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宏 馬海紅
摘 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務于中心工作,服從于經濟工作,要做到服務程度深,本文從潛心服務、唯實創新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必須擔負好建設核心價值觀等三項任務,以事例引導法等四種方式舉例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探索,從而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潛心服務;唯實創新
國有企業是社會生產力的細胞,是經濟基礎的基石,中心任務當然是搞好經營,大力提升生產力,所以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企業發展為中心,做好服務,而且是潛心服務。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服務于中心工作,服從于經濟工作,要站到”中心”講話,講”中心”的話,講有利于”中心”的話。我們選用”潛心服務”四個字,意在進一步強調。”潛心”在《辭海》中解釋為”專心從事”,《三國志》中有”潛心典籍,孜孜不倦”之語,我用在這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為”中心”任務服務的程度要加深再加深。
一、潛心服務應抓住的幾個問題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要擔負起在實踐中建設核心價值觀的任務。企業的性質、任務,它的社會分工應當是什么?這是由企業價值觀所決定的。我們是社會主義的國有企業,是黨領導下的經濟組織,其根本任務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為股東創造回報,為員工謀求利益,所以實現利潤最大化應是我們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過去企業很少講到價值觀問題,現在我們提出了價值觀,我們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就應當擔負起培育核心價值觀的任務,不但要通過大量的工作幫助廣大職工認可這個價值觀,而且要想方設法地用這個價值觀去凝聚職工,帶領廣大職工努力實踐這個價值觀。對于我們完全競爭性企業來說,黨和國家已經把我們的工資委托給市場了,市場里既沒有分配小組,也沒有協調小組,完全靠我們企業的競爭能力去拓展市場,贏得市場,從而實現市場價值,企業才有效益,員工才有收入。所以理解核心價值觀,營造核心價值觀,這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潛心服務很深層次的一個問題。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擔負起培育、提升經營理念的任務。如何搞好經營,提升經營質量?培育經營理念有沒有必要?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這里面作什么樣的文章?這又是只有以潛心從事的精神才能找到用武之地的問題。例如我們講的經營方針問題。方針問題是事關企業全局的大事,也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當注重研究的大事,要靠各方面的工作,把方針化為行動,才能使方針統一我們的步調。當前的石油市場總量是春天般的,但卻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的無情,像寒冬一般的冷酷。在這種情況下是裹足不前,退縮市場?還是迎難而上,立足拓展?這就要把競爭無情、商機無限作為指導思想。應當看到商機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應主動感受商機,抓住商機。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潛心于這一環境之中,表彰這類人物,宣傳這類事跡。這就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戰場。培育經營理念是提升競爭能力、落實經營方針的重要環節,這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我們開始啟動特車大隊的理念教育。特車大隊的經營理念表述為“內保原油樹形相,外闖市場求發展”。和"服務第一,用戶之上"。所有這些既為我們廣大經營管理者提出了新課題,又為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潛心服務的新舞臺。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擔負起凝聚中堅員工的任務。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興衰的關鍵,而廣大干部和員工則是支撐企業"中心"工作的頂梁柱和中堅力量。員工素質狀況的好壞固然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但是否能把員工凝聚起來更關系到企業的興旺和衰敗。一盤散沙,頂梁柱是頂不起來的,中堅力量也是形不成的,只有凝聚起來才有力量。因此提高這支隊伍的凝聚力就不能不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潛心服務的重要任務。凝聚要有核心,這個核心就是各級領導班子。因此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謀大事講合作,在特車大隊的改革與發展里邊做凝聚的核心,做團結的模范。凝聚要有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各個集體。大家都工作在每個集體之中,因此把每個群體都建設好,才能形成全局凝聚的基礎。凝聚要有主導,這個主導就是先進因素。任何集體的凝聚都要依靠先進因素凝聚出正氣,凝聚起力量,這才是凝聚所具有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針對凝聚的核心、凝聚的基礎和凝聚的主導去開展形式多樣的潛心服務工作。
二、唯實創新的幾種方式方法
在企業改革、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等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如果我們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只是簡單地重復過去的老方式老辦法,就難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所以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方式方法上進行創新。創新不能離開實際,所以我使用了"唯實創新"四個字,"不唯書,不唯上,要唯實"。"唯實"就是只能從實際出發,不能再有其他,這是唯一的出發點。由于實際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只有從變化了的實際和實踐出發,才能堅持不斷地創新。
有哪些方式方法呢?我們看有這樣幾種:
第一個叫做事例引導法。典型引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今天仍是十分有效的辦法。但一說典型就容易太典型化了,事跡獨特,思想拔高,脫離實際,給人一種可敬而不可學的感覺。從大量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不是從抽象的概念和主觀愿望出發,就會感到很現實,所以我用事例引導法,而沒有用"典型"引導法,但其實質是一樣的。用我們身邊的人引導身邊的人,用我們身邊的事引導身邊的事,就更為實際,會更為有效。
第二是矛盾化解法。我們思想政治工作是干什么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化解矛盾,即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可以說化解矛盾、尋求平衡是穩定每個群體很好的辦法。當前矛盾多,沖突多,不平衡的心態在職工中客觀存在。干部使用會引起職務高低的不平衡,職務分工甚至書記和經理的職位也會引起權責的不平衡,激勵機制會引起分配上的你多我少的不平衡,住房改革又會引起面積多少和環境好壞的不平衡,還有諸多的不平衡。對這些實際存在的不平衡,既承認客觀實際,又要加以引導,緩解不平衡,使矛盾不激化,這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把握的。
第三是細分對象法。這是基層摸索出的經驗。就是針對不同人群,找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然后采取不同的方式,分門別類地去做工作,比如離退休的怎么辦?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怎么辦?協議解除勞動合同職工里面的共產黨員怎么辦?家在農村的怎么辦?等等,這樣就增強了針對性,容易見效。在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細分對象首先要互為對象,不是去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客體,而是互為對象,相互溝通,平等相待,入情、入理、入實,這樣去做,細分對象法會更有成效。
第四是反向激勵法。就是用反面的思想和事例來教育我們的職工隊伍,它屬于一種警示教育的方法。我們要經常把一些案例解剖給大家,分析一下產生問題的原因和后果,往往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過去我們講干部要看"三心",即事業心、責任心和不貪心。貪心長一分,事業心和責任心就會降十分,而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就會抑制貪心的發作。講"三心"看"三圈",即工作圈、生活圈和交際圈,如果生活圈和交際圈超常規,難免工作圈出現不正常的現象,甚至會被生活圈和交際圈引向歧途。
當然還有許多好的方式方法,需要我們不斷地琢磨,不斷地創新,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考慮,去工作,就會找到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