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青

“為女王和國家而奮斗,這在英國觀眾中會激起廣泛的自豪感。所有在英國長大的人,都曾經夢想可以成為詹姆斯·邦德。”
伊斯坦布爾。山澗大橋上火車開過,下面是三百尺高的懸崖。火車頂上,對手一把抓過詹姆斯·邦德,擋在自己身前。對面,邦德的同事、軍情六處特工伊芙,舉著槍陷入兩難。
若不開槍,一張軍情六處的臥底名單,即將泄露,損失巨大。
軍情六處的負責人M決定犧牲邦德。她對伊芙說:開槍。
槍聲響起,邦德被自己人擊斃。他從20尺高的車廂摔下,劃過高空,落入山澗。一個緩慢的長鏡頭,跟著邦德一路搖到水中。他身體僵硬,沒有掙扎,緩慢、無生命地沉入水底。
這是電影《007大破天幕殺機》開場第二十分鐘。
2012年10月23日,007系列之《大破天幕殺機》在英國皇家艾爾伯特音樂廳首映。作為第23部邦德電影,從1962年起,邦德系列已經走過整整50個年頭。42歲的丹尼爾·克雷格第三次扮演詹姆斯·邦德。
這部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米高梅和索尼影視娛樂公司聯合出品的動作大片,迄今已在世界范圍內收獲了10億美元的票房,在英國本土更創造了新的電影票房紀錄。這部在上海、澳門大量取景的邦德片,將在2013年1月21日進入中國影院。
2008年《大破量子危機》之后,門德斯接手執導007。但因米高梅公司的財務危機,電影擱置了。直到2011年才重新投入拍攝,地點選在英國、中國和土耳其。
這一次,一名前軍情六處的特工,偷走了軍情六處的一張硬盤。硬盤中有潛伏在全世界恐怖組織內部所有特工的名單。M將佯死的特工邦德召回,經過嚴格的培訓和測試,邦德遠赴上海,追索案犯。
電影在英國反響極好,被認為是50年來最出色的邦德電影。在影視評論及娛樂方面有較大發言權的美國著名網站“爛番茄”,對278名隨機抽樣的影評人進行調查,好評率為92%。
叫好而賣座。這個半世紀的英國紳士,在各種動作之間閃回自如,發型不亂。他喝著馬提尼酒,一點悶騷,偶爾幽默,有很好的女人緣。但他并不感情用事,嚴謹得就像規則本身。
英倫風格,是半個世紀以來007不變的主題。從1962年的《諾博士》,到2012年的《天降殺機》,23部邦德片中,紳士派頭、英式口音、蘇格蘭田野、榮譽、女王、國家等元素貫穿始終。
對英國導演薩姆·門德斯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在本土拍攝。電影里,陰云、大本鐘、蜿蜒的泰晤士河、大片蘇格蘭曠野。“英國風格不是秀出國旗那么簡單”,門德斯說,“我想把倫敦拍出一種陌生和距離感,一種危險和脅迫的感覺”。
影片中,M親自下令開槍擊斃邦德,而邦德在得知軍情六處陷入危機后,又一次返回軍情六處。“你去哪兒了?”M不帶表情。“享受死亡”,邦德的回答冷漠而帶有譏諷。這并不妨礙邦德繼續為M效力。
關于信任、背棄、榮譽、國家。“邦德和M的關系,是一種非常專業的關系,他們彼此尊重。”邦德的飾演者丹尼爾·克雷格說。
在英文中,M既是Madam,也是Mother的開頭。麥考瑞大學電影研究專家約翰·雅欽卡亞認為,“邦德對M的服從、信任和依賴,帶有一種英國式特有的榮譽感、使命感”。“所以當他得知M過去的罪過和無奈時,就像一個孩子得知母親在自己出生前過的是另一種生活一樣,感到刺激和震驚。”
“為女王和國家而奮斗”,這句邦德的座右銘,讓他一次又一次出生入死。而影片卻從未對他的忠誠加以解釋。《大破天幕殺機》中,這種特有的榮譽感,特殊的信任和效忠關系,第一次被深挖。
“二戰結束了,為什么我們還需要邦德?因為即使在和平年代,善和惡也還是那么微妙地攪合在一起。”制片人芭芭拉說。
“為女王和國家而奮斗,這在英國觀眾中會激起廣泛的自豪感”,英國評論家詹姆斯·辛普森說,“所有在英國長大的人,都曾經夢想可以成為詹姆斯·邦德。他忠誠而克制,富有榮譽感,即使力不從心、槍法不準,仍然能完成任務,漂亮而有風度的。”
和蝙蝠俠、蜘蛛俠不同,邦德身上,始終帶有濃厚的英國氣息。雖然有趣的是,直到2012年夏天倫敦奧運會之前,這個有著明顯好萊塢式故事的電影,讓很多人誤以為它是部典型的美國間諜片。

“從飲酒方式,到舉止、禮儀、典型的英國發型,這一切都說明了邦德的英國身份。他像一個伊頓公學畢業生,具備你能想象的一切英倫教養。”麥考瑞大學電影研究專家約翰·雅欽卡亞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美國動作片里的英雄,總是顯得齊心協力,行動力強。可英式的英雄人物常常只是策略性的角色,像邦德,他會在行動中注入很多思想、計劃和風格。”英國影評人詹姆斯·辛普森進一步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
思想、計劃、風格,這一切在《大破天幕殺機》中被推到極致。邦德回到軍機六處,他已經老了,氣喘吁吁地完成一項又一項復工測試。他槍法不準,對著靶子,一個接一個射出子彈,惱羞成怒,越走越近,驚訝地看著自己把子彈射到靶子邊緣。
他老了,不再是一個無往不勝的代碼,衰老讓他感到負氣和不服。
制片人芭芭拉·布洛克利認為,“邦德是一個古典的英倫英雄。但他不是萬能的,相反,他易犯錯,不可靠,內心也會失去秩序,感性和沖動讓他在各種情況下被捕。”
導演薩姆·門德斯更不同以往地在場面和動作之外,加入了很多情緒、符號和文本。鏡頭下,這個老了的邦德,脆弱、緊繃,內心雜亂無章,對職業感到迷惑。
衛報評論家賴安·蓋爾貝說,這是邦德第一次在自己的角色里完全松弛下來。
“性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但從不會被赤裸裸地描述,”英國影評人詹姆斯·辛普森說,“美國電影中,你會看到大量的爆炸、槍械和女人,可邦德片不會那樣,這些元素會被處理得很復雜,形式上也更精密。”
他調侃道,“邦女郎分為兩種,一種是和邦德上床后死去的女人,一種是與他上床后幸免于難的女人”,在歷任邦德片中,邦德和女人的關系都是冷靜和不動聲色的。可他也對電影中對邦女郎的處理頗有不滿,“在一個黑白不明的世界里,邦德充滿了冷靜的盤算,但他對女人的態度讓人不滿,邦德不斷同女人發生關系,但這些女人幾乎沒有講幾句話,就從整個故事中銷聲匿跡了”。
麥考瑞大學電影研究專家約翰·雅欽卡亞總結說,“邦德太過紳士派頭,他不沉溺,不背叛,他的英倫風范中帶有一種刻板,邦德被塑造成一個符合人們刻板印象的英國紳士,他謹慎,冷靜,嚴肅。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成就邦德,某種程度上也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