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貴



[摘要]為了了解轉型高校大學生焦慮現狀,及其性別、年級等方面的差異,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隨機抽取轉型高校新鄉學院142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并與國內常模進行比較。認為轉型高校大學生焦慮水平非常顯著地高于全國常模,且在性別、年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關鍵詞]轉型高校;大學生;焦慮自評量表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的發展隨社會需求在轉變,轉型高校成為教育歷程中特有現象。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高校的轉型,關心大學生的學業生活,相繼制定了有利于大學生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促進了大學生的發展,但對轉型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關心和研究較少,轉型高校與其他高校相比教育模式、校園文化的變化較大,在高校合并、升格、合并加升格過程中一定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那么轉型高校大學生的焦慮水平如何,大學生的焦慮水平與性別、年級有什么關系,帶著這樣的問題,2012年我們承擔了新鄉學院科技創新項目,開始了這項研究。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河南新鄉學院大學生142人。其中男性66人,女性75人;年級:大-71人,大三72人。調查時間為2012年6月。
(二)方法。采用國際上比較權威和常用的焦慮自評表(SAS)。SAS自評表含有20個項目,每個項目均以4級評分制記分,其中5、9、13、17、19是反向計分,將20個項目各個得分相加即為粗分;用粗分×1.25以后取整數部分,就得到標準分數,按照全國常模結果,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慮水平越高;SAS自評量表結果解釋:50分以下常態焦慮,50-59分為輕態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量表的信度系數0.931,效度系數為0.810,評定結果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
(三)統計分析。采用SPSSl6.0統計軟件進行頻數分析和t檢驗。
二、結果
(一)專型高校大學生SAS自評量表總分與全國常模比較。
表1所示,轉型高校大學生焦慮總分高于國內常模,且有統計學意義的非常顯著差異(P 表2所示,有焦慮癥狀的轉型高校大學生的比例為33.8%,其中重度焦慮占6.5%;中度焦慮占9.4%;輕度焦慮占18.0%。 (二)不同性別轉型高校大學生SAS評分結果比較 表3所示,女性大學生焦慮自評粗分高于男性大學生,并且在統計學意義上差異顯著(P (三)不同年級轉型高校大學生SAS評分結果比較表4所示,大三焦慮粗分顯著高于大一(P<0.01)。 三、討論 調查發現,轉型高校大學生的焦慮水平高于全國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有部分大學生已經有焦慮癥狀,焦慮程度有重度、中度、輕度的,轉型高校大學生的焦慮問題不容忽視。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是由轉型過程的變化導致的。轉型高校基礎薄弱,合并過程中,高校的規模擴大,相應的硬件、軟件設施都在更新,大學生對新事物的適應容易產生焦慮;轉型高校的管理體制變化,特別是管理人員的變動,大學生覺得不穩定容易起心理變化;轉型高校的開格過程中需要探索,需要積累新增學科的經驗,大學生在適應探索、積累過程中容易緊張、焦慮。另外,由于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還不成熟,看問題容易受外界影響,情緒波動較大沒能及時主動的尋求幫助。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很容易造成轉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失調,焦慮水平高。 從研究結果看,女性大學生焦慮水平顯著高于男性,這表明女性的心理水平低于男性。其原因可能是女性比較敏感,壓力較大,既要完成學業,又要考慮就業,傳統文化對女性的偏見,這會導致她們心理焦慮。女性大學生焦慮問題更不容忽視。從年級來看,大三的心理焦慮顯著高于大一。這可能是大三既要考研又要擇業,面臨的壓力更大;大一剛從高考的壓力中解脫出來,對大學的生活還很新鮮。 四、結論 1、轉型高校大學生焦慮總分高于國內常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女性轉型高校大學生焦慮總分高于男性,并且在統計學意義上差異顯著(P<0.05) 3、轉型高校大三學生焦慮總分高于大一學生,并且在統計學意義上差異非常顯著(P 參考文獻 [1]談傳生,丁丹.終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模式轉型發展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3.01 [2]李寶誠.轉型時期通往教育自覺的高校教師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12.02 [3]胡銳.論高校繼續教育戰略轉型與實施策略[J].繼續教育。2012.02 [4]王小平.學年制向學分制轉型高校的教務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資訊.2010.09 [5]徐雯.試論轉型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員的建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