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瓜類中,好像絲瓜是最常被栽種在庭院里的。想想也是,南瓜、冬瓜都比較碩大,沒有絲瓜那么秀氣可愛,掛在藤上,像葫蘆一樣,賞心悅目。
也許因為絲瓜有個“絲”字,讓人想到千絲萬縷,想到情思,所以絲瓜常被入詩。除了這樣浪漫的用處,絲瓜這種植物,從頭到腳,從皮到子,每一個部分都有藥效,所以還可以入藥,并且不止一味藥,而是九味。其中絲瓜的瓜肉、瓜皮、瓜蒂、瓜子和絲瓜絡都有清熱消腫的作用,絲瓜的花、葉、藤、根也都是消炎的藥:絲瓜花治肺熱咳嗽,絲瓜葉治皮炎,絲瓜藤治慢性支氣管炎,絲瓜根治鼻竇炎。
愛上火的人,與鮮絲瓜很合拍
絲瓜是清腎火的。所以,陰虛火旺的人,也就是下焦有火的人,吃絲瓜是很合適的。還有大便秘結的人,吃絲瓜有利腸通便、預防痔瘡的效果。
但是大家要注意:絲瓜特別寒,陽虛的人不要多吃,正在腹瀉的人也不要吃。
有的人認為,寒涼的食物我加熱了,它就不寒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食物的性格是不會變的,我們所說的寒,不是食物的溫度,而是它對我們的身體起什么樣的作用。
絲瓜寒涼,所以它的吃法有講究。怎么吃呢?你可以喝絲瓜蛋花湯,因為雞蛋是偏于溫性的,而且還補氣。如果炒絲瓜吃,最好要放點蒜,利用蒜的熱性中和絲瓜的寒性。
夏天大家要多喝絲瓜湯,因為夏天容易心火重,喝絲瓜湯可以去心火。
青春痘、皮膚過敏,有絲瓜皮和絲瓜葉幫忙
通常人們怎么做絲瓜呢?先把絲瓜皮刮下來,再把絲瓜兩頭一切,扔掉,剩下的絲瓜肉用來做菜。
絲瓜皮怎么做才好吃呢?絲瓜皮比較硬,還有一種特殊的氣味,所以最好把它削下來單獨做菜,例如用絲瓜皮炒青椒或者酸豆角。方法:1.絲瓜用淘米水或面粉水泡洗干凈,然后把皮削下來,切成碎末,青椒或者酸豆角也切成末;2.油鍋燒熱,先放姜蒜末炸一下,然后放絲瓜皮、青椒或酸豆角一起翻炒,加點鹽,快炒一下就可以起鍋了。夏天吃這個菜既開胃下飯,又能解暑濕。絲瓜皮清熱毒,辣椒和姜蒜去濕,又中和了絲瓜皮的寒性。
絲瓜皮可以對付皮膚長癤子和青春痘。如果是容易長癤子或痘痘的人,可以直接用絲瓜皮煮水來喝,這樣清熱敗火的效果更強。
絲瓜皮外敷也有作用。年輕人臉上長了青春痘,可以用新鮮絲瓜皮敷在痘痘上,幫助身體把里邊的膿盡快逼出來,促使痘痘消失。夏天的時候,有的人熱毒很重,身體上會長癤子,也可以用絲瓜皮來敷。另外,切下來的絲瓜頭,你可以順手用它來擦臉,對美白皮膚有好處。
長大的絲瓜葉也是好東西。當皮膚過敏感覺很癢的時候,用絲瓜葉搗爛了敷在過敏的地方,就能止癢。癥狀輕的人,多敷幾次就好了。敷的時候,注意別讓葉子的汁沾到白色衣服上,否則留下顏色不好洗掉。
久咳不止、鼻炎、便秘,絲瓜入藥一掃光
絲瓜花可以用來煮湯,可以炒,也可以炸著吃。湯快煮好的時候,把絲瓜花洗干凈,直接扔進鍋里,煮一下就起鍋。絲瓜花切碎了跟雞蛋一起炒,也很好吃。采的絲瓜花多了,可以拿它炸著吃,下油鍋輕輕炸一下,很香。
絲瓜花是清熱的,清的是肺熱。有肺熱咳嗽或鼻子發炎的人,都可以用它來調理。特別是夏天的肺熱咳嗽,在年輕人和小孩中比較多見。如果你夏天久咳不止、痰黏稠,就可以吃一些絲瓜花。
絲瓜的藤和根也是清肺熱的,消炎的作用更強。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可以用絲瓜藤煮水喝;有鼻竇炎的人,可以用絲瓜根煮水喝,效果更好。
這里要提一下,鼻炎不能一概而論。寒性的鼻炎和熱性的鼻炎不一樣,如果有肺熱,用絲瓜根就比較好。一般的鑒別方法是:寒性的鼻炎,鼻涕比較稀、發白;肺熱造成的鼻炎,流濃鼻涕。
絲瓜頭上帶著的絲瓜蒂,把它留下來曬干了以后,可以煮水,能調理咽喉腫痛。
以前的人還愛把絲瓜蒂碾成粉末外用。這個粉可以敷喉嚨,治咽喉腫痛。這與我們嗓子疼時,把一些外用藥粉吹進嗓子里去,是一樣的用法。
絲瓜老了,籽是黑色的。這種黑色的絲瓜子也是中藥,它是一味強力的通便藥。老人還用它來驅蛔蟲,只要吃十來顆,一次就能見效。不過,絲瓜子很苦,吃了容易使人腹瀉、嘔吐,給小孩用的時候最好咨詢醫生,孕婦也不要使用。
痛風就喝絲瓜絡茶
把老絲瓜的干皮和肉搓掉,把里邊的籽掏出來,就是絲瓜絡,可以用來當刷子使。以前南方人經常用,比現在的擦碗布、鋼絲球好用,還安全環保。絲瓜絡還可以用來洗澡,超市賣的那種搓澡工具里面,有一種就是用絲瓜絡做的,在國外很流行。
絲瓜絡煮水,對于痛風病人也特別有幫助。
怎么煮呢?要用當年新收的絲瓜絡,洗干凈,冷水下鍋煮1個小時,用煮好的水當茶喝。
關于絲瓜絡還有這樣一個笑話:中國人去援助非洲國家,幫他們搞基礎建設。他們在那邊想吃中國菜了,于是自己種了一些,其中就有絲瓜。非洲的朋友見了很驚奇,問你們干嗎種這么多絲瓜?中國人說:“吃啊。”非洲人聽了哈哈大笑:“你們中國人真能吃!連絲瓜都敢吃,嚼得動嗎?我們都是用來洗澡的!”原來,非洲朋友不知道鮮嫩的絲瓜能吃,一直以為絲瓜的用途就是等它長老了生產絲瓜絡,洗澡用。
假如告訴這些可愛的非洲朋友們,中國人把絲瓜的皮、籽、蒂、花、葉、藤、根都給用盡了,他們會不會感覺不可思議呢?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之大,一切皆有可能喲!
摘編自陳允斌《回家吃飯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