰市上空被迷霧籠罩,鋼筋水泥筑成的房舍和貨倉,密密麻麻、雜亂無章地橫陳在港口旁。高大的煙囪直沖天空,噴著滾滾濃煙。“一棟巨大的工業建筑旁邊就是學校和操場,” 科瓦爾斯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空中往下看,地面建筑的排列組合方式讓人驚訝,“河岸被巨大的港口切斷,而旁邊就是房地產開發區,學校和建筑工地?!薄八鼈冊趺茨芫瓦@么地放在一起?” 科瓦爾斯基有些迷惑。科瓦爾斯基學過建筑,對城市建筑空間有近乎苛刻的要求?!皼]什么比人類的居住空間和環境最重要?!薄澳闵碓诔鞘欣锖湍阍诳罩续B瞰到的,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笨仆郀査够髞磉@樣對《中國新聞周刊》描述他從空中俯視中國城市的感受:“工廠和校舍、住房和倉庫,亂七八糟地擺在那里,你簡直難以想象這是一種什么力量的結果。”
科瓦爾斯基拍攝過的地方很多,波蘭、澳大利亞、印度、越南。但沒有一個地方像中國這樣,給他“如此巨大的震撼”。
科瓦爾斯基喜歡從五十米到五百米的高度觀察這個國家。從空中一掠而過的時候,逼仄擁擠的城市、廣袤而寂寥的鄉村,都在鳥瞰下一覽無遺。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飛行拍攝一樣,在中國你要先了解哪些地方不能去,比如軍事和政治的禁區。所以,科瓦爾斯基跟朋友商量后,決定放棄航拍西部。
飛機在江陰上空打了個圈兒,一路向中原地帶飛去。卡斯帕爾·科瓦爾斯基低頭往下看,漸漸有了連綿的山脈和空寂的平原。已經是河南的地界。與東部港口城市林立的高樓、廠房相比,這里像是另一個世界。高樓相對少了很多,科瓦爾斯基的情緒漸漸振奮起來。他刻意尋找中國特色?!跋胱屓藗円谎劬湍苷J出來,哦,這里拍的是中國?!彼麑Α吨袊侣勚芸氛f。在河南境內,最具地標特征是太行山和平原,還有黃河,除此之外能有標識性效果的建筑并不多。但“拍出來的效果與旅行手冊上拍的不會有什么兩樣”。
不久,科瓦爾斯基看到了一片被拆掉的廢墟,它的四周被圍起來,插了一圈紅色的中國國旗。“也許是什么重要的遺址?” 科瓦爾斯基這樣想著,拍下了這張照片。后來在他的中國系列中,這張照片被問起得最多。
科瓦爾斯基只能遺憾地搖頭,到現在他也不知道那里到底是什么。航拍的冒險之處也在于此,你不能隨隨便便降落,去檢查那是什么東西,然后決定是否拍下來。“只能跟隨風景,聆聽風景本身要告訴我們的故事?!痹诤幽狭种莸纳峡?,科瓦爾斯基拍下一面巨大的刷有中國字的白色標語墻?!巴恋卣恚υ诋敶?,利在千秋。”從飛機上往下看,這是一片廣袤而平整的土地,讓這堵白墻看起來尤其醒目。他并不認識中國字。但他熟悉中國“文革”時流行的標語,在一些關于這一時期的紀錄片和圖片中,他經??吹筋愃七@樣的語言。幾個大字并列在一起,看起來對仗工整的樣子,直覺告訴他,“一定有某些重要的政治含義或者是口號?!被氐讲ㄌm后,科瓦爾斯基將這組作品整理好,交給了“全景”圖片社。前不久,他才知道,有中國媒體的解讀是,“波蘭攝影師拍下中國的‘圈地運動。” 科瓦爾斯基對這樣的解讀很有興趣:“當然,也可以這么說。這就是風景本身告訴我們的故事。”
2012 年秋天,科瓦爾斯基和一位波蘭的朋友在印度旅行并進行航空拍攝。這個朋友在中國做生意,會中文,他一次次提到中國,說到中國勃勃的商機和日益擴張的城市,科瓦爾斯基的眼睛發亮,“中國這次非去不可了?!痹诓ㄌm,他讀中國相關的書、攝影集子,發現它是“鏡頭下最容易發生故事的地方”。曾經做過建筑師的科瓦爾斯基那時已經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
科瓦爾斯基去紐約、曼谷,總呆在當地的“中國城”。拍攝中國是長久以來的愿望?!耙粋€過去的時代正在消失,新的時代正在生長,如不記錄下來太可惜了?!蓖鈬说慕嵌龋B瞰的視角,科瓦爾斯基認為“能夠留下一些東西,讓人們去思考”。這使得他最終決定來到中國。那位朋友利用自己的關系幫他租到了一架小型直升機。結束在河南林州的拍攝以后,科瓦爾斯基一路向南飛去。在廣西武鳴的上空,他將高度調整在五十米左右,以便近距離觀察這座南國城市。還是早春時節,從飛機上能看到農民在水田里勞作。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褲腿卷到膝蓋處,低頭插秧,水田的顏色溫潤柔和,插得整整齊齊的秧苗構成一大片綠色。

飛機飛過頭頂,科瓦爾斯基看到大人和小孩都仰頭觀察,他拍下了這個瞬間。他還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在波蘭,小孩子們看到飛機會歡呼,而這些孩子們只是抬頭盯著他看,并不歡呼,也不對他喊話。他們像長在水田里的植物,成為科瓦爾斯基鏡頭風景里的一部分。在武鳴和林州,科瓦爾斯基都能感到自己“被沉默地觀察”。不遠處,是一座蓬勃生長的城市。
這樣的風景最能引起科瓦爾斯基興趣。城市和農村的交界地帶,傳統的農耕中國和現代文明在這里交錯,互相用力。從科瓦爾斯基拍攝的這類照片上,你能明顯地感受到城市的野蠻擴張,一片嶄新的高樓大廈旁,周圍突兀地呈現出一片南方鄉村特有的水田,簡單地宣告著這里曾經是它們的地盤,但現在正在失守。鄉村正一步步萎縮。
“ 在空中,你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城市對農村的擠壓?!?科瓦爾斯基說。他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是在南寧拍的,科瓦爾斯基將這張照片形容為“一張打開的書頁”。畫面近處靠左是彎彎曲曲的水田和綠色的小丘陵,水田靠右的部分殘缺,被硬生生地開辟成了一大片工地,裸露出地表的土黃色,建筑車輛正在忙碌地來往。工地與水田之間界限清晰,像這張書頁的中縫。
遠處依然是高樓和建筑。
這里成為了科瓦爾斯基的最后一站。落地后整理這些圖片,他更清楚地意識到,在中國,人們熟悉的農耕世界正在消失,一個新的世界在誕生。從照片上看去,這種更新換代的速度和規模,“也許前所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