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琳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在姜大源研究員提出的工作過程導向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以及在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的引領下,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的課程體系正在經歷一場變革,由學科型的課程體系向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轉變[1]。而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在于每一門課程的開發。
房地產估價課程作為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的專業核心課,涉及到土地出讓、征地拆遷、房屋抵押、房屋轉讓等多個方面,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如何加強課程實踐教學,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課程建設的重點所在。
所謂工作過程導向,是指將工作過程作為課程內容序化的一種新的參照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體現學生認知學習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2]。
依據對房地產估價崗位職業能力的分析,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與評價體系,充分體現課程設計的職業性。
通過崗位分析、工作任務分析,明確典型工作任務,由行動領域確定學習領域進行課程開發,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和序化。教學過程就是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教學內容就是系統化的估價人員的工作內容,將整合的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作為學習情境,相關的理論知識被分解到各個教學情境中。各個學習情境所涉及的內容分解為若干個技能和任務,并按照工作過程組織教學。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配合,以真實案例為載體,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將理論知識融于估價案例中,教、學、做相結合,進行真實的職業訓練。
通過學校與企業相互合作,在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案例設計、教學情境設計、教材建設等方面體現工作過程導向,加強校內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使學習場地多樣化,提高職業訓練的水平。
考取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是從事房地產估價工作的必經之路,以此作為房地產估價課程教學的標準,既是工作過程導向的內在要求,也充分體現了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以及職業性。
房地產估價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展教學,即以每一宗估價案例為載體,按照估價的程序組織教學過程。課程整體按照“崗位—能力—課程”的思路進行設計。
房地產估價崗位要求:在房地產估價公司從事估價工作,能夠受理估價委托,簽訂估價協議,擬定估價作業方案,明確估價的基本事項,確定估價技術路線,并以此進行現場踏勘,搜集估價資料,遵循估價原則,選用適當的估價方法,進行價格計算,撰寫估價報告,進行報告歸檔。
根據房地產估價崗位構建了四位一體的崗位能力體系[3]。該崗位要求具備的專業知識有建筑工程基本知識、法律知識、管理知識、經濟知識等;要求具備的崗位技能有調查、分析、預測、評估、寫作等;要求具備的崗位素質有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獨立決策能力等;要求具備的其他品質有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根據估價目的設計估價案例,將每宗估價案例作為一個教學單元,并按照房地產估價程序,以學生為主體對該宗項目進行教學。教學的過程既是教師傳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在特定學習情境下進行實踐、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體現教、學、做一體化。
由于課程內容以任務驅動,有利于采用分組教學、小組討論的形式組織教學。4~5個學生組成模擬房地產估價業務小組,由學生輪流擔任業務主管,通過團隊合作方法完成受理估價業務、簽訂估價協議、擬定估價作業方案,一直到撰寫估價報告,進行報告歸檔等全過程的估價活動。
通過校企合作,加強校內外教學場所建設,包括建設校內房地產估價實訓室、校內模擬房地產估價公司、校外實訓基地等,在硬件環境建設的同時,還有注重房地產估價軟件的應用。
以工作過程導向進行課程設計,增加了實踐教學的比例,更加注重教學的實用性,而傳統的教學考核形式難以實現對課程的綜合考評。新的教學評價應該以崗位能力為核心,以理論考試的基礎上增加過程考核,包括作業、課堂提問、模擬實訓、頂崗實習、撰寫報告等,以此鼓勵學生在實踐實訓中靈活的、創造性的解決問題,達到課程開發的真正目的。
以國家職業資格為標準進行房地產估價課程開發,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增強理論學習與提高實踐能力,最終能夠考取房地產估價員,實現學歷與職業資格雙證畢業。
工作過程導向的房地產估價課程教學對教師是一個考驗,推行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實現課程教學的關鍵。教師應積極參與相關課題的研究,提高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能力。
工作過程導向的房地產估價課程開發體現了崗位特色,突出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符合學生認知學習規律與職業成長規律,教學內容貼近企業實際,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整體目標。
[1]姜大源.基于教育類型定位的中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探究[J].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1:1-2.
[2]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課程開發案例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M].溫州:溫州職業技術學院,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