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檢+基因檢測可篩查癌癥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凱梅爾腫瘤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將血檢與基因組測序兩項技術聯合,成功檢出存在于血液中的癌細胞DNA。該技術將給癌癥篩查、復發監測以及外科術后殘存癌細胞的檢出帶來新希望。該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2012年第28期上。
太空旅游可能帶來健康問題

未來,越來越多的人將有機會參加太空旅游,同時這也意味著健康風險。一項新研究發現,短途太空飛行可引發暈動病、頭痛、鼻塞;長期飛行可加劇骨質疏松、背痛、胃酸倒流、某些類型的癌癥,并增加感染和患腎結石的風險。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網絡版上。
家居品中阻燃劑有害健康
發表在最新一期《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上的一項美國杜克大學最新研究顯示,一些用石油提煉物做的材料常見于沙發、窗簾、地墊、汽車坐墊等,為了防止發生火災,在制造過程中添加了名為五溴聯苯醚或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的阻燃成分,它們會妨礙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或引發癌癥。

研究槍手的“邪惡基因”
紐頓鎮小學槍擊案震驚美國,科學家將研究槍手亞當·蘭薩的DNA,試圖尋找其血液中是否含有“邪惡基因”,從而導致慘無人道的屠殺。這將是科學家首度研究犯罪兇手的基因是否存在異常。貝勒大學醫學院教授亞瑟表示,遺傳學家將嘗試偵測出基因突變,找出與攻擊性行為相關的基因異常。

宮頸癌年輕化趨勢明顯

2012年12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授馬丁在宮頸癌篩查專題座談會上指出,中國宮頸癌發病率為15/10萬,近年來發病趨勢明顯年輕化,且早期患者增多。研究顯示,宮頸癌患者年齡均值比2000年前年輕了5~10歲。據分析,宮頸癌呈年輕化趨勢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改變以及初次性生活提前。

“智能文身”監測人體疲勞
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醫學傳感器,它能隱藏在彩繪文身之下,通過測量皮膚酸堿度的變化,來監測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和疲勞程度。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發明了這種傳感器,它薄而柔軟,這種基于文身的“離子選擇性電極”是利用標準的絲網印刷術,以及轉移文身貼紙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