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麗娜
后進生,是每個班的特殊群體,他們一般是指在品德的發展過程中和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應用等方面差的學生,多表現為有的學習吃力,有的紀律松散,有的粗暴不講禮貌,經常搞惡作劇,罵人打架,頂撞老師等,常常被老師、班長、小組長掛在嘴上,寫在紙條上。
然而,在新課改的新形勢下,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可以這樣說:“沒有后進生的進步就沒有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對于后進生更應加倍關注。給后進生更多的陽光,讓他們發揮內在的潛力,擁有健全的人格。
去年我任教三(1)班的數學,這個班的差生特別多,這些同學成績特差,考試幾乎不超過30分,平時無心學習,紀律散漫,在各方面都表現較差。羅某就是其中之一。羅某:上課他喜歡鉆抽屜,自己管自己玩,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也從來不交作業。一次考試成績是24分,于是把他叫到辦公室,還沒開始說就哭了。當時我的心情很是沉重,就因為這一哭,我對這個孩子的看法改變了,我覺的這個孩子他是上勁的,他也是希望學好的。從此后我就把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默默下決心要用“愚公”精神移他這顆“頑石”。下面就是我引導他走出“后進生”行列的教育案例。
一、表現
作業不做、上課不聽,但從不打架、逃學或其他違紀行為。基于此表現,我把他定性為思想素質還可以的后進生。
二、成因
經過多次與他交談,以及從同學和他家周圍的鄰居處了解到他之所以成為后進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父母外出打工而讓他在老家上學跟奶奶,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奶奶年事已高,無暇顧及孩子,從不過問孩子的學習,因此導致他形成了自由散漫,作業不做,上課不認真等惡習。
針對以上調查分析,我認為他的后進問題來源于內因和外因,即自身內在因素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影響、社會的不良影響等外部環境因素。
(一)內因
羅某雖然接受教學的能力并不弱,但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對較難的問題不愿意動腦筋,又愿意不問別人,不懂裝懂,而且貪玩難以自控,玩的時間很多,學習時間很少,長期發展下去,學習基礎越來越差,知識掌握越來越困難,形成惡性循環,進而就產生了自卑心理。
(二)外因
在班級里,他的學習成績不好,再加上由于過去“懶、怪、不究講衛生”,一直受到同學的抱怨、家長的訓斥,經常處在“四面楚歌”的環境和氛圍之中,同時,教育者有時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和態度,使他對同學、老師產生逆反心理,對同學、老師、學校乃至學習感到失望,喪失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對正確的管教產生抵觸隋緒。久而久之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所以,在“內憂”和“外患”的雙重夾擊下,羅某成了一顆不愛學習的”頑石”,成了我們所謂的后進生。
三、措施
(一)給予寬容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是后進生。他們的錯誤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正,我們要能用一顆寬容之心去對待他們,設法引導他們改正錯誤,并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造改正錯誤的機會。
記得他又一次遲時了,站在教室門口不敢進來。我俯身對他說:“是不是睡過頭了,不要緊,老師也有睡過頭的時候,只要以后不遲到就行了。”但沒過一天,他又遲到了,我說:“怎么又?”沒等我講完,他就主動而詳細德把遲到的原因講了一遍,看出來他真心承認錯誤,于是我什么都沒說摸摸他的頭原諒了他。從此之后他不但不再遲到,反而成了全班到校比較早的,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二)給予自信
樹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賞識教育問題學生的關鍵。從肯定小成績、小進步人手,讓他品嘗到受贊許、表揚的歡樂,從而樹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尋找教育轉化的突破口和推動其前進的動因。
記得一節數學課上,羅某同桌忘帶筆了,他二話不說拿出一支筆給對方,于是我及時抓住機會給予表揚。另外我還和其他課任老師交流他的情況,請他們在課堂上對他多關注。經過一段時間,老師們都發覺,他在課堂上的精神面貌有明顯的改觀,并且上課效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作業還是經常沒完成。于是,我主動找他進行了一次很長交流,交流中發現原因有:1、不會做;2、懶;的在那次談話后,我經常在課余時間在課本和練習冊上選一些簡單的題目,讓他先做這些相對比較容易的題目,增強自信心的同時也能把基礎打牢。另外,我在做課堂練習時遇到適合他做得題目就讓他上前板演。一段時間后,他的課堂練習做得有模有樣起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再次找他談話,與他交流做作業的好處和不做作業的害處,他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他也表示在今后會努力聽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作業。
(三)給予耐心
實現轉化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認清轉化過程中的反復性、難短期見效的特性,正確對待、耐心等待,要有長期的計劃和打算,不斷地調整方法進行教育,與家長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地對他進行思想教育;及時了解、掌握他的內心世界和行為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追蹤考查,反復抓,抓反復;加強日常生活、學習的監督。做到不厭其煩,這樣,最終促使他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五、教育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師生共同努力,羅某進步非常明顯,不僅反映在學習態度,學習效果方面,平時值日喜歡敷衍了事的他變得勤勞肯干,與同學交往懂得了謙讓,對老師更是禮貌尊重。
六、體會
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將子一長。”后進生往往缺點多于優點。有缺點,挨批評,學生學習的信心就不足了,談何進步?所以,轉化后進生就要端正對后進生的態度,給予更多的寬容,并且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因為人有自信才會去行動,才會積極的要求上進,另外多方協調、貴在堅持也很重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是最難塑造的,雖然羅某的進步已有了一些飛躍,但它只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長中的一個起步,不能說已是徹底的成功。對他的教育使我認識到,轉化特殊的學困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不應該有一絲一毫的松懈與疏忽。另外,后進生轉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每位教師都有一顆“愚公移山”之心,相信后進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