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冰 張宇峰 唐振宇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軍體部 黑龍江大慶 163319)
高校羽毛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①
劉冬冰 張宇峰 唐振宇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軍體部 黑龍江大慶 163319)
采用實驗法、問卷調查法和統計分析法,對我校羽毛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羽毛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基本技術和實戰能力,也有助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羽毛球 課內外一體化 教學模式 高校
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社會、野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1]。在深化體育課程的改革中,教育部重新建立了理論與實踐體系,原有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因此,采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使課外體育鍛煉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已勢在必行。本文采用實驗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以我校部分羽毛球選項課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教學實驗來證實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相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優越性與實效性,為提高羽毛球教學質量以及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意識打下良好基礎。
實驗對象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1級羽毛球選項課學生60名,其中實驗班30名,對照班30名。

表1 實驗后學生身體素質情況

表2 實驗后學生基本技術情況
(1)實驗法:實驗前將2011級羽毛球選項課學生60名隨機分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30名,分組后由專項羽毛球教師對兩個班學生的身體素質及羽毛球基本技術動作的進行測試評價,并發放問卷進行有關的調查,經統計處理,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2011~2012學年度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就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一年的實驗研究。(2)問卷調查法:根據本文要求和實驗情況,科學地設計調查問卷,向實驗組和對照組各發放問卷30份,回收有效率分別為100%,符合統計學及研究要求。(3)統計分析法:運用Excel2003完成原始數據的錄入整理,采用SPSS13.0進行處理。
實驗組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均好于對照組(表1),P<0.05。由于教學模式及側重點的不同,實驗組學生參與課外俱樂部活動較多,自主練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較高,因此實驗組身體素質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效果呈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

表3 實驗后學生實戰能力測試
實驗組學生的各項基本技術指標均好于對照組(表2),P<0.05。尤其是正手直線和斜線高球的技術指標差異非常顯著,P<0.01。這說明課外俱樂部活動的氛圍中,自主練習和幫帶作用促進了各項技術的提高,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意識得以改善,有助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戰術教學的初期多以單打為主,并以固定球路的練習為主。從單一的球路練習過渡到多種球路組合的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球路的組織來形成有效的戰術。在固定球路練習中,除了要注重來回的次數,同時也要注重練習的質量。戰術教學的后期多以實戰比賽練習為主,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課外俱樂部經常有挑戰賽、聯誼賽的活動,學生通過各種比賽的鍛煉,能認識到基本技術和戰術的重要性,發現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不斷摸索羽毛球運動的規律和制勝因素,形成適合自身的獨特打法風格,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實戰能力(表3)。
“健康第一”是高校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增強學生體質是體育課程的總體目標。普通高校羽毛球課要實施這項改革,以課內教學、課外活動和業余訓練的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合理的組織與管理,以此達到學生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提高運動素養,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的根本目標。課內外一體化教學,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逐步養成獨立自主、科學健康的鍛煉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羽毛球技術動作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在參與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及運動能力,尤其是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能力,為走入社會仍能繼續堅持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滿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
體育教學目標是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知識教育,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社會參與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由于每個學校培養的人才標準和水平不盡相同,因此,根據本校的實際特點,我校提出了明確的體育教學目標。主要培養學生五大領域目標: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社會適應目標。運動參與目標:培養學生終身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態度和行為,自覺參與活動。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并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動作,并進行一定數量的動作練習。身體健康目標: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發展靈敏、柔韌、耐力、力量和反應等能力。心理健康目標: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信心,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機智靈活的優秀品質。社會適應目標:在集體活動中提高群體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使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體育成績考核是學生在體育課中的成果檢驗和評定,教學模式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如何,往往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傳統教學模式的考核評價機制只看重學生掌握單項技術的規范性和熟練程度,現在的教學模式,考核評價更加注重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綜合素質,而這種綜合素質是難以用量化數據來衡量的,因此,建立一個科學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引入學生互評、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的多元主體評價,重視過程性評價,考察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這些評價中應更多的考慮相對變化,這樣考核評價機制才能更加客觀合理。
(1)經過一年的教學實驗,實驗組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基本技術和實戰能力均好于對照組學生,具有顯著性差異。(2)羽毛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使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得到充分的體現,同時也是終身體育和素質教育追求的目標的體現。(3)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應用在羽毛球上,使得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羽毛球需求得到滿足,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得到培養,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激發,并且有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4)學生對于運動技能和健身意識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的掌握可以通過羽毛球課內外一體化考核評價機制來反映,而且還促進了學生參與課外活動。
[1]仲云才,王國永,宋海云.蘇州大學體育課程采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審視與思考[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25(SI):70-72.
[2]張春美.普通高校體育課的“一體化”教學模式[J].體育學刊,2002,9(1):51-53.
[3]邢新麗,王道君.我校健美操課程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5):50-51.
[4]陳海嘯,陳壯荔,邱莎茹.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12):108-111.
[5]高棣,康寶盛.普通高校冰上課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冰雪運動,2008,30(6):90-92.
[6]須曉東.大學乒乓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8,29(4):79-81.
[7]吳立柱,司鵬巧.普通高校“課內外一體化”課外體育活動管理模式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23(3):115-118.
[8]高嶸,李書玲.試論體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5(1):51.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of Badmint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Dongbing,Zhang Yufeng,Tang Zhenyu
(Military Training & P.E.Teaching Department,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Hei Longjiang,163319,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of badminton in our school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mode can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basic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of students,help students to form the habit of lifelong physical exercise,motivate their initiative,and cultivate their confidence and expressiveness.
Badminton;integration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mo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847
A
2095-2813(2013)04(a)-0003-02
劉冬冰(1981—),男,黑龍江克山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
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改工程項目(JG201201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