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繁榮,農村的文化建設呈現出良好的勢頭,廣大農村紛紛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迅速改善了文化硬件建設不足的現狀;與此同時各地文化部門還注意加強了農村文化軟件建設力度,提高了自身整體文化活動的水平。但從整體來看,農村文化依然相對落后,這種落后,不是與同期城市文化建設水平相比,而是單純相對于農村同期經濟發展和文化生活消費水平所得出的結論,通俗地講就是目前農村文化需求仍高于其文化的產出,這種文化產出的不足又恰恰說明當前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的不足之處。尤其是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方針,給我們全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關鍵的文化支撐創造了契機。
關鍵詞:農民;農村;文藝骨干
【中圖分類號】:10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我們深知農村文藝骨干隊伍建設的如何,直接關系到當地農村文化生活。繁榮與發展、生機與活力都與農村文藝骨干隊伍建設密不可分。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然而隨著農村形勢的發展變化,原有的農村文藝骨干隊伍已經發生變化,或老、或斷層、或不適應等等。面對如此情景,我們必須正視它,否則必將會導致農村文化生活出現較大落差。
思考一:牢牢鞏固現有的文藝骨干隊伍,加大培養力度
通過多年來的農村文化建設,基層文藝骨干隊伍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當然這與文化工作者的意識培養、扶植有關。從三級文化網絡建設開始,到輻射工程建設“511”工程建設,農民歌手大獎賽,農民文化藝術節等等,均為農村基層培養、鍛煉了一大批各方面的文藝骨干。他們成為節假日中的農村文藝活動的積極者、組織者,有的還發展為出色的文化專業戶,他們都不同程度地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情況的變化,原有的農村文藝活動骨干隊伍發生了較大的變動,有的遷走,有的忙于從事其它的,或商或工或運等多種活動而自主不自主地放棄了文藝娛樂活動。使得我們原有的文藝骨干隊伍大為減少。從而直接影響了農村文化娛樂活動的普遍開展。就此,筆者提議對現有的文藝骨干進行登記、培訓、扶植,加大培訓力度,使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思考二:抓好特色鄉鎮,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近年來,省文化廳先后明確了諸多特色文化鄉鎮是以區域劃分為主,而特色文化則是以區別于其它文化,有突出的特色而言。實質上,特色文化是以有特色文化的人構成的,或一人或多人在某些文化藝術領域有專長有特殊性而成名,并成為一種現象或形成一種趨勢。為此,要抓好特色文化鄉鎮建設,必須要抓住有特色文化藝術的人,因地因人施教,加強培養、扶植。這些人是農村文藝骨干的精華,是推動農村文化工作強勁發展的動力,對于農村文藝骨干隊伍建設會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切不可忽視這一點。
思考三:根據形式的發展變化,不斷發展壯大農村文藝骨干隊伍
在改革的今天,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時期,農村的生存結構,發展趨勢不斷地發生變化,人員流動性更強了,人口居住不固定性增大了。對此,我們如何鞏固發展農村文藝骨干隊伍建設,是擺在我們基層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這就要求我們因勢利導,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重新制定新舉措,擬定新方案,解決新問題來不斷地發展壯大農村文藝骨干隊伍。
思考四:從娃娃抓起,培養好農村文藝骨干隊伍的后備軍
現時的農村,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長們也側重于孩子們的素質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業余愛好,并讓有特長的孩子們參加各種美術、書法、音樂、演講等各式培訓班。這樣一來,從我們搞群眾文化的角度看,無疑是對我們的工作的大力支持。抓少兒文藝骨干,有計劃、有目標、有安排、逐步地將他們納入我們的培養目標來。不出幾年,農村的文藝骨干隊伍將會充滿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不難想象,農村文化娛樂的新天地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農村藝術節開創了農村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在農村文化事業中具有導向作用。農民藝術節是農村文化工作從“小文化”跨入“大文化”的一資助成功實踐,是廣大農民及其群文戰線上的職工們多年探索并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創造出來的新生事物,為我國廣大農區、牧區、林區乃至漁區尤其是貧困地區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范例,對整個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將起到導向作用。
農民藝術節的出現,論證了群眾文化在農村大文化活動中的中心地位。藝術節的活動,項目繁多,但都離不開文化站的統籌安排,總是要以群眾文化這條主線貫通始終,這也使部分輕視群眾文化工作的鄉鎮干部認識到文化站在鄉鎮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農民藝術節有利于當地特色文化的形成。利用農民藝術節,充分展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形式。應明確特色文化是以有特色文化的人構成的,或一人或多人在某些文化藝術領域有專長有特殊性而成名,而成為一種現象或形成一種趨勢,為此,要抓好特色文化鄉鎮建設,必須要抓住有特色文化藝術的人,因地因人施教,加以培養、扶植。這些人是農村文藝骨干的精華,是推動農村文化工作強勁發展的動力,對于農村文藝骨干隊伍建設會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切不可忽視這一點。牢牢鞏固現有的文藝骨干隊伍,加大培養力度。
結語:
農村文藝骨干隊伍建設問題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文化工作者不懈地努力工作,更需要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共同創造寬松和睦的環境,為農村文藝骨干隊伍的不斷成長壯大做出努力。
作者簡介:孫介操,男,(1956.1-),四平市老干部活動中心,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藝術,新農村文化建設和骨干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