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亞輝 張秋達 梁小龍
(1.博大建設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2500;2.浙江大壯建設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2500)
要把品質監管做到位就必須要做好宣傳品質的工作。我們絕不能把管制品質的工作想象的多么的簡單不認真落實,也不能把管制品質看成很復雜難懂的事情,因為對于施工隊的建筑工人來說他們文化水平一般不高,你說的太深奧他們會聽不懂放不到心上去,今天說可能第二天就忘記了。所以灌輸管制品質的思想要有技巧,分等級地傳遞下去,把難懂的大道理變成自己的白話傳遞下去,會比較顯而易懂。每一級每一級的傳遞下去,全面展開管制品質的思想。所以要想使管制品質的思想在每個人的意識里面就要把安全工作做好,對于宣傳的管制品質的內容進行多次的詳細的傳遞。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對于質量的管制當然要和經濟相結合,但這也只是一種措施,并不是真正的宗旨,所以在真實的操作中,一定不能因果倒置。有一種情況很值得我們考慮,就像是現在在建筑的過程中我們返工了很多次或者砸掉了很多個不能夠使用的構造物或者敲掉了很多梁就說明我們質量監管的工作做到位了,做的好了,而且這種情況好像還很值得驕傲。譬如在連許高速路段上有一個箱通,墻身突出一個大小在20平方米厚度在一到兩毫米的土塊,這么小面積的土塊完全可以使用磨光的辦法來解決而不是砸掉整個的墻身。為了使工程完美沒有后患,砸掉一些質量不達標不合格的構造物事可以的。但是分不清有沒有必要或者會不會造成后患就開始全部砸掉,而且還很跟風那我們對于這種現象就應該好好的思考一下了。因此,通過不斷的敲砸返工我們也可以從一方面得出是你們在建筑的過程中對質量的監管不到位或者做過了。
要有強有力的質量監管制度,在工作上要利索,不要將人情世故帶入工作中,該否定的就否定,不用考慮人情藝術,在以往質量監管的問題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確定的目標被人情所轉變,例如連徐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做不好質量監管工作的人就得換,做不好施工工作的團隊就得去除,避免心軟,否則會嚴重威脅到高速公路的安全。
單位自我檢測的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在施工品質管制中的工地試驗室,這在施工中是一項重要的關節。在建筑中工作人員住的地方可以簡單一些,但是試驗室一定要按照標準建立;人均工資可以降低一點,但是試驗室的器材設備一定要配套。試驗室的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一定要好,要對工作具備很強的責任感和按照事實說話的精神。在建筑中使用的材料可不可以要依據試驗室研究出的數據算數。不符合標準的材料,一定不能私自修改成合格的就報上去,一定不能存在僥幸的心理狀態。密實度應該在百分之九十的,就算是百分之百分之八十九點九都不可以。寧可自己先返工整理,也比被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市里高層來調查時被檢測出不符合標準了再去返工的好,這樣才能保證建筑出來的工程品質。實際的工程建筑過程表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工作者和合格的試驗工作者,才可以建筑出符合標準的產品。
在試驗室的各項試驗中,最大干密度標準試驗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試驗,處在比較重要的位置,這些試驗都應在項目開工之前就做好,其試驗結果將指導施工,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做這些試驗時,要特別謹慎小心,有時要做多組試驗,才能和實際相吻合。
在施工現場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經過對現場的追蹤調查才發現的。要做好現場勘查,品質的管制工作者就一定要很勤快。經常跑跑工地現場,多多觀察一下施工的現場,對于現場現象要勤快的登記。要在施工的現場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把品質的后患掐死在搖籃中,降低因為施工材料的不合理帶來的經濟損失。在連徐高速路段E-4段奎河橋鉆孔灌注樁的施工現場中,一根灌注樁才剛剛澆筑到2米就發生胡泥土堵塞的情況,并且通過不斷疏通堵管也沒有解決掉這個問題,正好在這個時候品質管制人員到達施工現場,果斷指揮拔出導管,采取把鉆機移出再重新鉆的措施,防止了一場重大斷樁事件的發生。
質量監管領導人員必須實時在現場對施工進行監督,不時對一些內容進行隨機檢查,例如混凝土材料使用的稱量標準,鋼筋長度焊接是否正規標準,模板的組合是不是堅固彌合等。質量監管領導者還必須給現場的工作人員進行規范的示范操作。有質量問題時,兩者要合力解決遇到的問題,不能將出現事故的原則一味的推向施工者。質量監管工作者必須進行細致入微的研究調查工作,才能采取最合理的工程建設質量的獎罰分明措施。
現在,建筑機構和監管機構都激烈要求必須提升策劃的品質。策劃的好壞和施工建筑出的實際情況是密切相關的。就像在連徐高速路段上羅崗連接的高速建筑,因為策劃的內容和本地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所以致使實際建筑的十八根柱子和策劃的不一樣,本來計劃的很簡短的工程量,卻使用了計劃的四倍時間才能完成。因為策劃的失誤導致施工進度的緩慢,還浪費著眾多的人力、資源和金錢。因為同一個原因的狀況在連徐高速的其他三個地段,現在還有一個地段的柱子根基還沒有建筑成功。
設計要求質量較高,建設單位與監管單位省心。但是,因為目前中國的高速上山較多,這樣迫使設計單位的工作量增大了很多,所以只能大體上進行設計,不能細致入微,目前設計團隊的監管力度與實際上不符合,就使得建設的過程中許多設計都不符合實際的要求。讓施工團隊進行設計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不可行的。施工團隊的工作力高先不說,假設施工團隊能力低,之前還沒發現設計的方法不可行,等到設計快完成時才發現的話,造成的后果與損失會很嚴重。連徐高速公路上就發生梁與支座間距離偏差1m的嚴重質量問題,究其原因,還是設計坐標產生錯誤。E-1標的羅崗互通立交在放樁基礎樣時,也發現橋臺樁基礎坐標與設計坐標偏差25cm的現象,由于是在施工前施工單位發現的,沒有造成過大的經濟損失。
在施工中因為實際情況變更了原本的計劃,有的橋從根基、下部構造到上部的構造都發生了變化,變更的計劃藍圖比原本設計的藍圖還要多,這就對施工單位造成了困擾。在遇到變更的時候要求施工方先設計出可行的辦法再向上級部門申報,可是施工方不管設計的,只是施工的。施工方為了拿出合理的處理方案,花費了相當大的本錢,但是這些本錢就沒辦法計算,只能自己貼補。
[1]沈捍明.高速公路施工組織設計質量控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2.
[2]劉青.強化過程控制的精品工程理論與實踐研究[D].天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