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的愉快教學,關鍵在于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善于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索新知識的活動中并盡可能獲得成功;善于設計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愉快教學;小學數學;興趣
愉快教學是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氛圍中接受知識,開展活動,優化學習生活,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的教學方法。它的實質在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去獲得知識,從而達到讓學生體驗成功,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愉快教學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實施,讓學生自奮其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愉快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利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發展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條件,給予點撥、激勵,喚起他們發自內心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從學習的被動狀態轉到主動狀態,讓他們以最佳的學習心態去獲取知識。
一、了解學生心理特征,激發學習熱情
強制學習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力,這種壓力非但無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而且會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反之,學習一旦成為學生自身的迫切需要時,就會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深入了解學生認知的心理障礙,善于創設問題的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參與探索活動,獲取成功的體驗
數學中經常出現設問,有設問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變“問號”為“句號”,完成知識上的“轉化”,則必須通過自身的探索實踐來實現,這樣才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這種情感將會激發學生更高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不斷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因此,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積極地參與探索新知識的學習活動,給他們創造獲取成功的機會。例如,在圓錐體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求知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如下設計:
1.猜一猜。出示一個圓錐和一個圓柱容器,師:“圓柱與圓錐聯系密切,同學們猜一猜,這個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幾分之幾?”讓學生進行大膽地猜測。學生為了知道自己答案正確與否,實驗驗證已成為迫切需要。
2.倒一倒。讓猜過答案的學生進行操作演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學生觀察發現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師:“圓錐體積一定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嗎?”再次演示(不等底不等高的較小圓錐容器),讓學生往剛才圓柱容器倒水,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到“圓錐體積不一定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那么,在什么條件下,圓錐體積一定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呢?帶著這個問題,老師讓學生重新觀察前面的圓柱和圓錐并分組討論。在學生得出“圓錐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體積的三分之一”的結論后,再用與小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容器,讓學生再次實驗驗證。學生為自己觀察所得的結論被證實而喜悅。
3.練一練。教師讓學生運用實驗得出的結論進行下面的練習,并說出思考過程。
①一個圓錐體積是18立方米,那么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是多少?
②有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它們的底面半徑相等,高也相等。圓柱體積是6立方米,圓錐體積是多少?
學生自己積極地參與了“猜一猜”“倒一倒”“練一練”的教學實踐活動,發現了規律,總結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由于自己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并獲得成功,從而產生了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三、精心設計練習,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收獲了新知識,心理上得到了滿足。這時,教師若用機械重復的練習去鞏固已獲得的新知識,學生將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用科學的、富有啟發性的方法指導學生練習。另外,還要注意適量安排、彈性練習、逐步啟發、層層遞進,深刻地理解知識,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