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英
62歲的河南農民馬東患有高血脂癥,酷愛吸煙, 沒人提醒他,這些將導致他更容易患腦中風。腦中風突然來襲的時候,他付出的代價是終生偏癱,還有高額的治療費用。
像馬東這樣的人很多。2013年,在河南新密的一個小村子中,超過40歲的村民有1000多人,其中30多例腦卒中(又稱腦中風)患者。這是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醫生在河南新密農村拿到的腦卒中篩查結果。他們所患的腦卒中,是一種可怕的疾病,發病者約30%會因此死亡,而剩下70%的生存者中,大多有偏癱失語等殘障。
2013年6月13日,鄭大一附院與GE醫療中國共同合作的“腦卒中篩查防治體系建設試點”項目在鄭州啟動,將搭建一個腦卒中篩查防控三級網絡。 這正是GE醫療3月宣布“關愛先行”市場戰略,推動重大疾病篩查防治以應對行業挑戰的重大舉措之一。
假設馬東提早進入這個篩查防治網絡,他將很大可能避免癱瘓和高額治療費的厄運。
包括腦卒中在內的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頭號殺手”。2012年,由慢性病導致的死亡數已占中國居民總死亡人數的85%。
其中,腦卒中患者的增速驚人。1980年以腦卒中為診斷出院的患者僅1萬,2008年則為200.44萬。患腦卒中活不好、死不了,是最沒有尊嚴的疾病,而且一人中風,全家“癱瘓”。
全球有70%~80%的醫療資源被用于晚期疾病的管理,而腦卒中的治療費用也極為高昂。在美國,腦卒中直接和間接的治療費用每年超過了500億美元。而在中國,2003年,腦卒中患者的直接醫療費用達到374.52億,其直接醫療費用年平均增長幅度為18.04%,遠超GDP增幅。
關于未來也并不樂觀。根據世界銀行2011年發布的報告,在中國,未來20年里,40歲以上人群中,慢病患者(心腦血管病、慢阻肺、糖尿病以及腫瘤)人數將增長2~3倍。
“如果不對腦卒中等慢性病進行防控,現在是高速增長,未來將爆發井噴!” 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下稱“腦防委”)巢寶華處長表示出他的擔憂。
新醫改提出“注重預防、治療、康復相結合”,將“預防”和“康復”提升到與“治療”同等的地位。2010年12月, 原國家衛生部將腦卒中篩查和干預項目列為我國“十二五”慢性病防控的重大項目。有報告顯示,預防1000 次腦卒中發作,可節省約2 .6億 元的醫療費用。
為了滿足對卒中后護理康復的巨大需求, GE醫療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并采取行動。2013年3月,GE醫療推出的關愛先行戰略,提出將聯合行業合作伙伴應對慢性病的嚴峻挑戰, 大力提倡“早發現、早診斷”的公眾意識,引入高端技術和產品,資助重大科研項目,在中國建立心血管、腦卒中、乳腺癌三個關鍵疾病的篩查防治試點項目。
“我們抓腦卒中的篩查和防控,就等于牽住了我國慢病防控的牛鼻子,抓住了慢病防控的龍頭。”2011年4月,前衛生部部長陳竺在“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工作進展匯報會”會上說。陳竺同時擔任腦防委主任。
腦防委成立于2009年6月。2011年,腦防委開始計劃在全國建立300家基地醫院,每家基地醫院與5~10家二級醫院對接,而每家二級醫院再連接3~5家一級醫院,形成腦卒中篩查網絡三級篩查防控網。
鄭大一附院正是基地醫院之一,因為農業大省河南正是腦卒中的高發區域, 而河南省也正是國家的慢病防治的示范點所在地。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GE醫療的相關人士開始與腦防委接觸。今年5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腦防委副主任王隴德與GE醫療大中華區總裁段小纓公開宣布參與并支持“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
而作為雙方合作開展腦卒中篩查與防治的首個重大舉措,6月16日在河南鄭州,在腦防委和河南省衛生廳的見證之下,鄭大一附院院長闞全程、GE醫療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邱麗孟等,共同啟動了河南省“腦卒中篩查防治體系建設試點”項目。
邱麗孟表示:“在此項目中,GE醫療將提供包括技術、設備、系統研發服務和相關培訓的全套整體解決方案,用于該腦卒中篩查防治體系的全面建設,與醫療工作者一起應對腦卒中的威脅。同時,GE醫療還利用自身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幫助醫院打造信息化系統,提高醫療效率,降低醫療成本。”
