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晨
3月31日,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在上海市和安徽省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為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中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
通報也同時公布了病例的細節。兩例在上海,1例在安徽,其中兩例上?;颊叻謩e為87歲的李某和27歲的吳某,均已于3月上旬經搶救無效死亡。安徽患者目前正在南京接受救治。
據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布的情況,三個病例在早期的臨床表現中,均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進而發展為嚴重肺炎和呼吸困難。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副主任盧洪洲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了上海兩位患者的一些共同特征:都是上海本地戶籍,都生活在城鄉結合部,患病前身體條件都不是很好?!八麄兌疾皇丘B殖戶,但其生活環境中接觸禽類的幾率較高?!?/p>
針對網上傳言,此次病患可能與之前的黃浦江漂流的死豬有關的說法,盧洪洲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可以肯定病毒是來自禽類,與豬沒有聯系。兩個案例之間也沒有聯系。”
據盧洪洲回憶,上海兩個病例的早期癥狀并不典型,如咳痰等情況并不明顯,“發展到后期,與一般流感走向肺炎的癥狀大致相似”。這也是此兩例的確認難度要比典型如H5N1禽流感更大的原因之一。
87歲的吳某本人去世,其兩個兒子在吳入院之前已因相同的癥狀入院治療,后均被診斷為肺炎。其長子癥狀較輕,目前已病愈出院,次子不幸發展為重癥肺炎,已去世。雖然兩人與父親的癥狀有相似,但疾控中心未從他們身上檢測出H7N9病毒。
禽流感病毒中的H和N分別代表其抗原中的“血細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和“神經氨酸酶”(Neuramidinase)。其中H有16個亞型,N有9個亞型,因此以HxNx標識的禽流感共有135個亞型。此次發現的H7N9型病毒即為其中之一。此前,我國從未發現過H7亞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此次發現的H7N9禽流感病毒,過去曾在禽類中發現,但人類感染,尚屬全球首次,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尚無法對該病毒的毒力和人際傳播能力做出準確判斷,也尚未有針對這一亞型病毒的疫苗研制。
世界衛生組織于當地時間4月1日就中國發生的H7N9禽流感病毒致人感染病例發布公告。公告稱,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向其通報了三例人感染H7N9病例,三例病例已于3月29日被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確認。公告指出,目前已確診的病例之間沒有流行病學聯系,密切接觸者調查已展開,已確認的88名接觸者,包括家人、醫務人員,截至目前均未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盧洪洲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目前不必有過度反應,以常規預防為主即可,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等個人衛生習慣?!?/p>
4月2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宣布,從4月2日起啟動上海市流感流行應急預案III級響應。
根據2005年發布的《衛生部應對流感大流行準備計劃與應急預案(試行)》,III級響應為黃色預警,用于“人類感染新亞型流感病毒并發病,但未發生人傳人”的情況。
4月2日晚,江蘇省衛生廳發出通報,確認江蘇省確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4人分別位于南京市江寧區,宿遷市沭陽縣,蘇州吳江區和無錫市濱湖區。4位患者均經江蘇省疾控中心檢測和中國疾控中心流感中心實驗室復核,均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確診為H7N9禽流感病患。目前,已分別對與這4位患者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截至本刊截稿時間,尚未發現有發熱或呼吸道癥狀。
據江蘇省衛生廳通報,目前未發現上述4例病例間存在流行病學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