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翠
(吉安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江西 吉安 343000)
1.1 工藝流程采用沖擊式鉆機,直接在樁位上沖擊成孔,制備泥漿護壁,等到其深度合乎規定的指標之后,就開始清理,然后將鋼筋籠放到其中,然后在孔內利用直徑250mm的剛性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樁。
1.2 沖孔樁施工工藝質量控制①護筒的埋設。孔位測量定位后,進行孔口護筒挖埋,四周要求用粘性土分層填實,以保持護筒的位置正確、穩定,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保證施工的樁孔中心和樁位中心重合;采用6mm厚鋼板制作護筒,護筒內徑應大于鉆頭直徑200mm,埋設深度以1.5m為宜,并在護筒上做出控制樁位中心的標志,施工過程中隨時用十字線檢測樁中心是否準確,以利鉆機對中。②沖擊成孔。沖擊成孔的原理是通過卷場機懸吊起沖錘形成一定的勢能,以沖錘的自由落體運動產生的的;沖擊力把巖層破碎成孔,一部分渣石擠入孔壁,一部分用泥漿浮起排除或掏渣筒掏出。開始應低錘密擊,錘高0.4~0.6m,并及時添加片石、砂礫或石子和粘土泥漿護壁,使孔壁擠壓密實,直至孔深超過護筒底以下3~4m后,才可加快速度,將錘提高至1.5~2.0m以上轉入正常沖擊,并隨時測定和控制泥漿比重。當在粘土和亞粘土層中沖擊時,應采用中小沖程0.5,1.0m沖孔,并補充稀泥漿或清水,避免糊錘;在開孔階段,盡量使石渣擠密孔壁而不掏渣,但沖至4~5m深度以后,就要掏除,大約每臺班掏一次,每次約4~5桶,當清理完成以后,應該即刻的向其中放進一些泥漿物質,確保其濃度合理,此時經由多次的沖洗等,最終合乎規定。③護壁泥漿與清孔。沖孔時候要隨時的對泥漿進行補給,要調節好其比重。一般來講泥漿的功效有二,第一用其夾帶被;中錘擊碎的土石顆粒,確保它們能夠連續的從底部流出,起到持續沖進并且排出雜物的功效。第二,加固保護孔壁,避免水滲現象引起塌陷。在粘土和亞粘土中成孔時,可利用清水和孔中士顆粒在沖擊中自造泥漿護壁。排渣泥漿的比重應控制在1.1~1.2,在易坍孔的砂土和較厚的夾砂層中成孔時,應設置循環泥漿池和泥漿泵,用比重為1.1~1.3的泥漿護壁,在穿過砂夾卵石層時,應提高泥漿比重至1.3~1.6。泥漿可就地選擇塑性指數p≥17的粘土調制,并經常測定泥漿比重。清孔后的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1左右。清孔檢查合格后應立即下鋼筋籠澆注混凝土。
建設中如果出現漏漿現象的話,要立即的提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不會由于塌方而導致錘體被埋的情況發生,此時要立即的補充泥漿,填充一些泥土等物質,等樁體穩固以后,使用錘輕輕的碰觸泥土,確保它能夠發揮出堵塞的功效。如果樁孔要通過溶洞的話,此時應該放輕重量,這樣做到目的是為避免發生卡錘現象。如果表層出現不順直的情況,導致偏離現象發生的時候,要適當的回填一直到位置合理。在有溶洞的樁位施工時,對較小溶洞,使用優質的膨潤土泥漿進行護壁,保持孔內的水位高度,適時向孔內投入潮濕泥塊等,采用慢速沖進,將拋填物擠入溶洞孔壁或溶洞裂縫,用來起到緊固的功效,避免發生滲漏等問題。
假如是大規模的溶洞的話,采用填土法不能夠發揮功效的時候,當其深度并不是很大的時候,最好是使用振打長鋼護筒,采取邊沖孔邊振沉鋼護筒的方法穿過溶洞,穿過溶洞的時候還要持續的放置一些土塊,及時補充優質的膨潤土泥漿至孔內,保持孔內的水位高度。如果其尺寸比較多深的話,則可通過拋填袋裝混凝土堵塞溶洞后,再沖樁成孔。成孔時采用自行造漿,此時要多清理,把控好泥漿的品質,到達巖層區域的時候,要放慢速度,以此來避免出現偏斜狀況。
通常來講,沖孔樁建設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不利現象,比如偏離,有非常多的沉渣或者是堵塞等等的一些問題,而此類問題的出現必然會對樁身的品質和綜合項目的品質產生非常多的負面效益,嚴重的還會導致廢樁出現,身為場地的管控工作者,要切實的分析該類問題的產生要素,而且要針對問題積極地研究應對措施。
3.1 偏離。如果地質構造非常的繁瑣,相同樁的區域中出現巖層傾斜的情況,一側非常的軟,另一側非常的堅硬的話,假如不關注這些變化,在建設的時候只是注重速度,此時必然會導致偏離問題出現。當在有傾斜狀的軟硬地層沖進時,應控制好樁錘高度低速沖進,發現偏孔現象超過相關要求時應及時往孔內回填較堅硬的石頭,將斜面硬層沖平以調整垂直度。
3.2 非常多的渣。通常是因為首次清孔不徹底,鋼筋籠設置的不合理等,導致塌陷情況出現,沒有認真地進行檢驗等都容易帶來該種現象。針對這種現象的應對措施如下。第一,應該認真分析泥漿的粘性等特征,嚴禁使用清水。第二,在吊放籠體的時候,應該確保豎直,防止出現撞擊現象。第三,當安放有序之后,要認真的分析其高度,如果太大的話還要再次的對其進行清理。第四,在開始灌注的時候,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40cm,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使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利用混凝土的巨大沖擊力濺除孔底沉渣,這樣就能夠具有清孔的功效。
3.3 堵塞現象。如果灌注工作進行在水下的話,常會出現砼堵塞的情況,此時就會導致灌注工作不能夠有序的開展,有時會使得整個樁都不能使用,澆灌的時候應該確保持續進行,保證設備運作合理,同時還要對其攪拌用時等進行掌控,而且要保證其和易性等特征良好,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導管直徑和鋼筋籠主筋最小凈距的1/4。要保證導管接連處封閉合理,在運行之前的時候要進行壓力測試,以此來防止不會向其中流入水分。
3.4 出現上浮現象。灌注的時候,因為管埋的太深或者是灌注有間斷而使得出現凝結現象,澆灌的砼自導管流出后;沖擊力推動鋼筋籠的上浮。針對這種情況的預防方法如下。第一,把籠體焊接到護筒處。第二,掌握好灌注的速率等。第三,降低綜合的灌注活動用時。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發現該項工藝有著非常優越的特征,不僅在技術層次上有顯著地特點,而且非常的經濟性。能夠用到多種非常繁瑣的區域中,屬于非常關鍵的樁基樣式。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其從最初的成孔一直到后續的所有的步驟中,假如不關注品質的話,必然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品質問題,所以,為了切實提升其品質,在建設的時候要認真的按照有感的活動步驟來開展工作,切實提升建設能力。
[1]趙旭.高層建筑沖孔灌注樁設計綱要[J].建筑工程,2004.
[2]武小旭.沖(鉆)孔灌注樁設計與施工[J].建筑資訊,2007.
[3]李東海.建筑樁基設計與施工[J].工程技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