新密農村腦卒中患病率的嚴峻形勢讓闞全程等念念不忘。因此,該項目的二級醫院選擇了新密市紅十字中心醫院,一級醫院選擇了鄭州市航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新密市大隗鎮中心衛生院的合作,搭建了針對腦卒中的三級篩查防治體系。

如果馬東進入了這個篩查網絡,那么,鄉鎮衛生院將對他初步篩查,同時幫他建好個人健康信息的電子檔案。而二級醫院可對他進一步診斷,以確定治療方案。
一周后,馬東就能回家,繼續他正常人的生活。在這個過程當中,鄉鎮醫院將會對馬東進行日常的健康管理。而且,由于三級醫院之間建立了便捷的信息系統,由一、二級醫院收集馬東的靜態和動態的超聲影像及心電數據等,將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傳輸和保留下來,醫生可通過信息系統對馬東進行隨訪管理。
GE為整個三級篩查項目提供了行業領先的腦卒中解決方案, 包括了專業的心腦血管彩超、靜態及動態心電圖機,以及腦卒中信息管理系統。在一級和二級醫院的篩查和診斷階段,GE的心腦血管專業彩超對如頸動脈等部位的血管有優異的成像效果,可確保篩查診斷的準確性,而針對偏遠的基層醫院有便攜式彩超,便于醫生出診。心電圖機對包括房顫在內的心率失常有非常精準的診斷效果。
“整個腦卒中的防控體系中,信息平臺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后期隨訪管理和一二級醫院醫生培訓方面。GE公司的參與和支持非常恰到好處。”負責整個項目執行和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徐主任表示。
鄭大一醫院計劃對于高危和低危個體開展動態管理,每三個月隨訪一次。GE公司負責打造的腦卒中信息管理系統是基于GE工業互聯網技術,針對腦卒中篩查及管理特點專門開發的系統,可以實現包括超聲、心電在內的診斷圖像及結果實時進入系統,實現對高危人群的篩選,對所需篩查數據的輸入及管理,患者的跟蹤隨訪動態管理和質量控制。同時,改變了以往一二級醫院靠人工輸入患者數據的方式, 實現更快、更準確的信息存儲分享, 減少誤差, 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河南省信息化建設的領頭羊,鄭大一醫院在全院級的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基礎上,打造區域協作平臺,實現了急診救治、院內治療管理、遠程教育,并將整合腦卒中的篩查、診治和隨訪的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健康管理和質量控制。 該平臺已經網絡全省100多家醫院。
盡管形勢嚴峻,但并非沒有勝利的可能。上世紀50年代,美國就開始了腦卒中的人群防治,至2004年腦卒中死亡率下降了60%;在過去四十年間,腦卒中的發生率在發展中國家增加了一倍,而同期在發達國家降低了42%。
作為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與服務供應商,GE醫療一直積極推行“健康創想”的全球戰略,不僅為患者提供領先的診療設備,還為促進社會公眾健康提供貫穿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全程關愛。
2013年3月23日,針對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GE醫療在中國正式推出“關愛先行”全新市場戰略。GE醫療從“關愛患者個體”“應對行業挑戰”和“提倡公眾早健康”三個層面,秉持關愛之心,大力開發創新醫療技術及解決方案,通過聚焦重疾應對、工業互聯網和人才培養等舉措,提供豐富、適宜的整體解決方案,助力醫療機構提供值得信賴和托付的醫療服務,積極提高公眾健康意識,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癌癥、腦卒中、心腦血管病等重大社會化疾病,GE醫療設計了涵蓋疾病的早期預測、診斷、治療、監測,及貫穿其中的全程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以腦卒中篩查與防控整體解決方案為例,該方案標準化的急診治療和康復護理系統,可有效提高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
未來三年,在“關愛先行”戰略推進的五大舉措中,針對行業挑戰,GE醫療中國將與行業伙伴合作,引入高端技術和產品,資助重大科研項目,在中國建立心血管、腦卒中、乳腺癌三個關鍵疾病的篩查防治試點項目,以及一個三級遠程醫療試點項目和一個全科醫生試點項目。
河南“腦卒中篩查防治體系建設試點”項目作為首個腦卒中防治試點項目,將成為一個探索行業緊密合作,共同應對重疾挑戰的新模式。
(為保護患者隱私,文中馬東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