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全
2011年,辛亥百年,熱鬧了一番,紀念了一番,出版了不少有關的書籍。人們認為,辛亥革命最偉大的功績是,推翻了大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所以,結束帝制也就成為紀念的重點,書寫的重點。書出了好幾本,最重要的一本大概要算楊天石的《帝制的終結》,以至于需要再版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這不,最近又推出了新的版本。
楊天石書寫得非常扎實,好讀也耐讀??墒?,讀完這本書后,我始終有個結揮之不去,那就是,推翻了大清王朝,是否就意味著帝制真的終結了?還有,這本書的書名前還有一句話:“辛亥,把權力關進牢籠的有益嘗試”——我搞不清楚這是不是書名的一部分。細細琢磨琢磨,不管是“帝制的終結”還是“辛亥,把權力關進牢籠的有益嘗試”,嚴格地說起來,還都不能說是那么準確。
就說“帝制的終結”吧。不錯,辛亥革命后,盡管袁世凱有過83天皇帝夢,張勛甩起辮子鬧騰了幾天,皇帝夢顯然沒有成功。但是,是不是皇帝沒了就等同于“帝制的終結”呢?楊天石顯然是這樣認為的,他在書中還特意說了帝制也就是君主專制制度的三個特點,以闡明辛亥革命終結了帝制。這三個特點是:皇帝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權力都集中到一個沒有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監(jiān)督的個人身上;實行終身制和以宗法血緣關系為繼承原則的世襲制;以天命論護符。皇帝又稱天子,宣稱其統(tǒng)治的合法性來自天命,神圣不可侵犯。
可是,在我看來,皇帝的終結并不意味著帝制也終結了。用楊天石所說的三個特點來與歷史對照,就可以說明問題——除了第三項沒有了“天子”外,其他兩項還都存在著,而且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就第一個特點來說,辛亥革命后,歷史進入軍閥混戰(zhàn)時期。這些軍閥們,除了不說自己是皇帝外,在自己的地盤,個個都“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就以辛亥后形成的中華民國來說,當政的國民黨,也是一個專制的黨,“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權力都集中到一個沒有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監(jiān)督的個人身上”,顯然是這個黨執(zhí)政時的現(xiàn)狀。就第二個特點來說,就國民黨來看,在蔣介石家族當政時代,老蔣死后權力再傳給小蔣,是最典型的“終身制和以宗法血緣關系為繼承原則的世襲制”。后來,在蔣經(jīng)國解除黨禁報禁,作為帝制的這一個特點才消除了。
再說“辛亥,把權力關進牢籠的有益嘗試”。這句話作為書名,顯然是根據(jù)時下的流行語言找的一個噱頭,與辛亥革命的結果毫不相干。不錯,孫中山把權力交給袁世凱的同時,頒布了一個具有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可是,這部法律一天都沒有實行過,當然更不可能把權力關進過牢籠,怎么能夠說是“有益嘗試”呢?連楊天石都承認“單純的紙上法律約束不了野心家,袁世凱很快恢復帝制,企圖(徐按:他不是企圖,而是的確做了皇帝)重新建立絕對的不受限制的權力”。
后來,孫中山扯起護法的大旗,這部臨時約法也沒有護好,只能走“軍政、訓政、憲政”的路子。也就是說,孫中山也沒有機會用過自己制定這部法律來限制什么,或者說把權力關進過牢籠。那么,這樣寫,不是噱頭是什么?

《帝制的終結》
作者:楊天石
出版:岳麓書社
定價:39.8元

《信號與噪聲》
作者:[美]納特·西爾弗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價:69元
為什么這些我們眼中的“黑天鵝”事件最終都發(fā)生了,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們錯把大數(shù)據(jù)中的“噪聲”誤以為是“信號”。
《我是落花生的女兒》
作者:許燕吉
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定價:39.8元
作者是許地山的女兒,她以近百年的人生體驗,告訴讀者一個真實得近乎殘酷的20世紀中國史。
《群山回唱》
作者:[美]卡勒德·胡賽尼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36元
主人公從喀布爾到巴黎,到舊金山再到希臘的提諾斯島,穿越了戰(zhàn)爭、離別、生死、謊言以及愛情。即便是看起來最無私的選擇,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部分。
《生與死的故事》
作者:[西班牙]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出版:漓江出版社
定價:32元
希梅內斯用詩樣的語言將乞丐、退休老人、醉漢、小孩、女家庭教師和小販等世間各色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精致的比喻、鮮明的意象,蘊含著不同尋常的哲理。
《禪眼看塵世》
作者:林清平
出版:東方出版社
定價:28元
作者微博文字的集結,對千姿百態(tài)社會生活的挖掘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