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建國
對煤炭資源整合煤礦這一新興主體來說,要想確保企業規范運作和國有資產不流失,構建符合實際、科學完善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建立整合煤礦廉政風險防控體系。
一是確權清權,查找廉政風險。查找的過程本身就是對領導干部進行廉政教育的過程、防微杜漸的過程、源頭防腐的過程,應堅持對崗清權、對崗查責,力求做到人人明確,人人有責。整合煤礦要以查找崗位風險、業務流程風險和部門風險三個層次為重點,將全部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及掌管人、財、物、產、供、銷等關鍵要素的管理人員納入排查范圍,進行全面的風險排查和識別。
二是識別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為了加強風險點的區分度和防控措施的針對性,要根據風險產生的原因、類型、產生危害大小及轉化的難易程度明確風險系數,做到對風險確認既定性也定量,方便監督部門明確各自的監督重點。要找準權力運行風險點,認真查找每個部門、崗位在權力行使、制度機制、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并依據權力的重要性、權力行使的頻率、腐敗現象發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對查找出的廉政風險點評定風險等級,實行風險等級管理。
三是健全防控機制,提高制度執行力。以防控廉政風險點為目標,完善廉政教育、監督檢查、考核評估、糾錯整改、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機制,整合監督資源和監督力量,積極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運用廉政談話、誡勉談話、預警通知書、責任追究等方式對問題責任人和相關部門進行預警,從而實現對權力運行“關節點”、內部管理“薄弱點”、問題易發“風險點”的有效監控,進一步提高廉政風險防控制度的執行力。
一是認真實施各項公開制度。認真落實黨務公開的制度規定,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黨務公開,以黨務公開帶動和促進企務公開。通過企業網站、公報、公開欄、新聞媒體等途徑,主動向社會公開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機密、個人隱私,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職權目錄、“權力運行流程圖”、“廉政風險點”和防控措施等,自覺接受監督,切實做到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
二是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運用科技手段預防腐敗、促進權力運行公開化、可控化,是預防腐敗的一大進步,也是重要途徑。要大力推進電子企務建設,建立完善權力網上公開運行和電子監察系統;積極推進科技平臺和資源整合,構建權力運行綜合監控網絡平臺;加快預防腐敗信息分析和預警系統研發,準確判斷和妥善處置廉政風險。要大膽嘗試通過網絡對企業及干部作風進行評議,只要科學設定評議內容和標準,選聘責任心強的評議員,科學分析合理運用評議結果,就可以找準問題、抓住癥結、加強整改,促進干部隊伍作風轉變。
三是拓寬民主監督渠道。反腐倡廉取得突破性進展,單靠紀檢監察部門、黨政機關是不夠的,必須引入外部監督。健全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機制、完善述職述廉、公開承諾、民意調查等制度,讓職工群眾參與,請職工群眾評判,受職工群眾監督。
一是突出抓好對“一把手”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最重要的是監督“三重一大”決策權,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咨詢、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決策程序,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整合煤礦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黨政領導班子職責和議事制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等制度,嚴格規范權力運行;制定完善《處科級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實施細則》、《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實施細則》等制度,進一步規范考核評價、公開競爭、初始提名等程序,防止和糾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二是加大查處力度,增強懲治的威懾力。建立健全重要案件線索統管排查機制、辦案工作考核激勵機制,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決遏制腐敗現象的易發多發勢頭。通過積極建立外網舉報平臺,公開舉報電話和郵箱,加強與系統上下的溝通及檢察機關的聯系,以及自查、協查辦案的力度,堅持“一案兩報告”等制度,真正做到查辦一個案件,制定一條措施,堵塞一個漏洞,完善一項制度,教育一批干部。
三是凝聚制約監督權力的強大合力。動員各種力量加強對權力的制約監督,不斷增強監督的民主性。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群眾提高監督意識,理性開展對黨組織和企業的監督。黨員領導干部和職工群眾正確行使對重大決策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正確運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有序開展輿論監督,形成制約監督權力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