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悅
沒有人可以忽視這股移動浪潮,要是你不做好準備,那只能被這股浪潮沖走。
看看Facebook最近的動作,你就明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Facebook在4月剛剛發布的Facebook Home,顯示著社交媒體對移動浪潮的直接回應。顯然,Facebook向智能手機進軍意在瞄準移動廣告市場。
IDC最新的調查報告《2012 年美國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及供應商市場份額》揭示了這一趨勢:,2012年,Facebook、Pandora、Twitter和 Weather Channel 的廣告銷量大增,(除Pandora外)它們全都是從 2011 年的零銷售額起步。2011 年廣告發行商控制的美國移動顯示廣告投入為 39% ,而在 2012年,這一數額一躍升為 52%。而過去幾年,從移動顯示廣告中獲利最為豐厚的是谷歌、千禧傳媒和蘋果等廣告網絡。
而這僅僅是開始,IDC負責娛樂傳媒研究的副總裁 Karsten Weide表示:“我們預計,今后廣告發行商還將從移動廣告網絡手中繼續奪走更多的市場份額,網絡商,尤其是獨立網絡商,正步入一個艱難時期,它們的收入在不斷萎縮,另外它們還不得不與日益強大的廣告發行商展開競爭。”
不僅僅是廣告,娛樂、支付、醫療、教育甚至是我們生活的社會都會因為這一股移動浪潮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現在在網上,你的身份證明一般是通過密碼認證的,但是繁多的密碼使得人們常常忘記自己到底設置了什么。而隨著移動技術的出現,駕照和密碼都會消失——他們將被一系列生物識別技術取代,它們比密碼更快捷,而且無須記憶。隨著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開創在手機上進行商業交易的機會,這些新的移動識別技術將以充分的可靠性,保障人們的交易及數據安全。
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在《移動浪潮:移動智能如何改變世界》一書中描繪了這一變革的每一幕。移動浪潮是由移動網絡支持的手機軟件所推動的財富浪潮,而構成“移動浪潮”的力量將影響企業、政府、大學、非營利組織,以及社會的方方面面。
塞勒幼年時跟隨擔任空軍軍士長的父親旅居過世界各地的美軍空軍基地。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人們可以理解他為何會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同時獲得航空航天工程、自然科學、科技和社會學學位。但是一次體檢發現的并不嚴重的心臟雜音問題,阻擋了他成為飛行員的夢想。他開始了自己的顧問生涯。計算機學科背景使他運用計算機模擬模型為所服務的客戶進行預測,他為杜邦公司開發的計算機模型預測到了該公司在1990年在主要市場將要遇到的衰退。從杜邦公司拿到的第一桶金,幫助他成立了微策略公司(MicroStrategy),這家公司為公司和政府機構提供數據分析和管理服務,其中包括通過移動應用平臺進行的數據收集工作,這家公司還制作和銷售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程序,允許消費者管理并充分利用他們在Facebook上的活動。
這樣的學科和產業背景使得他得以用“深度參與其中而又足以旁觀”的角度發表自己對移動浪潮的見解。書中認定移動計算是為信息革命帶來突破的“引爆點技術”。在塞勒看來,信息革命始于在泥板上寫字,并通過印刷機和計算機的發明在持續進行著:農業革命把人類從游牧部落變成城市居民,并為諸如希臘和羅馬等大城邦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工業革命帶來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現代機械化經濟;接下來,移動革命將改變商業運作的方式,它將改變整個工業以及它們所推動的經濟。
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這種引爆效果,“如果一個美國人感覺自己病了,你或許可以通過自己的移動設備聯系一位在印度的醫生。他(或)她為你診斷和治療,花費的費用卻只有在美國看醫生的幾分之一——也許只有5?10美元。”他還建議公辦學校體制應當復興。自治市可以通過解雇工作效率低下的教師的方式削減成本。表現差的教師可以由來自世界任何地方、免費的或者報酬很低的網上指導教師代替。作者認為價格上的下行壓力將會增加競爭,也會給消費者帶來好處(也許你并不認同他的觀點),塞勒只是敏銳地注意到這個事實——他預測在接下來的5年里,隨著移動辦公(或生活)效率的提高,美國第三產業會有多達10%的員工(大約是1200萬人)被裁掉。
這并不是一個悲觀的將來。研究表明,借助互聯網效率提高帶來的工作崗位減少,每減少一個崗位就會創造出2.6個新崗位。根據他的推斷,如果移動技術領域也遵循同樣演變過程的話,那么“移動計算帶來的收益將遠遠大于崗位減少引發的問題。”比如錄制音樂的發行從在商店銷售的物理介質的CD,轉變為以數字格式下載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產業模式的變革孕育著新的機會。
既有的產業正在或將被移動浪潮重塑,比如圖書出版、電影、棋牌游戲、攝影和金融服務業。不過更大的影響在于對社會的影響——在肯尼亞,一套稱為M-Pesa的移動支付系統可以讓缺少銀行、ATM機、固定電話和互聯網絡的邊遠地區進行商務活動。那年春天,移動技術和社交媒體在中東地區甚至推動了政治變革。
塞勒不僅為讀者展示了這一變革的精細畫卷,他還洞察地指出了“許多人士已經在建議起草電子權利法草案,而且針對上述權利建立一個充滿智慧、考慮周全的法律模式的時機早已成熟。”移動浪潮引爆的不僅僅是對隱私權的重新定義,還有對“數字鴻溝”、壟斷市場、消除腐敗等解決既有社會問題的新機會。這是因為有趣的移動應用程序給人們帶來積極心理影響、十幾億人使用的普及率、可以延展個人能力和影響力的軟件給更多的人賦予了同等的權力、技術門檻使得競爭更加公平所帶來的道德感??更多的人在遍布移動計算技術的環境中成長,他們將移動計算技術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最平常和重復的日常生活將被自動化所消滅。
塞勒認為:“科技是酸性的。釋放科技,它將燒毀在經濟、工業和產品中累積的低效率。它溶解了產業鏈中多余的環節,縮短它,減少成本和時間。它刪除了層層中間環節,并且讓人們看到腐敗。科技的酸性腐蝕了所有多余的東西,改造事物,然后只留下能夠承受它的核心和精髓。移動技術具有非常大的酸性,它已經被釋放出來,它也將改變一切。”
塞勒認為,移動技術和社交網絡的合力將在未來10年提升世界50%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它們的影響力將不斷增強,并將最終改變商業、工業以及整個經濟。對于每一個人而言,在這樣一場革命中,要么成為變化的一部分,要么自動被淘汰出局。我們可以想象的是,在紙張已經不再重要的今天,有一天辦公室也不再重要、管理者也不再重要??如果你還是一成不變地用過去的方式工作和生活,那么你將被這個時代淘汰,如同那些數年來照本宣科講授代數課的教師會被移動終端上的視頻和教學工具代替一樣。學習和使用新技術,深深地投入到這場變革中來吧,不然你就會像恐龍一樣從這個星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