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摘 要:隨著信息科學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科學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新課程改革在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課程已普及城鄉,信息已成為拓展人類思維和能力的創造性工具。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當前信息技術課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當前農村中學信息教學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問題與思考;農村中學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提出,初級中學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目標為:學習信息科學基本常識,在信息技術應用中形成操作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養成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領悟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感受信息技術文化內涵。
一、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1.計算機硬件設施嚴重不足、信息技術師資配備不夠合理
農村中學機房微機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數量上達不到學生每人一機的要求,同時也給班級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信息技術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教師相對比較少。
2.農村中學學校領導和班主任對信息技術課的重視不夠
在農村,中學學校領導對信息技術課的關心和重視不夠;班主任老師不支持信息技術老師的工作,認為信息技術所占考試分值小,對學生的影響不大。
3.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錯誤認識
學生認為學習信息技術就是玩游戲和休閑聊天,所以,學生在信息課上就是想著玩游戲、聊天。更有的學生信息技術課直接曠課,而對要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沒有一點興趣。
二、對提高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思考
1.希望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加大對微機教室的資金投入,支
持信息技術教育課的開展
沒有好的硬件裝備和軟件,就不可能搞好信息技術教育。希望各級政府和學校加大對教育經費的投入,根據需要適時適當增加學校計算機的硬件配套設施。
2.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就需要對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使其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增強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的意識和提高他們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
3.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
教學是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采用自主探究模式,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農村信息技術教師積極地去面對、探索和解決。
參考文獻:
徐曉東.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作者單位 云南省彝良縣毛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