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務農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論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體能的訓練
周務農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體能需求特征主要是靜態坐姿、流動變姿和工場操作姿,職業體能的訓練應在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開發相關職業體能訓練項目,在學校體育活動中融入職業體能相關的活動項目,并將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帶入職場。
物流管理 體能特征 體能訓練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具備某一特定職業或職業群所需綜合職業能力的,為生產和管理第一線服務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其工作的主要特點是將設計、規劃、決策轉化為現實產品等物質形態,或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除了要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崗位能力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體能,表現出與崗位作業操作密切相關的耐力、速度、力量、靈敏度等身體素質。提高學生職業體能是高職體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對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物流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10大產業之一,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幾年來,在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國的物流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物流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高素質技能型物流人才已成為我國12類緊缺型人才之一,本文分析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的職業體能特點,探討職業體能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現代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和信息管理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面向的主要職業崗位是從事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物流單證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物流市場開發、物流客戶服務等物流業務操作和基層管理,不同的工作崗位,在工作時間、工作負荷、工作姿態等體能要求方面也不同,其特點分析如下。
物流管理典型工作崗位體能特點。
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負荷、工作姿態。
運輸調度運輸路線選擇、裝卸車及配載、車輛管理工作時間不固定,無規律勞作,無規律休息大強度,大負荷流動變姿。
倉管員貨物的裝卸、搬運及管理工作時間不固定,無規律勞作,無規律休息大強度,大負荷工場操作姿。
理貨員貨物的揀選、流通加工工作時間固定有規律勞作,有規律休息中等強度,中等負荷流動變姿。
文員與客服物流作業相關文檔及單據管理、客戶檔案管理及服務工作時間固定、有規律休息。
強度低持續時間長,負荷量大靜態坐姿。
具體職業的身體活動部位是局部的重復的固定持續的,物流企業主要崗位因工作內容不同需要不同的體能,人體機能在完成各種動作時其表現形式也不同。物流管理職業崗位工作姿態主要是流動變姿、工場操作姿與靜態坐姿,其對體能的需求特點是:
工作姿態肌肉反映關節反映身體素質綜合素養。
靜態坐姿頭頸部、腰、肩部肩關節、膝關節、手腕關節頸肩腰背部靜力性耐力手指靈敏性臉部笑肌張力心理調節形態氣質合作能力細心抗疲勞能力。
流動變姿下肢、腰、背部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手腕關節腰背部靜力性耐力下肢力量耐久力形態氣質交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競爭意識自信抗挫折能力抗疲勞能力。
工場操作上肢、腰、背部、肩部肩關節、膝關節、手腕關節上肢腰腹肌力量下肢力量靈敏性平衡能力攀爬能力上下肢協調能力注意力心理調節吃苦耐勞奉獻精神合作能力抗疲勞能力。
高職體育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與健康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能力的同時,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訓練、俱樂部開展的體育活動緊密結合,并結合專業特點及就業方向,滿足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所需的身體素質以及社會溝通、團結協作和組織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針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體能的需求特征,將職業體能訓練滲透到體育課程教學,開發相應的職業體能訓練項目。男生就業崗位主要體能特征是流動變姿和工場操作姿,身體常處于站姿狀態,對下肢、腰腹肌力量與耐力要求較高。個體體能訓練項目有仰臥起坐、跳樓梯、穿梭跑8字跑和折返跑、踏自行車(仰臥位,輪流屈伸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運動,動作較快而靈活,屈伸范圍盡量大)、坐式屈團身(主要為發展上、下腹部肌肉,伸直膝蓋,上身后仰,保持身體平衡,然后屈膝收腹,使腹肌極度折屈。練習中,腳始終不能觸及地面);一手握把手或拉一定重量的重物,作各種姿勢的扭腰和轉身練習;同時可考慮開設野外素質拓展訓練、滑旱冰等項目,這對改善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敏素質,發展下肢和腰腹部力量,具有良好的效果。集體訓練項目有球類課程:籃球、排球、足球等。女生就業崗位主要體能特征是靜態坐姿,個體體能訓練主要項目有引體向上;雙臂屈伸;俯臥撐;借助拉力器和平衡球,鍛煉肩部和頸部肌肉;啞鈴前平舉、啞鈴側平舉;單雙杠力量練習;集體訓練項目有藝術體操、健美操、舞蹈類課程、瑜伽課程;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極拳等。
當代在校大學生都是80后、90后,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吃得好,穿得好,但運動少,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尤為重要。如:由學校、班級、體育愛好者協會及社團組織的以體育鍛煉為主的課外體育活動;班與班、學校與學校的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省國家比賽的選拔賽,而組織的運動代表隊訓練;晨跑、早操和課間操;體育保健衛生知識宣講及科學的作息時間。開設有物流管理專業的學校,可以根據職業體能需求,將與職業技能相關的比賽如:立俯臥撐、快速折返跑、蛙跳、引體向上、貨物搬運比賽等項目融入到校運會;開發具有專業特點的工間操,讓每天的體育運動和鍛煉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和行為習慣,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和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是由簡到繁、由近及遠、從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成為21天,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高職學生是經過高考篩選,一般自律能力不強,要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更需要學校大環境的影響。(1)重視體育課程教學,將職業體能考核、體育鍛煉考核納入課程標準;(2)注重非體育教師特別是輔導員體育鍛煉意識及能力的培養;(3)建設滿足學生運動的體育設施與設備,創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并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督促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另外,多組織學生去物流企業參觀實踐,讓他們了解物流管理職業崗位的工作體能特點,由“他律”到“自律”,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高職院校體育重視體能訓練,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對于高職學生了解不同職業所需的體能要求以及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更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1]單小東.從職業體能視角談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2.
[2]陳金雄.試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職業體能訓練的滲透[J].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8,24.
[3]黃瑞苑.高職體育課程融入職業體能訓練的對策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11,1.
[4]胡振浩,張溪,田翔.職業體能訓練[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曹錦飛.我國高職院校78類專業職業體能課程設計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0.
[6]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職業院校發展學生職業體能的體育教學實踐研究[J].浙江體育科技,2012,11.
G712
A
2095-2813(2013)04(a)-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