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玥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教務處,河南 鄭州 450052)
高校藝術社團是在共青團組織領導下,由相同興趣愛好集中在藝術領域中所建立的組織,涉及到多個方面,如目前高校所建設的藝術社團包括:文學社團、攝影協會、工藝美術協會、藝術品收藏鑒賞協會、歌唱舞蹈社團、器樂演奏社團、書畫協會、話劇、動漫社等團體組織。這些組織都是具有一定專業方向和活動范圍的師生群體。
建設藝術社團是使素質教育拓展落到實處的重要途徑,能夠使學生得到身心健康、發展興趣愛好的重要途徑。各個學科都需要藝術的滲透,藝術可以使學生心靈美,增進創新,熱愛生活。因此,藝術社團是各大高校建設所不可缺少的一支團隊組織。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藝術社團管理較為松散,沒有足夠的重視藝術社團所發揮的重要性,認為藝術社團就是愛好藝術的學生組織在一起娛樂的群體。故大部分藝術社團的規模偏小,沒有特色,結構設置也不合理。
為保證學生藝術活動的正常開展,第一步就是藝術社團活動場所的建設,學校要不斷增加藝術社團發展中需要的場地、設備、儀器、工具、材料等建設。活動場所要設立包括:多媒體教室、音樂教室、畫室、計算機房、練功房、多功能演示廳等活動場地。不斷增加設備,主要包括圖書、計算機、基礎樂器、基礎畫具的提供。
藝術社團最好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網絡平臺,師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相互交流、學習借鑒。網站可以設有活動新聞、名師講座、師生作品、國內外藝術作品欣賞、答疑解惑等欄目。學生不僅可以將自己的作品上傳網絡,還可以看到其他同行的點評,在學習研究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上傳社團網絡,等待老師和專家的指點。高校要積極探索網絡教育,逐步建設相關的課程資源,做好網絡對外宣傳。能夠有效的利用網絡也是藝術社團建設管理的重要因素。為確保網站正常運行,學校盡可能設專人維護社團網站。
高校大多對藝術社團投入資金不足,經費使用有限,不能滿足日常活動的需要,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興趣,制約著社團的發展。因此,高校在做好建設發展社團的同時必須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還可以爭取社會的集體活動經費和社會化運作方式獲得更多的資金來增加對藝術社團的投入。
在社團管理方面也要與時俱進、采取新的形式來管理社團。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以藝術社團成員本身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學校團委、公共藝術教學部、教務處、科研處、網絡管理中心、財務部等相關部門對藝術社團提供幫助,給予支持。
只重視學生干部的藝術天賦和能力,不重視其號召力和管理能力,頻繁更換社團干部,導致社團不團結,團員個性獨立,沒有發展其團隊精神,缺少民主性、整體參與性不強,最終迫使藝術社團瓦解。所以,重視社團負責人和團干部的培養,定期召開社團改革發展研討會,把藝術社團的發展列入學校的重點工作。選擇素質高、能力強、有威信的學生來擔任負責人。重視培養社團干部團結合作精神、責任心,專業研究能力,挖掘優秀人才,成立人才庫建設,做好接班人選拔工作。
目前,師資力量不足,特別是有些工科院校沒有配備專業的師資隊伍,這就需要學校聘請藝術同行參與學校藝術社團的指導工作,完成社團日常指導工作,提高藝術社團成員的整體素質,解決社團成員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邀請社會知名專家或同行來學校舉行大型藝術講座,提高全體師生對藝術的熱愛,營造整個校園的藝術氛圍。
學校要建立公平的考核機制,把社團納入學生評估體系、教學評估體系,以評促改、促建、促優。加強藝術社團的年度考核,對優秀的社團指導教師進行表彰,對獲得有一定價值成果的學生也要進行獎勵,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研究的積極性。
保護社員原創作品,鼓勵社員進行獨立創作,將優秀作品可在校園展示,使校園隨時隨處可感受到創作的身影,成為學校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社團成員的作品要盡可能的在社團保留,以便社員相互交流。對于價值高的作品,指導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發表。對不能留給社團保護的作品,可已通過其他途徑保留。如合唱、舞蹈、話劇等作品指導教師可以進行錄影刻錄,手工、泥塑等作品可以進行拍照,文學詩詞等作品復印等方式將學生的作品進行保留。
藝術社團的活動不僅是社團成員自己的活動,更是帶領其他學生參入其中的活動。要把活動規模擴大話,如: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校園各類宣傳活動、校慶、校園新聞廣播等活動,藝術社團都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引導全校師生參與進來,要把藝術的氣息傳播到整個校園文化。
學校盡可能多的進行校際交流,這就需要藝術社團要走出校園。多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活動或參加演出,這就要求藝術社團的師生多關注社會新聞線索,一旦有藝術形式的活動,及時將其公布宣傳,并組織相關學生參加,從中多溝通交流,多學習借鑒。
指導教師應多和企業或公司保持聯系,在學生能力范圍內提供小活,學生既可以得到鍛煉,有可以為社團創造效益,一舉兩得。使學生能夠得到在學校學習的理論與工作之間的聯系,提高他們日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多組織學生親臨工作現場,如廣告公司、傳媒公司、出版社、廣播電視臺等單位進行參觀學習,接受專家或同行的現場指導,了解到藝術與職業之間的各種信息,開闊知識面,擴大眼界。
由于藝術類技能屬于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并非需要大量的理論來支持,這也是其自身特點決定的。社團指導教師應盡一切可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總結理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所謂團隊精神,簡單可以概括為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當今社會,企業分工越來越細,在現實的企業競爭環境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獨立去完成所有的工作,更不可能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大幅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團隊的力量才是企業贏得競爭勝利的必要條件。那么,通過社團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在社團的磨練,能夠在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這種精神光靠說教是不夠的,必須在平時的社團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向學生灌輸這種精神。為了調動學生團隊合作的興趣。指導教師可以在社團成員中推選組長,有組長對項目進行分工。指導教師及時觀察學生合作的情況,對消極怠工、互相指責等不利于團隊塑造的現象消滅于萌芽之中。
總之,建設一支順應時代發展,具有特色的藝術社團,需要各大高校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充分考慮到藝術的特殊性,在建設發展藝術社團上應不斷去探索研究,不斷完善,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條件。構建一個長足發展藝術領域和施展學生才華的空間。合理有效管理社團,充分體現藝術社團發揮的重要作用,為高校培養出真正具有綜合素質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