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平
(河南理工大學 能源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大學新生剛從高中經過高考的考驗,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剛剛解脫出來,進入他們夢寐以求的大學,大學為每位新生提供了一個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的成長氛圍,學習環境和社交環境對每個人都是基本一致的,然而近些年來我們看到,面對新的環境、新的生活,不少新生往往不知所措,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新生容易在對大學學習(自主學習與被動學習的沖突)、生活環境(集體生活私人生活的沖突)、人際交往(新同學的陌生與老同學的親切感沖突)、管理環境(全面學分制與僅看考試成績)等方面產生的不適應和抵觸心理,出現沉迷于網絡,無法正確面對實際生活而自暴自棄等問題,從而導致課程的重修,厭學心理,甚至退學。如何使大學新生盡快融入大學生活,實現他們學習和心理的順利轉變,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作者是一所大學新生班主任,通過一年的與學生的交往與調查,總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
學校屬于河南省一所不錯的二本院校,許多大學新生都是來自農村,許多學生歷經高考的磨練,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到這所大學當中進行學習,入校時心理是充滿自豪感的,從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轉變身份成為一名大學生,家里,如果家是農村的同學自豪感會更加強烈,因為他們上大學是整個家庭的驕傲,心理也背負了父輩的期望值。但是等到進入學校后這種自豪感會逐漸消失,處在同一環境當中,大家的身份地位差別較小,這時,來自農村的同學就會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和其他硬件趕不上,從而造成這種心理沖突。
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同學表面看起來比較內斂,性格內向,但是交談后才發現,他們并不是不想與其他同學交流,只是心里上有一種抵抗與自我保護的情緒存在,他們想要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因為高考時的高強度學習讓他們沒有機會進行一些社交活動,所以在大學時希望加強這方面的鍛煉,但是由于某些農村同學的自卑心理存在,他們擔心其他同學看不起自己,又怕與他們主動溝通,這種矛盾心理普遍存在于大學新生當中。
有些同學在初高中階段時不是寄宿制,日常生活有家里人照顧,而到大學了以后,不僅學習獨立性增強了,而且生活上對人的獨立性提出了更多要求,很多同學不能適應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對此感到不知所措。潛意識里渴望有可以依賴的人代替家長幫助自己,但是又想擺脫高中時那種處處被安排,事事有人管得的局面,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自己的生活。
大學新生有些還是未成年人,要么剛成年,剛從高中學習生活中脫離出來,很少與社會接觸,社會閱歷和社會經驗都比較匱乏,所掌握的知識面比較狹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有限,思想比較單純,對一些社會現象認識判斷會有些失誤,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就曾天真地問我,老師,是不是我大學時要是成績很好出去就肯定能找個好工作嗎?我只能說現在綜合考慮因素較多,不是光成績可以決定以后工作的去向的,這樣導致有些同學思想上和認識的偏差,導致反應和情緒容易失控,行為走極端。
大學生升入大學后,主要面臨著環境角色的改變,生活環境的變化,人際關系的變化,學習內容及方式的變化,自學方式的轉變這些都會給大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心里感受,確實不能夠很快適應,作為班主任,應該隨時關注新生的心理變化,爭取幫助大學生重新確立自我觀念和新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大學生剛入學,學習和生活的模式與高中時差距較大,為了讓他們能夠盡快適應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問題,班主任作為大學生日常接觸比較頻繁的人,應該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加強管理教育和引導,班主任要加強與新生的溝通,讓他們增加對班主任的親近感和信任感,進入學生宿舍,對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小問題進行思想上的指導,鼓勵他們在生活中與其他同寢室的同學交流,多學習,盡快適應沒有家長照顧的生活。學習上多問老師,因為大學時的學習方式是松散的,可以自由支配時間,抓住學習課余時間,提高自學能力。
大學新生交往的主要對象是自己的同學和老師,而大學生活屬于集體生活,很多同學在家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其寵愛有加,一到大學,大家都是處于平等的狀態,很多觀點和態度不一樣,容易在人際交往中產生誤解和不快,這時候班主任應該積極引導,開類似于日常交流的班會,讓大家樹立與別人平等交往的態度,不要讓家庭條件的優越感帶到與同學的交往中,即使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也不能簡單地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去做,學會與人真誠相處,凡事能以集體為中心,待人處事寬容,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想,使大學生處于輕松、愉快、樂觀的情緒體驗中;確立人生目標教育,可以請名教授或有成就的校友介紹自己的人生經歷,幫助他們尋找生活中的“標桿”,同時注意社會需求和個人的特長。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讓自己的生活圈和交際圈更加開闊,和不同性格的同學交往,也可以培養自己的能力,而且能夠在積極的交往中促進同學的溝通。
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中學階段差距較大,比較強調自學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班主任要抓住時機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加強班級內學習氛圍的盡快形成,增加班級凝聚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根據自己的特點選定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何利用大學圖書館的紙質和電子資料,制定切實的學習計劃并合理安排課余時間。端正考試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