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個月來,歐洲各國政府一直在說服私人投資者相信,在歐元區的17個成員國中,唯一需要他們承擔國債投資虧損的國家是希臘。4月7日,當葡萄牙總理帕索斯.科埃略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后,歐元區去年8月和11月的那種緊張狀況又卷土重來。
在許多方面,葡萄牙標榜自己與希臘不同。葡萄牙政界人士在歐盟中被認為更值得信賴。對于緊縮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帶來增長這一信念,科埃略堪稱歐洲最忠實的支持者之一。
2011年當選后,他曾表示“嚴格的財政緊縮和結構性改革”會導致深度衰退和失業創紀錄的兩年“苦日子”,但也會令葡萄牙重返增長,重新贏得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事后證明,他有關兩年苦日子的預言十分精準。不過承諾的復蘇并未到來,相反,葡萄牙面臨的衰退程度之深和延續時間之長,遠超出了該國政府及國際放貸者的預期。
葡萄牙人埋怨三大國際貸款方(歐盟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歐洲央行),稱其將行不通的解決方案強加于葡萄牙政府,迫使后者接受改革以換取780億歐元紓困。但科埃略卻幫歐盟辯解稱:“我們不認為這些改革措施是強加于我們的義務。就算我們不按照紓困計劃來管理葡萄牙,為了葡萄牙自身的未來我們依然亟須改革。”
在不折不扣地執行調整方案這點上,科埃略確實遵守了自己的諾言,在三大貸款方的季度進展報告中,他總是因此而受到贊揚。
也許,對于葡萄牙總理來說,是歐洲經濟的低迷打亂了他的改革布局。但4月5日憲法法院對于預算案違憲的裁決,則令局面雪上加霜。
原本,葡萄牙的2012年預算,因為含有多項財政緊縮和結構性改革措施,而獲得國際社會的首肯。葡萄牙本寄希望于此預案削減50億歐元的財政赤字,但是當前包括開征養老金稅和公務員假期薪酬稅在內的多項措施被判違憲的狀況,使該國本年的減赤目標至少有10億歐元難以實現。
政府被迫做出艱難的選擇:要么制定出新的財政減支計劃來力爭完成減支目標。要么就與國際債權人談判,以放寬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目標達標年限。
科埃略似乎更傾向于繼續過苦日子。4月6日,他召開緊急部長級會議,討論替代性的措施,并于次日宣稱,葡政府決定進一步減少在教育、衛生、社會安全和國有企業等領域的公共開支。
由于被判違憲的各項措施的生效時間為今年1月1日,政府此后還將要被迫退還這部分已經收取了的稅費。業內人士因而估計,葡萄牙很有可能步希臘之后塵,被迫向國際債權人請求第二輪財政援助。而這將使歐債危機的局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蒙古國總理阿拉坦胡雅格4月6日由布爾汗山下山時遭遇暴風雪,未能順利下山,包括陪同的70人全部失蹤。蒙古國總統事后親自指揮的搜尋小組,使用2架直升機,分頭尋找失蹤者。在一行人失蹤40多個小時后后,搜尋小組4月8日與失蹤者通過電話取得聯系。
美國國務卿克里4月7日離開華盛頓,開始了大范圍的訪問行程。克里在此行中將主要討論敘利亞危機、中東和平進程和朝鮮問題。克里的第一站是土耳其。會見包括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在內的土耳其官員,討論如何結束敘利亞血腥的內戰。
從3月下旬至今,蘇聯解體后統治烏茲別克斯坦逾20年的卡里莫夫,突然從公眾視線中消失。據傳現年75歲的他心臟病發作。這是實情還是政治陰謀,尚不清楚,但其在任期內突然去世的可能性加劇,進而突顯該國權力移交問題的不確定性。分析人士認為,卡里莫夫40歲的長女古爾娜拉.卡里莫娃似乎正謀求“繼位”。 據報道,4月中旬卡里莫夫將會出訪莫斯科,這或許是檢驗該消息是否屬實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