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徐傳遠
摘要:根據色譜分析課程特點,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試改革等幾方面來探討色譜分析課程的改革,以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色譜分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從本世紀初俄國植物學家茨維特提出經典液相色譜后,色譜分析法取得迅速發展,當今世界75%的分析工作是通過色譜工作完成的,色譜分析作為一種具有高分離效能和高檢測性能的現代分析方法,在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等許多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在色譜分析課程教學中進行改革。
一、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來,高校教育改革的趨勢以及廣泛擴招后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加的現實,促使高校對課程設置做出大的改革,大幅度地減少了原有必修基礎課的學時數,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色譜分析課程理論課為32學時、實驗課10學時,怎樣使學生在較少的學時內獲取更多知識與信息,如何根據新的色譜分析教學內容和要求科學地組織教學,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艱巨任務。為了適應現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對色譜分析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改革與更新。
二、選擇合適的教材,合理組織教學內容
選擇好教材是成功教學的基礎。為了適應我校應用化學和化工工藝的人才培養方案,色譜教學以氣相色譜為主,而液相色譜的學時較少。但隨著液相色譜的發展,以及一些新的色譜方法的產生,按照以前的教學大綱再也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必須要及時地修訂教學大綱內容。所選用的教材也要發生變化,目前選用的教材為蘇立強主編的色譜分析法。結合教材和參考書,色譜分析課題組編寫了講義,并避免了教學內容與其他專業課程重復的問題,更適合學生的學習。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一)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講授色譜分離原理時,如果按照常規的方法講會顯得很乏味,這就需要用一些生活實例來加以解釋,不但能夠讓學生深入淺出的了解問題,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維
“啟發式教學”在我國最早由教育家孔子提出,他曾論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所謂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的現象。色譜分析本來屬于應用型課程,在講授緒論時會介紹一些關于色譜的應用時,先提問,讓同學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知道的色譜的應用領域。同學們可能對色譜在石油化工、環境保護領域的應用比較熟悉,但在變壓器故障確定方面的應用則較為鮮知,通過提問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查資料了解更多的關于色譜應用的領域。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培養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但是,如果“啟不得法”便會“啟而不發”。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準確把握并巧妙運用方可收到激發興趣,啟迪思維之功效。
(三)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拓寬知識面
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教學的緊密結合將成為推動當前教學改革的強大動力[2]。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采用集圖、文、聲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長,擴充新的教學內容,使其直觀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對色譜分析課程的掌握,增強學習效果。例如在講述色譜儀流程時,還可以通過動畫來顯示,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掌握色譜的有關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該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已建立了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將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課件、參考文獻等教學資料上網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把教學內容中一些用一般方法難以講清的內容。利用演示程序完整而充分地表現出來;將講課例題、實訓項目、復習思考題做成題庫,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環境。
(四)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操作技能
色譜分析既然作為一種分離分析技術,因此必須要讓學生掌握儀器的操作。實驗是色譜分析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以往實驗課為10學時,主要是確定色譜的最佳流速,進行定量分析等一些簡單的實驗。
但是這種實驗難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了強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功能,我們在實驗教學上也進行了改革,主要是增加了實驗學時(由原來的10學時增加到24學時),開設了一些綜合性、探索性設計實驗,與專業課知識關聯起來,要求學生查閱文獻,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利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五)改革考試方法,綜合評定學生成績
考試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指揮棒”,是課程考核的重要做成部分,既是“尺子”,又是“鞭子”,科學的考試制度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教師的工作得到公正合理的評價,有利于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3]。我們在以往的色譜分析考試中,評定學生成績的方法為:平時成績占20%(包括考勤和作業),期末考試成績占80%。但是在市場經濟下需要培養應用性人才,以往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我們采用了新的考核方式。將學生分成幾組,分別去查閱關于色譜應用方面的文獻,并做成PPT格式,每一組派一人上來講述,根據講述的好壞評分(各組成員根據貢獻大小分數上下波動),其分數算到平時成績,將平時成績的比例提升為40%,期末占60%。這一考核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施展才華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實踐證明,考試方法的改革既可促進理論知識教學及基本技能培養方面效果的提高,又可使學生有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體驗,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打下初步基礎。這些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強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社會的飛速發展,需要大批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以新的教學方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在教學中大膽吸收別人的改革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收到了較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付華峰,向天成,侯旭峰,等.現代色譜分析課程授課過程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許昌學院學報,2009,28(2):145-147
[2]王春華.開展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103-104
[3]陳玉梅.高校專業課程考核現狀及改革.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6):25-27,38
作者簡介:王麗萍(1979-),女,碩士,河北聯合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微生物發酵和天然產物提取研究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