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兵
摘 要:物理電子涉及電子學、近代物理學、光電子學、量子電子學等領域的研究,尤其是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物理電子學與電子工程和信息科學技術交叉和融合,更讓物理電子的研究領域得到極大拓展。在物理電子教學中,對物理電子領域的基礎人才和專業人才培養是重點。
關鍵詞:新形勢;物理電子;教學改革
在新的歷史時期,物理電子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傳統的知識中心向技能中心轉變。因此,在物理電子教學改革中,要注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更新觀念,樹立人才目標
在傳統的物理電子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也多以教師講授的知識和教材知識為主。在新的歷史時期,教學提倡自主式學習,這就需要在物理電子教學中更新教學觀念,樹立學生本位意識,突出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來促進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探究轉變。在培養目標上,要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更新,將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的學科納入培養體系中,在二級領域,要注重突出激光與光子技術、信息顯示技術與器件、高速光纖通信與光纖網等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拓展。
二、轉變模式,革新教學方法
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教學效率也普遍不高。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社會發展需要教育所培養的人才不僅是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能將知識應用于相應領域,在自主和合作中創造的人才。這就要求在物理電子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師講生聽”的模式,積極提倡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從教室逐漸走向實驗室,從自己學習過渡到團隊合作學習上。在教學方法上,在突出教師的主導性的同時,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去主動探究和發現,在學會學習中去學會創造。應該說,物理電子學研究的領域較廣,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領域,通過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去探索,從而促進學生在該領域獲得實質性的發展。
三、調節關系,創設和諧氛圍
在傳統的物理電子教學中,師生關系都顯得較為僵化和冷漠,很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是“教”和“學”的關系,最多也就是“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而沒有將師生關系作為促進教學效率提高的必要因素來看待。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并非單純的信息交流關系,而是建立在“人與人”交流基礎上的“教”和“學”的關系。因此,在對物理電子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師生關系的調節是重點,教師要通過尊重學生、激發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等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中去學習和探究,在和諧的氛圍中去學習而后創造。
總之,在新的歷史時期,物理電子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改革中還需更新觀念,樹立目標,轉變教學模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教學真正為培養新型的物理電子人才而服務。
參考文獻:
[1]易雙萍,鄧穎宇,朱燕娟.新教育模式下大學物理教學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7).
[2]哈斯烏力吉,呂志偉.物理光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S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