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敏 王瓊 劉海軍
(昭通學院體育系 云南昭通 657000)
散打是倆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勝對方的徒手對抗的現代競技體育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散打運動中的組合技法就是指把散打運動中的各種不同的拳法、腿法、摔法的技擊動作直接而巧妙地搭配起來,形成可連續或多次擊打的方法,它是運動員經過長期的訓練而獲得的,它可使運動員的基本技術向著全面嫻熟、靈活多變、運用自如的方向發展。散打比賽屬于競技對抗類項目,近年來隨著散打運動的快速發展,散打競賽體制和規則的進一步完善,實戰水平的不斷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靠單個進攻動作得分比較困難,而且較容易失分,相比而言通過若干單個動作的有機結合而形成的千變萬化的組合技術,在得分和抗失分方面都優于單個動作。
散打組合動作技術。
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觀察法對散打組合動作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進行了研究。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通過查閱昭通市圖書館、昭通學院圖書館以及中國知網等,完成了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就相關問題對成都體育學院的張選惠教授進行了訪談;通過比賽錄像對運動員的組合動作技術進行觀察、分析。
2.1.1 體現強大的破壞力和摧毀力
良好的力量素質是一切對抗性項目尤其是搏擊類項目運動員所必備的。俗話說:“一力降十會”,“一膽、二力、三功夫”,這些都說明了力量素質在實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散打比賽中,在對手嚴密的防守下,單個動作的擊打往往不能對對手造成沖擊,而需要連續性的組合動作破壞對手的防守體系,從而獲得進攻的主動權。運動員也可以利用一些迅速有力的組合動作重擊對手,使對手產生恐懼的心理,甚至摧毀對手的戰斗力,使自己贏得比賽的勝利。
2.1.2 保持快速性和攻防轉換的靈活性
速度,是指人體的快速運動能力。它包括位移速度、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而武術技擊對速度的要求主要是在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上,其速度的快慢是取勝的關鍵因素。而組合動作技法是幾個連貫性動作的結合,它主要的特點就是攻中帶防,防中有攻,邊防邊打,動作的嫻熟加快了出招的速度,這樣就可以以其不可阻擋之勢打亂對手的陣腳。另外,攻擊和防守是矛盾的兩方,它們之間互為手段、互為目的。攻擊是為了克敵制勝,達到最徹底地保護自己的目的;防守是為了保護自己,積蓄攻擊的力量,等待攻擊的時機。一個好的運動員在技擊實戰中總是能運用組合動作做到“攻中有防,防中寓攻”,而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組合動作技法一旦形成,增強的神經協調性能縮短固定的反射時間,做到攻防的靈活變換。
2.1.3 保持步法的靈活與穩定以及身體的平衡
步法在實戰中主要的作用是配合攻防技術的運用從而達到攻防效果,以及保持身體在動態中的平衡和維持與對手的有效距離,拳諺“步不穩則拳亂”中的“穩”指的就是步法移動的穩定性。而“手是銅,腳是馬”、“起腳半邊空”則說明掌握了對方的身體重心及移動規律,就能夠破其穩定以取勝。搏擊是移動的藝術,散打組合動作技術的運用是建立在步法基礎上的。只有具有穩定而靈活的步法,我們的組合動作才能夠運用自如,并且保持一定的準確率。散打的組合動作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個動作構成,運動員要想在比賽中很好地完成組合動作中單個動作之間的銜接,從而嫻熟地完成動作組合,步法的靈活與穩定以及身體的平衡是關鍵,否則一旦失去身體重心,不僅不能夠完成組合動作,達到預期的攻擊效果,而且容易失去防守的條件,給對方以可乘之機。
在散打比賽中,運動員不能夠為了想使用組合技術而使用組合動作,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從實戰效果出發對組合技術加以運用。有些運動員打空擊時組合動作打得很好,但是一上擂臺,卻不得不慨嘆自己空有一身本領卻抓不到機會而變得對對手無技可施,所以我們不僅要求運動員刻苦訓練,反復實戰,通過空擊、實戰練習、打靶、打沙袋等多種練習的方式進行組合動作的練習,更重要的是要求運動員掌握好運用的時機與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增大攻擊的威力和效果,也體現出攻擊的靈活性、準確性。
