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杏
摘 要:數形結合是中學數學四種重要基本思想方法之一,是數學的本質特征。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將抽象的數學語言同直觀的圖形相結合,實現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形象的聯系和轉化,使數與形的信息相互滲透,可以開拓解題思路,使許多數學問題簡單化。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就數形結合教學進行簡單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應用
數形結合是數學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人們一般把代數稱為數而把幾何稱為“形”。數與形看上去是兩個相互對立的概念,其實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數量問題可以轉化為圖形問題,反過來圖形問題也可以轉化為數量問題,而數形結合就是實現這種轉化的有效途徑。在七、八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滲透于各個知識點,下面就結合實例一一探究。
一、代數教學中的數形結合
在初中七年級中,學生開始接觸實數,其中有理數的學習是重點。在借助數軸來表示數時,數形思想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應該說每一個實數,數軸上都有唯一確定的點與它對應,因此,兩個實數大小的比較,是通過這兩個實數在數軸上的對應點的位置關系進行的,相反數、絕對值概念則是通過相應的數軸上的點與原點的位置關系來刻劃的。盡管我們學習的是(實)數,但要時刻牢記它的形(數軸上的點)。
例如圖1,數軸上A,B兩點分別對應實數a,b,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a>b;B.a+b>0;C.ab<0;D.b=b)借助數軸不難判斷,b<0,a>0,且b<-1,a<1,根據這一“已知條件”,以答案B為例,a+b就只能小于0,故B不正確。同樣,如a、b兩數在一條隱去原點的數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4個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借助數軸(圖2),學生簡單分析即可得到答案。(選項:A.a-b<0;B.a+b<0;C.ab<0;D.ab+a+b+1<0)
在不等式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如解不等式2(x+2) 3(x-2)+8>2x中,通過解不等式2(x+2) 二、幾何教學中的數形結合 借助于數的精確性和嚴密性來闡明形的某些屬性,以使幾何問題代數化。如在三角形問題中,例如圖5,點A,D,G,M在半圓O上,四邊型ABOC,DEOF,HMNO均為矩形,設BC=a,EF=b,NH=c,則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A.a>b>c;B.a=b=c;C.c>a>b;D.b>c>a)在對該題的解析過程中,通過做半圓,將矩形ABOC,DEOF,HMNO作出后,相應的線段間的關系就明朗了。同樣,對于問題如圖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是直角,AC=3,BC=4,點E在直角邊AC上(與A、C兩點均不重合),點F在斜邊AB上(與AB兩點均不重合)(1)若EF平分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長,設AE的長為x,試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三角形AEF的面積。(2)是否存在線段EF將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長和面積同時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時AE的長;若不存在,說明理由。借助圖形來分析,線段關系是較為清 晰的。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中利用數學思想,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能力都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秋林.中學數學中數形結合初探[J].學周刊,2011(9). [2]伍祥昕.淺議數學教學中數與形的結合[J].科技創新導報, 2010(13). [3]葉聰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形結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4).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新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