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紫瑞
摘 要:隨著大學生獨立意識的增強、自由支配的課余時間逐漸增多,大學生對課余生活的安排與利用呈現多元化趨勢,但課余生活質量卻在不斷下降。為了解在校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現狀,在鄭州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和沈陽建筑大學針對其課余生活進行調查與分析,采用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多種研究方法,掌握在校大學生課余時間的利用情況,并分析影響大學生課余生活的相關因素,為大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旨在增強大學生對課余生活的認識,降低課余生活的負面影響,提高大學生課余生活質量。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走訪、網上問卷等方法,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對三所大學各100名學生進行調查,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針對大學生課余生活問卷進行描述分析、相關性分析、交叉分析、3D統計圖表制作、復選題分析等。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課余時間相對充裕但利用情況卻不盡人意;大學生對于課余時間的利用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合理的安排課余生活;對于課余時間的安排沒有計劃,進而導致大多數學生對于大學生活感到空虛無聊;大學生對課余生活的滿意度與課余生活內容、課余生活安排顯著相關。
關鍵詞:大學生;課余生活;面臨形勢;相關性分析
1. 當代大學生面臨的有嚴峻形勢
1.1 大學生就業情況分析
隨著校園招聘的逐漸結束,“就業難”一詞又一次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逐漸被大家關注的社會問題。
一般的說,大學生畢業后有四個出路:就業、考研、出國、考公務員。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又不完全是人才過剩問題,總的來說,我國的人才總量是匱乏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主要表現及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供求不對等。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過多,公司對大學生的需求增長速度追不上大學畢業生的增加速度,并且各高校設置的專業和公司所需要的人才專業不對等。同時,現在的人才市場出現:技術人才性人才短缺,其他專業人才爆滿的現狀。
2)大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大學里流傳“大四不考研,天天像過年”這句話,可見學習早就不能成為他們的興趣。現在大學生對待學習全靠考前突擊,對于專業知識并沒有投入過多精力去學習,真正掌握專業知識的學生少之又少,而且,掌握專業知識的學生也只有大概一小半人能把所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之中。
3)大學生對就業準備不充分。一般大學生為了考上大學拼命學習,而上大學后,基本時間都用來娛樂和享受生活,只有到了大四快畢業才突擊做職業規劃,盲目的找工作。
4)大學生獨立能力差。現在的大學生多數習慣了父母的幫助,在大學生活中也離不開自己的父母,需要依靠他們才能成事,也習慣性的依賴自己的好友,不能獨立的生活,自然很難獨立完成工作。
5)就業理念落后。現在大學生都寧愿做月工資1000元的白領,每天坐辦公室,也不愿拿5000元做藍領工人。
6)大學生個人素質和能力低下。大學的時候既不參加社會工作,也不愿意學習,每天上網玩游戲的大學生比比皆是,四年的大學生活不僅沒有提高他們的個人素質,也沒有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這類大學生在殘酷的就業環境下,只能被無情的淘汰。
1.2 大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1)大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情況: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對老師所講及時反饋的人特別少,很多學生下課2小時后就忘記老師所講內容;對待課后作業,基本上一半以上的同學會先做作業,有問題再翻書去去看,有超過半數的同學會選擇直接抄襲作業上交。
2)大學生聽課狀態:根據大學任課老師反映,能認真聽講的學生約占四分之一,大部分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能認真聽講的學生集中在教室前2-4排,并且也時常有放松的情況。同時,有很多同學選擇只聽與考試相關的“重點”知識,從始至終能始終跟著老師認真聽講的人數寥寥無幾,100人的課堂中有10個就已經難得了。
3)大學中成績好的“好學生”,學習的目的基本都為了得獎學金,只有很少的同學學習是為了能多充實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
大學生經過高考,突出重圍,升入大學。沒有了高考的緊張和壓力,反而更加放松自己。大學本身強調的就是自我學習能力,大學生在這種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又很難把握好自己,導致學習成為難題,作業全靠抄,考試全靠突擊。同時大學生沒有樹立很好的學習觀念,對待學習功利性強,完全忽略了學習最基本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容量,更加充實自己。
1.3 社會及事業單位對大學生滿意度分析
就目前形勢來看,社會及事業單位對大學生進入社會初期狀態都不十分滿意。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1)大學生有強烈的反叛意識,妒忌心墻,集體觀念淡薄,不能很好的和同學、同事合作。
2)大學生敏感自私同時自信且脆弱。在生活或者工作上如果遭遇了挫折很容易沉淪,并一蹶不振。
3)大學生學習焦慮,很難認真學習,對專業知識掌握淺薄,初入職場很難勝任自己的工作。
4)大學生對網絡依賴性強,無論男女,都可以在電腦面前坐一天,并且不會覺得無聊。但是同時,網絡信息覆蓋面廣,了解外界各種信息比較豐富。
但是大學生也有自己的閃光點,比如說,大學生平均智商很高,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有一定敏感度,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大學生有很多獨立新奇的想法和思路,思維面更廣;很多大學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二、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優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通過以上背景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未來發展好壞和課余時間利用合不合理有很大的關系。
大學是開放的大學,大學生有著豐富的課余生活和課余時間,除去上課的時間還有各種文藝活動、社團活動、網絡游戲等等,這些對法學生來說是不小的誘惑,也是一個挑戰。因此,大學生對課余時間很難有自己的規劃,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樂,不僅浪費了青春時光,更對大學生百害而無一利,對日后的就業或是深造更是毫無益處。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優化是重要的。目前來看,大學生就業環境不太明朗,而其中有很大因素是在大學時沒有合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充實自己。導致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軟硬件很難滿足公司的招聘要求。同時,大學生學習現狀堪憂,圖書館平時冷冷清清,期末場場爆滿的情況每學期如此,這樣的學習狀態怎么成為祖國的建設者?這樣的學習狀態導致對專業知識掌握欠佳,日后又怎樣走向自己的工作崗位?正因為此,課余時間優化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只有把課余時間利用好,大學生自身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優化是必要的。目前社會和事業單位對大學生評價普遍偏低,尤其是公司對剛入職一年的大學生都不甚滿意,要么是死腦筋只會讀死書,不會對知識加以利用,要么是大知識儲備量不夠,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要么是在大學習慣了懶散的生活,不能很好的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照此發展,不優化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對大學生日后發展必然埋下很大禍端,其必要性顯而易見。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優化是緊迫的。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人才淘汰速度快,如果大學生不提高自身素質、能力、專業知識的存儲量,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