2.2.1 運用時機
在散打比賽中,由于組合動作的運動量大,易造成體能消耗,所以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在運用組合動作這一點上是會慎重考慮其時機的,而時機的把握往往是建立在了解對手的基礎上。“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散打比賽和作戰打仗一樣,要戰勝對方首先要了解對方,冷靜地觀察預測對手的動作狀況,并迅速巧妙地根據對手的拳法,腿法及擊打部位,及時地搶抓攻擊時機。通常在實戰中當對手的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位移速度沒有自己快時;當對手的體力不足時;當對手的攻防動作不熟練時;當對手的心理素質比較差時;當對手攻擊后,自我保護性防范有明顯漏洞時;當對手受重擊時,都可迅速采用組合技法連續攻擊對手。
2.2.2 運用的原則性問題
(1)散打的動作主要由拳法、腿法、摔法以及步法組成,其中大部分動作既能進攻也能防守或攻中帶防,防中有攻,只有把四者緊密地結合起來,才會加大攻擊威力和防守的穩定性,否則會影響攻防效果。(2)比賽中有些運動員一味講究進攻或者防守,最終顧此失彼,因此在比賽中要遵循“攻防兼顧”的原則。(3)組合動作擊打的次數不宜過多,因為連續使用組合動作會消耗大量的體能,易造成擊打無力,對手易防守。另外,散打屬于技能主導類的格斗對抗性項群,運動員組合技術的運用除了要根據對手的情況按照一定的固定形式之外,還應創造性地使用某些組合技術來應對瞬息萬變的賽場情況。
散打運動員要想獲得優異的比賽成績,必須具備全面的技戰術水平,而組合技法作為技術內容之一,往往在比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在散打比賽中利用組合動作技術擊敗對手,我們需要根據其運用特點來正確安排日常訓練,以獲得穩定的技術水平,也需要遵循組合動作的運用原則,不失時機地給予對手沉重的打擊。
首先,針對散打比賽中瞬息萬變的實際情況,運動員必須提高和完善協調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努力尋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攻防轉換方法。教練員在指導運動員進行賽前訓練的過程中不可能對所有可能出現的組合動作進行訓練,所以運動員在場上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和應變能力,根據實戰的具體情況運用相應的組合動作技術。
其次,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中應該有針對性地給運動員安排組合動作技術的練習。對于比賽中出現的“高頻組合”、“高頻高失分組合”以及“高頻高得分組合”,必須根據運動員自身技術特點加以選擇,當做“常用組合”訓練。
最后,教練員應根據不同運動員的水平情況來制定訓練計劃。對于高水平運動員,應該著重于組合動作技術的訓練,而且在訓練量和強度上應當有所保證;而對于低水平運動員,應在鞏固單個動作的基礎上,逐步提高組合動作的訓練量。
[1]蔡仲林.武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40,71.
[2]邱丕相.中國武術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3]白永正.武術散打教學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4]張瑞林.散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全國體育教材委員會.中國武術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6]劉啟超,楊祥全.散打技術研究進展述評[J].搏擊(武術科學),2012.
[7]杜國友,高河永.繼承與發展:論武術散打技法的改革[J].中華武術(研究),2012(5):15,15-39.
[8]張敬壯.散打運動中判斷能力的訓練及方法探討[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9]李宏昌.散打技術中預判能力及訓練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10]田龍.競技視野下的散打腿法訓練[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
[11]劉存忠.核心穩定性訓練對散打運動員核心力量影響的實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
[12]李新坤.對拳術套路與武術格斗技術遷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