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茹
“像今天,已經是第三天沒跑了,真覺得難受。”湛廬文化董事、總經理陳曉暉從辦公桌前起身,瞟了一眼窗外,皺起眉頭說。又是一個霧霾天,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天氣情況差就意味著還是不能出去跑步,這讓他有些焦慮。
陳曉暉的公司位于上地軟件園,這里聚集著中國最知名的IT公司。上班的時間,軟件園里很安靜。街道南北交錯,寬闊而冷清。這樣的環境很適合跑步。天氣好的時候,下午三四點,陳曉暉會走出辦公室,在園里跑幾圈。有時候他帶著公司下屬一起跑。
作為非資深跑友,陳曉暉加入跑步大軍不到一年時間。但他的成績驚人。從今年9月起,陳曉暉陸續參加了煙臺馬拉松以及剛剛結束的北京馬拉松。煙臺馬拉松成績是4小時16分,“北馬”是3小時56分,都是很不錯的成績。陳曉暉接連向記者甩出這些數字,臉上的興奮難以掩飾。
他還報名參加了明年1月的廈門馬拉松,“據說是全中國最好的馬拉松”。接下來要去國外,參加明年2月的東京馬拉松,“然后我開玩笑說我這個賽季就結束了。”陳曉暉笑容滿面地說。

去年11月29日,陳曉暉將這一天定為自己開始跑步的日子。這一天對他的跑步生涯來說意義重大。不到一年,他的體重減了二十六七斤,“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以前是這樣,你看,”他指著手機里去年國慶節拍的照片,毫不忌諱地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道。照片里的陳曉暉,挺著不小的肚子,下巴上有贅肉,與眼前精干的陳曉暉判若兩人。
他的辦公桌上還擺放著一張去年11月拍的照片。當時陳曉暉在云南參加穿越三江的活動,他穿著夾克,胖胖的身材,看上去有些土。那時候的體重大概是八十五六公斤,“很胖”,陳曉暉對記者說。而現在的陳曉暉,穿著合身的灰色毛衣。即便在辦公室里也穿著運動鞋。
陳曉暉清晰地記得,去年11月29日那天,他請了商業培訓專家、資深跑友田同生來公司講課,內容是關于跑步這項運動如何改善人的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湛廬文化正在策劃引進一系列有關跑步的專業書籍,當時正是與國外出版社簽署版權。“財富中的人”,這是湛廬文化出品書籍的關注核心,陳曉暉對這個定位有非常清晰的認識。而跑步,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陳曉暉認為“可能會成為人們的新寵”。
也是這天早上,陳曉暉把車停在了太陽宮集貿市場。公司當時的辦公地點在惠新西街南口,距離大約兩公里左右。陳曉暉打算跑完剩下的路程。但他鼓足氣跑了五百米就氣喘,體力不支,接下來走到了公司。
田同生的課給了陳曉暉很大的震撼。尤其是田同生展示的萬科總經理郁亮的對比照。郁亮是在田同生的推動下開始跑步的,當時已經堅持跑了兩年,這位曾經肥胖的商界人士,現在看上去陽光、健康,充滿自信。
陳曉暉覺得不可思議。他睡覺打鼾,還伴有呼吸暫停。他去醫院做呼吸檢測,醫生建議要么動手術,要么睡覺戴呼吸機,或者“減肥”。看到郁亮的例子后,陳曉暉才開始覺得減肥這個選擇“原來是可行的”。他覺得自己“一定要堅持跑下去”。
現在,陳曉暉只有七十二公斤左右。他低頭看記者相機里剛給他拍的照片,“不行不行,還得再瘦六到八斤。”越往后,“掉肉”的難度越來越大。但陳曉暉對自己充滿信心。
陳曉暉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窗外。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般來說,北京的天,只要“有點透亮”就有機會了,“趕緊低頭看看指數,”200以下就可以準備出門跑步。但“200以上基本上就不建議出去了。”室外運動,天氣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他遇到過萬科副總裁毛大慶。“魏江雷沒(一起)跑過,但大家都知道圈子里跑步的這些人。”毛大慶、聯想集團副總裁魏江雷等加入跑步的行列,都是田同生的功勞。陳曉暉稱田為中國企業界的“跑步推手”。
陳曉暉敏銳地嗅到了某種趨勢。他覺得假以時日,跑步這項最平民的運動,一定會在中國火起來。“最多兩三年時間,”他這樣預測。但他沒有預料到的是,他開始接觸跑步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在他所密切關注的商界,跑步“突然就火了起來”。
最明顯的感受是今年夏天,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跑步是標志性事件。潘石屹發跑步的微博,聊健康,跑步的習慣迅速在他的微博粉絲、朋友和一大批崇拜者中傳播開來。
陳曉暉那時候已經埋頭跑了大半年。工作之余,他逮到時間就跑,進步飛速。從一開始的吃力堅持,已經慢慢到了“不跑就會覺得難受”的階段。身上的肉掉得飛快,熟人見面都驚訝地問他怎么減下來的。這也讓他很自得。
與此同時,陳曉暉明顯感到身邊跑步的人也越來越多。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他的首選地。這也是北京跑步者的圣地,被跑友們簡稱為“奧森”。另一個跑步者的聚集地是位于北京東部的朝陽公園。
陳曉暉早上起來送小孩上學,大概是7:50的樣子,然后直接從五環邊上拐過去,8:15到奧森,停下車,跑一小時步再去單位,正好趕上10點的上班時間。
奧森里一起跑步的人,慢慢都成了熟面孔。見多了,大家會打招呼,有時候聊天,互相一問,“差不多都是剛跑了半年一年的”。陳曉暉認為,這大概也可以部分解釋今年北京馬拉松報名擁堵的原因,因為一般都是跑一年多后參加馬拉松。
前些年的“北馬”,報名都冷冷清清,去年花了整整三天時間才報齊參賽人數,而今年只花了13小時就已經滿員。“估計明年就是倆小時三小時了,”陳曉暉說。
“三天不跑心里就難受。”陳曉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就像人餓了要吃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