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韋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4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患者,男,56歲,因右肺癌術后化療入院,入院時生命體征平穩,予以長春瑞濱注射液30mg第1、8天靜滴,第8天輸注完長春瑞濱后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15ml封管,4小時后患者主訴留置針上方疼痛劇烈,觀察留置針上方沿靜脈走形方向約5cm處皮膚紅、腫,立即拔除靜脈留置針,給予50%硫酸鎂濕敷,2小時更換一次紗布,4小時后患者主訴疼痛減輕,持續濕敷24小時后,觀察局部皮膚紅、腫、疼痛癥狀減輕,繼續濕敷,48小時后局部皮膚呈褐色,清洗時脫皮,一周后局部皮膚發黑、壞死。
長春瑞濱注射液是人工合成的抗腫瘤藥物,細胞毒作用致過敏性血管炎,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炎癥性滲出,由于紅細胞進入周圍組織,造成受損靜脈周圍皮膚形成水腫,局部可有紅腫熱痛的炎性反應,長春瑞濱為高滲透性,透過血管,滲入皮下組織間隙,導致局部濃度高,使局部pH值改變,局部供血減少,導致組織形成硬結或壞死,同時局部組織腫脹,壓迫神經末梢,引起疼痛,硫酸鎂能擴張痙攣的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肌肉的興奮性,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消炎。
本病例提示,在臨床輸注化療藥物或其它容易引起組織壞死的藥物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輸液完畢后要輸入0.9%氯化鈉注射液充分沖管后,再行封管。(2)正確排列輸液順序。(3)加強責任心,多巡視,尤其對輸注特殊藥物的患者,不但要在輸注過程中觀察,輸注完畢后也要觀察患者局部皮膚或血管有無異常,要及時評估,給予積極有效治療,促進恢復。
男,64歲,主因外傷后致左側肋骨骨折,于2013年4月15日收住我科,查體:T 36.5 P84 R20 Bp125/75mmHg,入科后即給予對癥治療,因患者有舞蹈癥,進食困難,給予5%葡萄糖250ml+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山西普德藥業肌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21102)靜滴1/日,用藥第三天,患者出現前胸部瘙癢、大汗淋漓、胸悶、心悸,查體:Bp100/65mmHg、P 45次/分、R 30次/分, 立即停用注射用 12種復合維生素,更換輸液器,面罩吸氧8L/分,遵醫囑給予苯海線拉明20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40mg靜脈注射,經過以上處理后,患者癥狀未再加重,一小時后胸悶、心悸好轉,皮膚瘙癢好轉,測血壓120/75mmHg,心率86次/分,二小時后癥狀全部消失。
患者平素無藥物過敏史,本次所用藥物外觀正常,無蟲蛀、霉變現象。由于停用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后過敏癥狀消失,故認為是注射用12種復合維生素所致過敏,因此在臨床應用中應引起高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