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南京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3)
近些年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存在體育教育全員整體教育教學為目標、形式單一、課程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弊端。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不同身體素質都能自身潛力充分挖掘,并在學習中通過努力而達到最佳效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和進步,從而體驗到體育的樂趣。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知道,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效果尤其顯著。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就像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開藥一樣,在身體評定的基礎上,由受教育者身體的體質狀況以及自身的需要,教師憑借科學健身這一原則,依據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的理論,基本手段是身體練習,主要目標是促進身心健康、增強體質、身體全面發展,針對學生生理特點和身體狀況的不同,用處方的形式制定運動的時間、強度、頻率等,為受教育者提供的運動鍛煉方案,具有一種具體的、定量的、科學的指導性。定此為出發點,方法和手段讓受教育者充分掌握,培養好的運動習慣,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
隨著不斷深入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以及全面推行高校素質教育,體育教育界許多人士大量和深入的研究了體育課程改革和各種體育教學模式,學校體育的學術思想不僅受到極大地活躍,而且影響了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體育作為一門能使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科。有著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有關體育教學思想及其方法的引進和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大學體育課程指導綱要的頒布與實施,在體育教學中相繼產生了許多新穎而富有實效的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學中每一種教學方法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都有它的特殊作用。然而,通過調查研究表明:目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在方法的運用上還存在著許多弊病。對這些弊病進行研究與分析,并找出解決之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方法較為落后,大多以整體傳授技術為主,教師教學過程中很少會鍛煉不同層面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實施領分層教學法,使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再單純地以整體傳授知識為主,而是更加注重每個知識層面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不同水平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更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機制的要求,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在全校形成教師愿意教,學生愿意學的融洽的學習氛圍。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成績考核單一;課程設置不合理,運動場地不足,學生運動技術水平個體差異大等問題。高校需要改進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促進體育成績考核科學化,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提高體育教師的師資水平,從而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與普通的體育鍛煉及體育教學方法不同,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目的性的科學教育模式。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根據受教育者的自身身體素質為受教育者量身制定的有目的性的新的體育教育方法,通過分析發現,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效果優于其他教育教學方法。
兩種教學法最大區別在于教學側重點不同,傳統教學法強調整個集體的發展,而后才涉及個人;運動處方教學則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更有利于激發全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1)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目的性強。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根據不同身體素質的受教育群體單獨制定的教育方法,有明確的目標,能夠因材施教從而達到既定的目標。
(2)運動處方教學模式針對性強。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根據每一個受教育者自身的身體素質制定和實施的,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效果。
(3)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科學性強。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制定和實施過程是嚴格按照康復體育、臨床醫學、運動學等學科的要求進行的,有較強的科學性。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明顯的健身效果。
(1)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的有機統一。新時代的教育教學尤其是體育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注重特殊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有利于把握整體,關注個體,使整個體育受教育群體能夠在德智體美方面獲得全面健康發展,實施這一教學方法滿足了學生運動的需求、發展的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2)運動處方教育法更加注重受教育者個體的主體地位。教師以被教育者的身體需求為目標,因材施教制定教育教學目標,一切以被教育者為主體,提出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和正確掌握技戰術;有利于根據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激發同學們的潛能,使每個人都有進步,能體會到成功帶來的樂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3)運動處方教育法有助于克服體育教學方法的模式化。教師要克服教學方法模式化的傾向,應該追求教法的新穎性、實際與可操作性,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穩定的注意力。改革傳統體育教學方法過分注重運動技能知識灌輸,局限于一種固定程序的單向知識、技能傳遞的教學模式;要從實際出發,打破一堂課一個標準負荷,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環境和氛圍,重視對學生全面而長遠的發展和良好的體育興趣、愛好、意識和習慣的形成。
體育教育是高等院校學生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體育教育的復雜性特點決定了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教學出現種種困難,運動方法及身體素質因人而異。因此,在現有的情況下,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教學方法的改革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應遵循如下原則。
(1)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應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根據個體的身體素質因素制定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運動教育中因人而異而非千篇一律。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根據每個人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個人身體客觀條件及要求的體育教育模式。
(2)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應遵循有效的原則。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是為了是不同身體素質的人都能得到鍛煉,因此在實施運動處方教育時應遵循有效性原則,按照既定的目標,高校完成以達到運動處方教學的最終目的。
(3)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應遵循安全的原則。運動處方教學模式遵循安全性的原則,每項運動指標都符合鍛煉著的身體承受要去,保證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
合理運用運動處方教學模式使不同的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體育鍛煉,從而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體育運動環境為終身體育奠定扎實的基礎。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實施有一定難度,主要的阻礙因素在于社會的不認同,傳統思想認為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就像是把人按照不同的健康程度進行劃分,使得個人的自尊受到打擊,影響個人的人格發展。
由于學生的體育素養的差異較大,給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怎樣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是我們將要面臨的教學難題。我們應通過對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和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討論,闡述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方法中,存在重技能、輕能力;重共性、輕個性等現象,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從全局出發,注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在我們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上克服這些不足之處,現得出如下結論。
(1)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它更加注重全體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領會及理解,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會得到發展,增強學習興趣,滿足身體鍛煉的并且能夠達到一定水平。
(3)高校的教學實驗證明: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對提高全體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4)運動處方教學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技能的學生應確定不同的目標,充分考慮學生各方面情況,體現各個層次學生的特點,運動處方教學是一個動態分層的過程,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水平及時對層次進行調整,訓練時教師應及時評價、激勵,使每個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最大限度的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目標和教學質量均能得到實現與提高。
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學方法改革,必須與當今教育發展趨勢相適應,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創新和完善,同時也需要在理論上不斷地進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討,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1]陳麗.高校“體育選項課”實施健身運動處方模式教學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