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卷土重來
近五年來,歐洲銀行業艱難度日,但華爾街正在復興之中。美國銀行之所以能改善處境,在于其承受并很快處理了危機帶來的痛苦。美國當局在危機中反應迅速,要求各家銀行剝離壞賬和快速籌資,而那些不愿或是無力完成上述要求的銀行,都被強行注入資本。正因為如此,美國大銀行們才能恢復盈利,將資金歸還給政府并繼續向市場提供貸款。這使得銀行業為美國經濟的復興作出了貢獻,而其自身的壞賬也得以進一步降低。
如今華爾街的新巨頭們指出,自己已經受到了懲罰,因為新的國際監管規則要求它們擁有比小銀行更高的資本緩沖,而大銀行所帶來的巨大規模經濟效益和隱性補貼要超過資本緩沖產生的成本。在保證金融系統穩定性方面,增加大銀行資本附加費非常有效,但想要讓華爾街更安全,還有些事情要做。
數字生活
信息時代,各國政府和企業不斷搜集各種信息,試圖通過海量數據影響人們的生活。除了德國,記者還走訪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他庫斯市。該城警方通過電腦程序,能知道該城何時何地最有可能發生犯罪事件。兩年實踐證明,這個辦法很見效,犯罪減少了11%。然而,我們希望生活受到這種控制嗎?
千禧一代
所謂的“美國千禧一代”,是指在1980年到2000年間出生的8000萬美國人。他們自戀、懶惰,從小被嬌寵,甚至有點喜歡想入非非,但這些標簽化的描述不足以概括千禧一代人的全部:他們能夠快速適應一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技術革新的世界,他們很樂觀、自信和實干。
企業重視數字
企業需要靠數字來管理成本,對客戶信用的調查給出的也是數字,讓銀行給企業融資,靠的還是數字。優秀的企業員工大都對數字有著很強的記憶能力,而優秀的企業家,更是在數字方面有著特殊記憶能力的人。一家業績好的企業,其總裁大都能把企業的重要數字牢記在心,并在這些數字的基礎上進行經營。
探索默克爾現象
隨著德國大選日益臨近,出現愈來愈多有關默克爾總理的新著,試圖詮釋所謂“默克爾現象”:她并無深謀遠慮,旗幟也不鮮明,但屢屢擺脫危機,政績甚佳,不負眾望,這到底有什么奧妙?
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活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部在5月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聲稱,撒哈拉以南非洲將成為繼亞洲以后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而中國將成為該地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松下的最后一搏
松下在推進一項“絕密項目”:用藍光光碟記錄臉譜等網絡上的內容。藍光光碟容量大,保存圖片非常簡便。
伊頓畢業牛人多
從頂級演員到首相本人,伊頓公學的畢業生出現在了英國公眾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此,伊頓公學校長托尼·利特爾表示,英國現有教育制度正在“拉平”社會流動性。
法發現第二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
法國衛生部門5月12日宣稱已發現第二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該病毒與SARS病毒具有極大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