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紅
摘 要:通過分析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存在的無效教學的原因,從教師制訂和貫徹課堂常規、運用面向全體的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三個方面探討了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課堂;英語;課堂教學
新修訂的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的課堂教學正是實現這一新課程理念的保證。
但是,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英語教師只注重形式,忽視教學的有效性,導致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并未得到進步或發展。因此,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一、制定和貫徹課堂常規是基礎
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經常出現課堂氣氛過于沉悶或失控的情況,致使教學效果低下,學生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師沒有制定有效的課堂常規來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組織活動或布置任務指令含糊,學生不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做;沒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標準,對學生放任自流;放得開,收不攏,在進行了游戲表演等活動后,教師不能及時有效地開展下一環節的學習……在混亂的課堂秩序中教師無法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教學觀點,學生無法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學生學習興趣沒有得到培養,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沒有改善,教學處于無效狀態。
因此,制定和貫徹有效的課堂常規來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至關重要。教師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白課堂的行為標準,讓學生懂得在課堂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教師要把教學目標中提出的對學生的期待轉化為課堂活動的程序和常規,并將一部分程序和常規制定為課堂守則,以便指導學生的行為。
同時教師可以使用口令來調控課堂,它也是貫徹課堂常規的重要部分。用口令調控課堂時,要讓學生明白口令的意思和使用意義,并在正式使用前進行適當的操練。在口令的使用和實施過程中要關注學生貫徹實施的效果,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學生和小組,鞏固使用口令的調控效果。
制定和貫徹課堂常規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為開展有序、有效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面向全體的教學觀念是關鍵
農村小學的授課班級一般都很大,少則三四十人,多則六七十人。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方式各異,教學組織難度大。教師有效的教學在這種情境下無法得到真正的實現。
雖然我們不可能根據每一個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至少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同時預設教學活動時,留時間給學生按自己的情況查漏補缺,調整學習節奏。在提問和抽查的時候,要注意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選取對象,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施面向全體學生,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他們會更愿意投入英語的學習中,有效教學才得以實現。所以,面向全體的教學觀念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
三、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是保證
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習慣于使用口頭評價。Good,Very good等是最常見的評價語。學生得到這樣的評價,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千篇一律的評語削弱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多樣化課堂評價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保證有效教學的開展。
教師可采用描述性口頭評價。如,當一位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說:“I think you are good, you speak loudly.”學生獲得了認可,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除口頭評價外,表情、體態語也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微笑或豎起大拇指表示贊許;摸摸學生的頭表示關愛;鼓掌表示表揚,與學生擊掌表示鼓勵;敲敲學生桌子表示提醒,要求專心聽講。學生在這種人性化的學習氛圍中,樹立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去。
記分板評價也是一種非常適合于農村小學英語課堂的評價方式。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動物單詞時,可以把學生分成四個組別進行比賽,以動物名給小組命名,答對的小組就能向上爬一格;教顏色單詞時,可以以不同顏色的小魚給小組命名,每贏一次的小組可向前游一格。學生在各種競爭機制中發揮了學習的主動性,發展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生表現出想學并學有所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可見,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是有效教學的有力保證。
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教學初就制訂、貫徹教學常規,并充分考慮每一層次學生的需要,堅持面向全體的教學理念,積極采用多樣性的評價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在這樣有序的、人性化的有效教學課堂中,學生樹立了自信心,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蔣媚.例說新課標:小學英語卷.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