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平

廖女士是市圖書館的管理員,老家在有名的茶都福建安溪。我去圖書館時,總會見到她在泡茶喝,我提醒她,茶葉含有鞣酸,會與腸胃道里的鐵元素結合,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鐵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后來,單位組織員工體檢,廖女士真的被查出缺鐵性貧血。體檢中心的醫生給她開了補鐵的藥吃,但連續吃了補鐵劑一個月,貧血狀況基本上沒有任何改善。她這才慌了,連忙找到我來問診。
我詳細問了相關情況,仔細做了檢查,給她開了一個偏方:用蒲公英泡水喝,每日3次。那個補鐵藥也不能停,一起吃。
她依言行事,兩個星期后復查血常規,果然有了效果,血色素往上升了8克!她很高興,要我解釋一下用蒲公英治缺鐵性貧血的原理。
其實,自古以來并沒有蒲公英補血的說法,用在廖女士身上,是為了治她的胃病。我得知她的胃部有時候會不舒服,胃脹、泛酸,而且在按壓時也會有點壓痛,于是,我想到她的缺鐵性貧血可能不是因喝茶多引起的,很有可能是因為胃吸收不了鐵,所以任她怎么吃補鐵劑都沒有效果。
臨床調查研究發現,引起缺鐵性貧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胃病,胃病導致鐵吸收不足,而胃病主要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古醫書就記載蒲公英對胃病有效,如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載:“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現代研究發現,它既能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又能修補胃黏膜的損傷,所以對胃病有不錯的療效。胃好了,鐵吸收強了,所以這補鐵藥吃進去就能發揮作用了。
聽我說完,廖女士恍然大悟,還讓我給她開點真正補血的中藥來調理一下,可以更快地治好貧血。我給她推薦了三紅湯偏方,這個偏方做法如下:紅棗7枚、紅豆 50克、花生紅衣適量(如果沒有花生衣,用花生也可,但不能去掉花生衣),三味共同熬湯,連湯共食之,每日吃一次。廖女士按照我說的做,兩個月后復查,血色素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了。我又告訴她可以用鐵鍋炒菜來增加菜肴中的鐵元素,常吃點豬血等增加鐵元素的攝入,喝淡茶而不要喝濃茶。她掌握之后,至今沒有出現過貧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