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璇

5月27日,深圳市人大公布了《深圳經濟特區行業協會條例(草案)》,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其中對行業協會會長、副會長、理事、監事或秘書長等高級管理人員任職條件及責任作出規定,明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任職。
“其他省2009年也曾發過類似文件,但效果怎么樣很難說,沒有人真的去檢查。”在一家全國性行業協會工作多年的劉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于大多數行業協會來說,如果一點政府背景都沒有,影響力肯定不行?!?/p>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林躍勤研究中國的行業協會多年,對于行業協會與政府的微妙關系“深有感觸”,在他看來,許多行業協會掛靠在政府之下,表面上是社會組織,但卻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些規格高的,甚至可以幫助企業弄到批文。”而這些,大部分都是行業協會的秘密。
林躍勤曾經撰寫《社會中介組織的腐敗狀況與治理對策研究》,在他看來,中國行業協會的發展與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轉變有著密切聯系。但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后,才是行業協會擴張的重要契機。
2001年初,冶金局、紡織局、煤炭局等9個國家局被撤銷的同時,在對應領域成立了10大行業協會。“加入WTO就要滿足國際上的一些要求,其中一個就是簡政放權,讓政府把那些可以由社會組織承擔的事務下放”,林躍勤說,雖然當時涌現出大批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但只是政府機構“臨時瘦身”, “盡管它們搖身一變成了協會,但實質上并不是社會組織?!绷周S勤認為,很多變身后的協會徒有外殼。
劉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中國”字頭的行業協會、商會有三四百家。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如今想要成立一個這樣的協會可謂難乎其難?!半m然理論上審批機關只有民政部,但實際上要征得許多機關的同意。”要想走完這些程序,如同在各部委間“過五關斬六將”。
首先,業務主管部門要對該行業的發展前途做出評估,是否值得設立行業協會、有沒有足夠多的會員單位是重要指標。“行業協會不僅要有官方背景,還要有經濟效益。曾經也有一些思想研究性質的協會或學會,靠出書賺錢,但后來沒有效益,慢慢就死掉了?!睒I內資深人士趙剛表示,一些行業協會目前僅剩一人、一桌、一公章,半死不活。相反,效益好的,資產上千萬。而要想成立行業協會,籌備階段至少需要數十家、乃至上百家的會員企業聯名。
通過評估后,業務主管部門會向民政部遞交一份設立行業協會的申請報告。在許多人的想象中,有了業務主管單位許可便只待民政部點頭。然而事實遠非如此簡單。民政部同意前,要向該協會可能牽涉到的所有部門發出通知,征詢意見。
“一個行業協會可能牽扯到很多部委,民政部不告訴誰,誰都不答應。”劉清打了個比方:比如有人想要成立一家與釣魚有關的行業協會,國家體育總局可能會說“釣”是一種運動,所以自己應該是協會主管單位;農業部可能會說“魚”歸他們管理,自己才是主管。同樣,如果行業協會涉及某類工業企業,那么該工業產品流通環節中的各主管單位都指望從中分一杯羹。“現在還沒有真正放開‘一業多會,管生產的成立了這個協會,管銷售的就不能再成立,它當然不會同意?!?/p>
這還只是部委層面,據劉清的說法,一些重要領域行業協會的審批甚至需要上報國務院,由高層親自決定。林躍勤也舉了一個例子,某“中國”字頭大型重工業類行業協會的會長須由中組部任命,“任你再大的企業家、億萬富翁,會長也不能隨便就去當的?!绷周S勤說。
據劉清了解,目前主管各行業協會較多的國家機關主要有發改委和國資委,此外,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也掌管著數家以行業種類為劃分門檻的商會組織,如“全國工商聯廚具業商會”“全國工商聯金銀珠寶業商會”“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等。這些商會中,有的努力多年仍未在民政部獲得登記認可,只具有二級法人資格。究其原因,一位知情人士說到:理由很簡單,這些行業協會,別的部門都已經有了。
辦評比認證、搞培訓交流、籌劃會展、制定業內標準是各行業協會最重要的業務活動,用趙剛的話說,“活動名目繁多,只要別亂收費就行”。
