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伯·沃德
各國政府最近剛剛收到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份科學報告。這份報告毫不掩飾地評估了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所造成的地球氣候反應。報告顯示,由此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和海平面上升,令數十億人身處危險之中。
一份歷數全球變暖的原因和后果的秘密草案已于今年6月7日被送交各國政府審察,這份報告的最終版本將于今年秋天面世。這份由38個國家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55名科學家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編寫的報告,針對數千份同行審議的研究論文進行了最新的概述。
最重要的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是該機構25年以來進行的第五次全面評估,其間對本世紀末全球變暖可能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全新的計算機分析和預測。報告的初步結果顯示,按照目前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速度,全球平均氣溫到本世紀末與工業化革命開始及化石燃料應用普及前相比,可能高出至少3攝氏度。
在2010年召開的聯合國首腦會議上,各國政府一致認為應大幅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以便到本世紀末將全球變暖控制在不超過2攝氏度的限度。因此,新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可能在2015年聯合國再次召開大會前向各國領導人施壓,要求他們締結新的國際氣候變化協議,包括設定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
最新的研究以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主要涉及當前溫室氣體濃度和全球氣溫趨勢。科學文獻記載,如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工業化革命前高出大約40%。當前的二氧化碳含量為三百萬年前上新世以來的最高水平,而當時地球溫度比現在高2~3攝氏度,且極地冰蓋比現在更小,全球海平面也比現在高20米之多。
除此之外,全球地表溫度已經升高了約0.8攝氏度。雖然最近15年來的升速似乎有所放緩,但是幾乎所有的氣候學家都認為,這種放緩僅僅是暫時的現象,不久的將來它就會再一次加速。
今年9月底,各國政府將在斯德哥爾摩特別會議上逐條磋商新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的摘要,并于其后不久將報告主體內容對外公布。專門用于討論適應氣候變化影響及通過減排減輕最嚴重后果的另兩份重要報告定于明年公布。這份報告的內容及相關主要結論將共同構成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
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共同設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從1988年開始為決策者提供有關氣候變化知識的權威信息。2007年最后一次全面評估認定,在此之前50年的全球變暖“態勢明顯”, 并且有90%的概率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等人類活動所造成的。
但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比如,這個委員會在2010年承認了一份氣候變化的后果報告,而這份報告錯誤地指出按照目前的融化速度,喜馬拉雅山的全部冰川將于2035年消失,而不是原來估計的幾個世紀以后。這一微小但卻嚴重的錯誤,促使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邀請全球領先的國家科學院,對其程序進行了審核。
在聽取各國科學院建議的基礎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強化了其自身審核程序,并且制定了新程序,以糾正在今后的報告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同時還采用了更加明白無誤的政策,來處理報告作者之間潛在的利益沖突。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反對者則選擇性泄露早期的版本,他們試圖以此來破壞新報告,然而這樣的企圖并不成功。他們斷章取義地引用報告的部分章節,來誤導公眾的印象,并且謊稱研究顯示,來自外層空間的宇宙射線才是全球變暖的主要責任者。
盡管如此,政府和公眾可以確信,該報告將是有史以來關于氣候變化的最可靠的科學評估。最關鍵的是,報告可以幫助人們自主地了解科學界對于氣候變化證據的權威判斷。人們也可以自主判斷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有效性,同時可以據此確認他們的政府在管理氣候變化造成的風險方面,是否采取了足夠強有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