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縣從推動城鄉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實現困難群體就業服務精細化入手,著力建設具有新津特色的城鄉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全縣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由重管理輕服務向服務與管理并重轉變、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從一元管理向多元參與轉變,向著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的新目標,推動全縣城鄉勞動者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
新津縣重點加強公共就業服務組織體系建設和城鄉勞動力信息系統建設,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群體之間的就業服務差距,促進城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
——構建三級公共就業服務組織體系。建立了“三級平臺、三級管理”組織體系,在縣、鎮(鄉)、社區(村組)三級搭建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實現了全縣公共就業服務三級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一是在全縣12個鎮(鄉)、3個農民集中居住區、26個社區實現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人員配備專職化、硬件建設標準化、服務流程規范化、工作手段信息化;二是由職業培訓中介機構以及縣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不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幫扶活動;三是在行政村組成立人力資源服務公司,開展勞務派遣工作,為群眾就業、企業勞動用工提供規范、便捷、高效的服務。
——完善城鄉勞動力數據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夯實基礎信息數據庫,逐步完善縣、鎮(鄉)、社區(村組)三級勞動力信息系統。一是全面采集城鄉勞動力數據信息,包括基本情況、就業意愿、培訓意愿、用工信息、培訓情況、就業動態等信息,確保及時掌握有效動態;二是及時匯聚發布全縣各用工單位提供的崗位需求實時信息、求職信息和各項就業政策動態,今年共為1300多家企業,發布用工崗位3.6萬個;三是逐步實現職業介紹、創業扶持、技能培訓、用工監管、社保查詢等網絡全處理,對申請網上經辦的企業進行授權,現已有228家企業實現在網上自主發布用工信息及查詢。
——做好城鄉勞動力就業失業動態管理。將完善錄用工備案作為企業參保的前置條件,實現城鄉勞動力就業失業動態管理。建立“雙備案”制度,要求用人單位在錄用人員之日起三十日內,到所在地的鎮(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完善錄用備案和就業登記,方能辦理人員社會保險增加業務;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
日內,到所在地的鎮(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辦理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人員備案,方能辦理社會保險減少業務。今年,共計有900余家企業實行了“雙備案”制度,招錄用備案城鄉勞動力1.6萬人。
——建立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和對接機制。新津縣積極與相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和對接機制,拓展勞動力信息的獲得途徑。一是在縣域內與教育、工商、稅務等行政部門建立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動態掌握勞動力就業失業信息;二是每三個月與成都市勞動保障信息中心開展信息對接,獲取新津籍勞動力異地參保情況,并及時更新信息管理系統。
推進重點企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服務精細化
新津縣針對重點企業及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實際情況,建立重點企業和幫扶就業困難人員精細化服務就業聯系制度,實行一對一“精細化”就業服務。
——做好重點企業精細化服務。對縣域內重點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一是定期深入實地走訪調查企業,收集企業用工需求量6000余個,為企業推薦勞動者信息上萬余人次。同時幫助企業解決在用工、社會保障及技能培訓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為企業定單定向培訓叉車工、木工等工種330人;二是各鎮(鄉)、社區(村組)根據收集到的情況逐一匹配相應的就業服務,落實針對性的服務措施,定向到企業提供上門服務;三是對19家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企業,主動為其提供辦理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申領,發放補貼337.1萬元,為4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建立小額擔保貸款快速通道,發放貸款1000萬元。
——做好就業困難人員精細化服務。對轄區內難以就業的“4050”人員、殘疾人員、低收入家庭人員、按城鎮人口安置的被征地農民、高校畢業生、連續失業一年以上人員等就業援助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一是印發就業困難人員精細化服務卡,建立服務對象數據庫,準確掌握就業困難人員基本情況。二是為就業困難人員配備“一對一 ”就業幫扶人員,為其制訂個性化援助計劃,并詳細記載幫扶情況,及時錄入信息系統。目前已有162名殘疾人,138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三是對符合就業政策扶持的困難人員建立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共計享受政策幫扶人員共有179人,發放靈活就業補貼76.16萬元,對479名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做到了“出現一人、認定一人、扶助一人、就業一人、穩定一人”,提高了“精細化”服務質量和成效。
新津縣以天府新區新津分區建設為契機,出臺《鼓勵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辦法》,并組織新筑路橋、華西希望等3家大型企業前往北京舉辦急需緊缺人才清華大學專場招聘會。此次招聘發揮企業單位用人主體和人才服務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共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名校學子近150人參加了宣講招聘會,現場初步達成意向1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