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
大家知道,美國成為西方繁榮富強的象征與洛克菲勒、范德比爾特、卡內基、福特、摩根、梅隆、杜邦等一系列鼎鼎大名的企業家密不可分??赡軟]有多少人知道當時的美國總統是誰,但是對上述名字中的一些,許多中國人卻耳熟能詳。
商業是一種創造財富的活動,是一種組織、協調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商業活動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企業家。企業家有智慧洞察社會中的需求,有能力把生產要素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組合起來轉化成他人所需的產品與服務。這種智慧與能力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財富源泉。掌握并實現這種智慧的人是富有的人,能夠珍視、保護并調動這種企業家的潛能與智慧的社會是富強的社會。
著名經濟學家米塞斯說過:你不可能在市場經濟圖景中把企業家一筆抹去。抹去了企業家,也就抹去了市場經濟,抹去了財產權和經濟自由,抹去了繁榮富強。沒有企業家的遠見、勇氣、執著、整合和運籌資源的能力,技術和產品并不能自動帶來繁榮。
企業是實現企求心的事業。企業家的企求心與事業心,不僅是受到致富欲的驅使,而且受到成就感的驅使。賺錢是每個企業的企求,就像贏球是每個運動員的企求一樣。有企求心,就必然要有相應的擔當。不是賺錢這一企求決定了企業的差異,而是道德擔當決定了企業家的成就與境界。有擔當就意味著要承擔責任、履行責任。有責任就要求有勇氣,有抗拒對財富任意掠奪的勇氣,有抵制任何侵害個人自由的行徑的勇氣。
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既是顯性的,也是隱性的。在顯性的方面,企業家通過組織、生產與提供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并且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提高品質,降低價格、提供就業。洛克菲勒曾把煤油的價格從三十美分一公升降低到三美分一公升。許許多多的工人在他旗下企業就業,他們的收入也節節攀升。他的石油產業使得中產階級和工人能夠在夜晚點得起燈。所以,他對民生的貢獻大大地超過國家機器上的任何“螺絲釘”。中國的初步繁榮,也正是首先得益于大大小小的企業家的貢獻。
企業家們不為人們所知的隱形貢獻甚至更為重大。發明家兼企業家的愛迪生不惜用盡自己的財富來用法律手段追究侵犯他的發明與專利的“強盜”,毫不妥協地捍衛自己權利與利益,催生了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使后來者受益無窮。
企業家才能的發揮與個人自由和有限政府是分不開的。企業家的利益、企求與事業的實現也在于個人自由與有限政府。保障個人自由的有限政府認可包括企業家在內的公民個人有自由選擇和占有勞動成果的權利。因此,促進個人自由與有限政府是企業家的天職。追求自由作為企業家的社會擔當,是企業家分內的擔當,不是分外的擔當。這通常并不要求他們做出額外的犧牲。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的存在是企業家成就企業的前提。自由與法治是企業家的生命線。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越大,企業家的作用就越小。其終極形態就是官員取代企業家來治理企業。政府的規模越大,對經濟干預越多,官員越腐敗,企業家就越把目光轉向來自政府的商業機會,而不是自己去冒險去創新。企業家受挫,消費者遭殃。
在商業上,與在政治上一樣,企業家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也維護了所有納稅人乃至所有民眾的利益。正是十七、十八世紀那些由新興經濟力量所發動的革命,才把本來由貴胄專享的特權,變成屬于每個人的普遍人權。那些挺身捍衛經濟自由與財產權的人不僅僅是在捍衛有錢人的權利,而且是在捍衛每個普通人的利益;不僅是在捍衛今天的企業家們的利益,而且是在捍衛明天的企業家的利益。
企業家階層是一個社會中少數有實力來抗拒侵害財產與自由的群體。中國的企業家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實力和影響力,只是受制于整體素質和責任意識,還沒有擔起應該擔當的重擔。
最近“正和島”上的一場風波,將世人的眼光拉向中國企業家群體。柳傳志的“在商言商”“只講商業不談政治”,遭到另一位“島民”王瑛的激烈反駁,“我不屬于不談政治的企業家,也不相信中國企業家跪下就可以活下去……”
在這場風波中,王瑛的態度當然更值得稱道。企業家應是自由與財產權的最堅定的堡壘。只有企業家們在各個領域中,在法庭上,在媒體上,在意識形態上、在投票箱中捍衛他們的自由,社會中的自由才有保障。
中國的企業家已經被證明是了不起的繁榮制造者,我們也同樣期待著他們成為了不起的自由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