借助與業務主管部門的緊密聯系,官辦行業協會常在培訓會上發布一些頗具指導意義的政策信息,哪個部門有一筆扶持資金想要發放,哪個部門要評比創新企業并提供貸款優惠,哪個部門有一批新項目亟須上馬……這些與企業發展利害攸關的重要消息,是行業協會的另一個“秘密”。“官方色彩濃就能提供很多信息,這就是服務,企業自己成立的協會提供不了這些,也就失去了服務的意義?!壁w剛認為,這是官辦行業協會的一大優勢?!爱斎?,如果你不是會員,根本參加不了這些培訓?!?/p>
與培訓相比,認證評比涉及的范圍更廣。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對數年前電視廣告中頻頻出現的全國牙防組蓋章鏡頭記憶猶新,寶潔公司旗下的佳潔士牙膏也因此迅速占領市場。然而就在2005年,全國牙防組風頭正勁之時,其只有兩個人、兩張辦公桌的真實情況被媒體曝光后,輿論一片嘩然。
除企業愿意積極參與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希望通過行業協會的認可獲得“中國××之鄉”的稱號。趙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有了這樣的名頭,不僅產品銷路更好,當地政府也可以借機宣傳,還能在政績中寫上一筆。
由于對業內情況了解充分,行業協會經常負責業內標準、政策的制定。趙剛介紹,有的行業標準是企業和協會開始呼吁,形成共識后得到主管部門支持,屬于自下而上;還有的是政府先行要求,行業協會再著手制定,屬于自上而下。后者有時還能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
對于協會而言,行業內大型展會也是一棵搖錢樹。2007年4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貿促會汽車分會會長蔣雷神秘離境,引起公眾對行業協會經濟問題的關注。對此,汽車業專家賈新光披露,中汽協不是營利性機構,卻因為擔任北京、上海和廣州車展的第一主辦方獲得可觀收入。
除了搞活動,會費也是行業協會的重要經濟來源。其實,很多行業協會的入會門檻并不高,有時1000元便能成為普通會員。對于一些效益不好的企業,還可能免除會費。然而,要想獲得最周到的服務,自然不是1000元就能解決問題。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明確表示,一些服務最底層會員無法享受。而要想成為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甚至會長,會費也會大幅提高。
多數行業協會中,最基礎的是普通會員,第二層為理事,比例約占會員數的20%。理事中,又有20%~30%的成員成為常務理事,再往上便是十余個副會長。除會費標準不同外,一家企業能否在行業協會內擔任要職,還取決于它的總體經濟實力、業內影響力及企業形象好壞。
“有官方背景的行業協會,有時也由企業老板兼任領導,因為他肯出錢。”劉清透露,能做到副會長級別的企業基本都要出錢,如果是會長,少則數十萬,多的有上百萬。
這很容易引發問題。劉清認為,“企業老板當上會長很可能為自己的企業謀私,會長的位子還可能讓企業之間明爭暗斗,相互掐架?!?h3>嚴管“二政府”
由于部分行業協會的工作具有行政管理色彩,經常被稱為“二政府”。
“‘二政府能夠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職人員在協會中的滲透?!绷周S勤說。據知情人士介紹,有些行業協會的副會長、秘書長、會長、法定代表人的選任須經業務主管部門批準方可生效。而一些地方企業要想申請在全國性的行業協會中擔任要職,還要經過地方業務主管部門推薦。此外,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中有時還摻雜著產業鏈內各流通環節主管部門的公職人員。
“有的地方,領導退休后直接到行業協會當會長,有的官員直接在行業協會兼職”,林躍勤認為,這樣的協會在體制上與事業單位頗為相似。
民政部定期會通過財務審計、政策培訓班等形式對注冊的行業協會進行“管理”,但效果很難讓人滿意。
“很多行業協會充當了主管部門的養老院、小金庫,所以主管部門和它穿一條褲子,真有問題就會千方百計掩蓋?!绷周S勤說,“原來很多腐敗都是直線的,直接發生在政府和企業之間?,F在通過行業協會繞了一個彎,變成了曲線政策。要想真正監管,需要黨紀國法部門介入?!?/p>
對于“二政府”現象,國家層面也并非視而不見,在深圳的《行業協會條例(草案)》出臺前,國務院辦公廳于今年3月下發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就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問題,明確規定:2013年9月底前,發改委、民政部、國資委提出脫鉤方案,同時試點一業多會;2014年12月底前,發改委、民政部、國資委總結脫鉤工作、一業多會試點經驗,研究提出逐步推開意見。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名認為:“這正是中國行業協會發展的必然趨勢?!?/p>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清、趙剛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