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瑩
(遼寧水利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110122)
電工基礎課程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們認為枯燥難學。 這些都給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帶來困難,因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它可以使學生輕松愉快,主動有效地學習,而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因此教師應采取各種教育措施、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某些學科內容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沒有體會的;學科內容也不可能都是有趣的;學生學習過程中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這樣,學生因對學科內容沒有認識,或者覺得學科內容“無用”、“枯燥”,或者因“畏難”等原因而厭學,無興趣。 做為教師應對學生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由于個別差異,對知識的理解,接受能力不相同,有的學生學習優秀,有的學生學習比較困難,即使是優秀生,也有成功和失敗的時候。教師要循循善誘,避免急于求成或包辦代替。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應適時給予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成果,知道自己在怎樣進步。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應首先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使學生體驗成功的自豪和喜悅,然后引導學生分析成功的經驗,正確對待成績,充分挖掘潛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加強輔導,幫助和引導他們分析原因,改進方法,排除障礙,并設法為他們設梯搭橋,使他們也有表現點滴進步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倍心,榮譽感和克服困難的進取意識。 一位教育家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僅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勵。”教師如能循循善誘,經常的贊賞學生、鼓舞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使學生們從心里熱愛老師,感情上接近老師,愛屋及烏,從而對老師所教的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既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例如,在講解電動機這一章內容時,先讓學生們觀看了我國天宮一號飛行器發射升空、空間交會對接的錄像,讓學生們了解天宮一號的對接機構除了有傳感器進行測量、控制器接發指令、有齒輪軸承進行力和運動的傳遞外,為了保證交會對接過程的動作準確,還需要通過多個小型特殊電機和電磁拖動機構進行對接運動。這些電機和電磁拖動機構組成機電一體化的周邊式對接機構,對啟動和調速性能要求很高的天宮一號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些電機的活動部件多、傳動鏈長、精度要求高,但其基本工作原理及動作特性都與這一章的學習內容有關。
學生們了解到所學知識在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最新科技成果,知道所學知識竟然在這樣先進的科技領域中發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對要學的知識必然激發起濃厚的興趣,從而喚起強烈的求知欲望。
課堂教學中的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思維特點提出來的。 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直觀性教學就是讓學生獲得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為認識事物的本質創造條件。 電工基礎是研究電磁現象及規律在工程技術領域中應用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在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器官的互相協調作用,可以使學生學習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地領會和接受知識,避免產生因畏難而厭學的情緒,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電動機中空間旋轉磁場的產生”這一內容時,演示如下實驗:先用指南針觀察蹄型永久磁鐵旋轉產生的磁場,在頭腦中建立起空間旋轉磁場的概念;再將指南針放入抽去轉子的電動機的定子空間(演示教具),通電后觀察指南針旋轉,從而證明三相定子繞組通入三相交流電產生了旋轉磁場。 這樣就使學生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旋轉磁場有了生動的感性認識。
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除了利用實物、模型等,還包括利用圖片,圖表,多媒體及日常生活經驗等,它們避免了理論的枯燥、論述的空泛,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
45 分鐘一節課,如何使學生自始至終注意力集中,情緒飽滿,保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呢? 從學習的過程是思維的過程,即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點出發,教師在教學過程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難點,精心而巧妙地故設疑問,為教學過程引路,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從而激起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學生保持持久和穩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也體現了教師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例如在講授“電動機的雙向控制”這一課題時,如果一開始就畫出完整的電路并分析,學生只能感到電路的復雜,電路分析的平淡和枯燥。 我將教學內容分成從簡單到復雜的四個層次,采取層層設疑的教學方法:①設疑:我們已知只要對調電動機的三根電源線的任意兩根,就可以改變電動機的轉向。 但實際中,很多機械常常要求具有上、下、左、右、前、后等相反方向的運動,如起重機上升、下降,車床前進、后退等,這就要求對電動機的轉向能自動控制,如何實現呢? 解惑:分析講解最基本的正反轉控制電路;②設疑:上述基本控制電路通電工作時,如需改變電機轉向,若誤操作,直接按下反轉啟動按鈕,兩個接觸器同時通電工作,主電路中將發生兩相電源短路事故。該電路不完善,如何改進呢? 解惑:分析講解電氣互鎖的正反轉控制電路;③設疑:電氣互鎖的控制電路在需要改變電機轉向時,必須要先按下停止按鈕,這給操作帶來了不方便。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解惑:分析講解機械互鎖的控制電路;④設疑:機械互鎖的控制電路中,若主電路中正轉接觸器的觸點發生熔焊現象,此時若直接按下反轉啟動按鈕,仍然會發生電源短路事故。若要既能實現電動機直接正、反轉的要求,又能保證電路可靠地工作,如何做到呢?答案是采用機械和電氣雙重互鎖。這樣將安整電路介紹給了學生。
這種層層設疑的方法就好象小說或說書人常愛寫或說的一句話:“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樣,強烈吸引著欲知如何的讀或聽者,使他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尤其對某些較復雜的教學內容,采取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一個個提出問題,一個個解答的方法,條理分明,思路清晰,學生學起來容易,學得好,記得牢,因而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仍以電動機這一章內容為例,在課程導入的引例中,學生們雖然知道了所學知識的重要性,但可能會感覺這些應用太高深、離自己太遠。為此可以引入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實例,例如工地中的混凝土攪拌機、起重機;生活中的電梯、以及洗衣機、電風扇等等。
實踐證明,理論知識若能和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學生最感興趣。如果學生自己能夠學以致用,學習興趣會更濃。 而當學生感到要解決實際問題,所學知識還遠遠不夠時,就會更積極主動地入投到學習當中。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結合教材,吸收實踐中的知識和經驗來充實書本知識,拓展和深化課堂知識,從中也使學生學會一些實踐技能和技巧,擴大學生的眼界,鼓舞學生作更深入的鉆研,使學習興趣向更深層次發展。
[1]馬永紅,趙雪梅.大學生專業學習興趣激發的探討[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6):99-101.
[2]姜偉華,杜馳平.淺談電工基礎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J].科技信息,2008(15):259.
[3]韓旭.《電工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技信息,2011(19):234.
[4]張運波,劉淑榮.工廠電氣控制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70-72.
[5]湯敏.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3,29(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