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魁 姚敏
(1.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渭南 714000; 2.油坊店中學 安徽六安 237332)
長期以來在競技運動起源問題上,眾說紛紜。很長一段時期,“勞動起源說”最受推崇,同樣勞動創造了競技運動,認為競技運動起源于生產勞動。競技運動的形成必然有一個不算短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宗教巫術和部落戰爭等都成為促使競技運動最終形成的重要因素和動力。進入21世紀,競技運動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思考競技運動的歷史演進過程和功能所帶給我們的諸多啟迪,無疑對推動競技運動的良性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生產勞動是競技運動起源的內在動力。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漫長歲月中,生產勞動使人類逐步掌握獲取基本生活資料所必備的生產勞動技能,如在采集時代,人類就開始有意識地發展走、跑、跳、投、斗、游等運動能力。這時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生活的不斷發展,象征性和抽象的動作逐漸增多,各種類似性質的身體活動形式被人類加以提煉、分類和總結,并作為特定的身體練習形式而被綜合運用,結果出現了大量多功能、多目的動作,也為人的相互間的體能比較提供了可能。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以分勝負為特點的競技運動產生了。
部落戰爭是競技運動起源的外在動力。競技運動起源于部落戰爭,用戰爭說來解釋競技運動的起源問題,始見于德同菲特的《體育百科全書》。人類發展的歷史,常常伴隨著戰爭,其依據源于人們為取得戰爭的勝利,常采取各種手段訓練土兵,以提高掌握兵器的技能和士兵的身體素質。隨著私有制階級社會的產生,一些氏族首領和貴族為擴充財產和奴隸,經常發動掠奪戰爭。例如在北京猿人遺址中發現的50萬年前四肢傷殘,腑顱被擊開的痕跡比比皆是的人類尸骨,反映了原始人在解決饑餓、爭奪配偶等方面殘酷斗爭的局面。
游戲娛樂是競技運動起源的人性本能。由于原始人在獲取獵物飽餐以后,一高興自然就會手舞足蹈一番,萌發了一種“嬉戲取樂”的心情,體育就在原始社會之前的氏族公社階段中形成了它的原始狀態。不久,這種身體活動被作為一種參加生產活動的預備性訓練手段而使用,此時與剛剛初步形成的娛樂活動結合在一起,構成了這一時期原始體育的內容。有學者把這一現象稱為“原始體育第一次飛躍”。隨著身體練習和娛樂活動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又把各種生活能力和身體素質及盡可能的提高,并以分勝負的比賽方式進行娛樂,于是就出現了原始社會最初的“競技體育”。學者認為這是原始體育繼身體練習后出現的第二次飛躍[1]。
祭祀禮儀是競技運動起源的精神土壤。以競技運動為中心內容的原始賽會的出現是原始體育的最后一次飛躍。在這個階段中,宗教、巫術和軍事沖突等因素也開始出現。這類賽會是在原始社會向人類文明社會過渡的階段,其規模和要求更高,并在全世界各地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體育比賽中心,如奧林匹亞、馬拉斯等。而這些賽會又多與軍事、驅災、祭祀、祈求年豐、團結社會成員等社會和文化目的聯系在一起,尤其與宗教聯系最為密切,因而有學者把這一階段稱為“祭祀運動會”階段[2]。
原始社會的競技運動具有多方面性、復雜性和多重性功能,與其他文化現象交織、混雜一起,渾然并存于原始文化的統一體中。原始社會競技運動的基本出發點是滿足生存需要,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而審美追求、娛樂性,健身價值則處于次要地位。因此不少激烈的競賽,都不是單純的娛樂活動,總是夾有通過巫術等活動形式來創造良好生存條件的愿望。
公元400~1500年的中世紀(也是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由于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時代的競技運動不再把解決生存問題作為最主要的目標,開始具有新的價值取向,娛樂性在競技運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人們展現的欲望在競技運動中已經露頭,且不斷增強。宮廷舞蹈、擊劍、馬術、格斗、蹴鞠、駕馭駿馬(盛裝舞步)、網球是這一時期形成的代表項目。不僅專用場館器材出現,獨立的管理組織機構形成,且運動項目和訓練方法也都得到了迅速發展。
公元14~20世紀初,歐洲相繼出現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在競技運動史上,近代的競技運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成標志著世界各地區的競技運動已經進入整體發展的歷程,其相對獨立發展的時代已告結束。在此情況下,運動訓練、場館器材和組織管理等方面都較過去有了長足的進步,從而為競技運動的現代發展打下基礎。體操表演、游泳、競速、跳水、劃船競速、舉重、體操為這一時期的代表項目。
1896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開始,人類從此踏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競技運動之路,它的出現對競技體育的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21世紀的人類社會正發生巨大的變化,競技體育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商業化、職業化、科學化、更加國際化等自身的新特點。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競技運動的發展還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商業化能否持久可持續運作、黑色污染(興奮劑等違禁藥物的泛濫)、公平性捍衛、暴力與反暴力的斗爭等[3]。
培養意志品質是競技運動作用于人自身心理上的本質功能。競技運動和體育運動及休閑娛樂運動本身有著密切聯系,競技運動的發展,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學校體育的開展也可以為全民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礎,又可以發現更多的競技運動人才,極大地鼓勵人們參與體育運動中來,從而增強國民體魄。
提供文化娛樂是競技運動作用于人自身精神上的本質功能。現代競技運動的發展不單是精彩的比賽本身,還是通過大型的賽事衍生出各種各樣的體育文化、競技運動精神等內容,如體育產業文化、體育傳媒文化、奧運精神文化等,對于豐富人類的精神文明生活,提高生活質量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競技運動賽場上的比拼,其實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比賽的勝負關系到國家的榮辱。近年來,我國在重大國際比賽中一次次取得的驕人成就,對振奮民族精神,培養愛國主義熱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人民群眾感到祖國的強大,極大地培養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發為國家、民族更加富強繁榮和向前發展而努力奮斗的信心。
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流,也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心愿。競技運動在國際交往以及外交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國際競技體育比賽中,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膚色、語言的運動員、教練員、各國政要匯聚一起,按照公平競爭的比賽精神,互相學習、互相了解、互相交流,加強了各個國家、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誼,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競技運動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相伴相隨的,由最初的勞動和生存需要、簡單的休閑娛樂、軍事需要、宗教祭祀活動要求,到挖掘身體最大潛能、挑戰人體生理極限,始終是與人類發展相伴相隨。一路走來的競技運動,向我們清晰的展現了它的誕生、成長、發展的艱辛歷程,我們堅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未來的競技運動一定更為科學更加有益于造福人類。
[1] 李宗浩.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胡亦海.競技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3] 徐本力.21世紀中國競技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