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偉
(通榆縣雙崗微波站,吉林 通榆137203)
作為廣播電視發展中的標志——有線電視,它是接收和傳送無線廣播電視節目,播放自辦廣播電視節目的有線電視臺和接收、傳送無線廣播電視節目的共用天線系統。也是單獨或混合利用電纜、光纜或者微波的特定頻段傳送電視節目的公共電視傳輸系統。有線電視和無線電視是相互配合,緊密相連的。無線廣播節目可以通過有線電視傳送,而有線電視能夠增加上百套電視節目的覆蓋率,更有效地發揮廣播電視的宣傳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有線電視事業突飛猛進,高速發展。全國大部分鄉鎮都建立了電視差轉臺,恢復了廣播站,農民群眾可以隨時聽廣播、看電視,廣播電視事業躍上了新臺階。
然而,在廣播電視事業不斷發展進程中,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或急功求成等原因,導致鄉鎮有線電視的管理難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設備安裝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按照技術指標施工,隨意安排線路走向;承包給不懂技術和業務人員,前端設備質量低劣,收視效率不佳,只看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以及管理和技術隊伍文化與業務素質偏低等等。
大力加強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建成小康社會進程,鄉鎮有線電視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強化鄉鎮有線電視的管理,使之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極為必要。在此,本人針對鄉鎮有線電視管理談談粗淺看法。
鄉鎮有線電視的整體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有效運營和日常維護與管理,直接涉及到節目信息傳輸的質量,因此,應該由鄉鎮廣播電視站具體負責,決不能允許業外人員及部門直接或間接干預;廣播電視站不能和業外人員或部門聯合起來建設、運營與管理。現存個體私營的有線網絡,要全部服從鄉鎮廣播電視站的調配、運營與管理。鄉鎮廣播電視站更要服從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只有這樣,鄉鎮廣播電視站才能有序開展工作,充分發揮本身的喉舌作用,更好地為當地政治經濟和文化服務。
鄉鎮有線電視工作的協調與管理,亟待需要上級廣播電視部門的鼎力支持,特別是迫切需要在統籌規劃、扶持政策、安裝與維護技術上的支持,以及廣播電視站健全機制、科學管理方面的培訓指導。
對鄉鎮有線電視的管理,要根據廣播電視行業的特點以及農村實際情況,做好如下管理工作:嚴禁私人承包建設、運營和管理;按程序依法辦理建站的《許可證》;嚴格管理費的收費標準,加強監督檢查;設施管護要科學高效,杜絕信號被盜;按時完整轉播中央、省、市和縣臺綜合新聞節目;嚴禁插播私人廣告、違法廣告和低級節目;設施維修經費和管護報酬要實事求是地落實。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并不是完全涇渭分明,特別是鄉鎮有線電視產業,應該是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經濟效益。堅持正確輿論的導向,發揮正確輿論的引導作用,把握新聞傳播的主動權,是有線電視的指導思想。同時,要搞好有線電視的建設,建立長效機制,僅僅靠國撥經費遠遠不足,應該多渠道多方位籌措資金,以有償服務的形式用有線養好無線,農村的廣播電視事業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強大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是廣播電視傳播的內容特征,高科技是廣播電視傳播的技術特征。因此,它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要有較強的業務素質和較高的技術水平。
目前,各鄉鎮有線電視的管理隊伍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遠遠不能適應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需要。部分從業人員對基礎設施與裝備的安裝技術和使用功能都弄不清楚,甚至都看不懂說明書,更談不上使用“廣電共纜傳輸”、“一網多用”等新技術。所以上級主管部門要任人唯賢,用人為能。選用的從業人員在道德上能夠開拓創新、愛崗勤業、勇于奉獻,在業務上技術過硬、業務精湛。上級主管部門要定期舉辦技術人員專題培訓班,例如有線電視的安裝、調試、維護等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對原從業人員連續兩次培訓不合格的堅決取消其上崗資格,再吸收新的從業人員要經過系統培訓,經德、能等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大投入力度,對廣播電視的前端設備進行高標準改造。資金渠道的解決,鄉鎮政府從預算中擠出一部分,有線電視用戶集資一部分,動員當地微型企業、個體商戶、養殖種植大戶捐助一部分。上級業務部門要派技術人員指導各鄉鎮業務員合理改造網絡主干線、各支線,通過前端設備的更新來順利接收中央、省、市、縣多套節目。嚴格要求新審批的有線電視轉播站作出完善的有線電視發展規劃,并給以規劃上的指導,使之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建成有線與無線、微波、光纜和衛星相結合的現代化傳輸發射網絡。
鄉鎮有線電視的管理,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需要當地鄉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原來管理滯后的運作現狀;才能落實有效管理措施,凈化傳媒環境;才能切實提高節目傳播的質量和品位,走上有線電視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