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涵
(徐州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課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大學里80%的教室都已經配備了多媒體,如今教師對課程的講授越來越多的依賴于多媒體課件,那么如何在這樣一個大的多媒體環境下,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一些改革,以便提高教學的效率,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這里筆者依據自身多年的大學教學經驗,對大學英語的教學,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大多是一種接受式的學習模式,這種方式老師教起來簡單,學生比較容易以機械的方式來獲取單一知識,但帶來的弊端就是學習的模式過于形式化,往往就是老師在前面念,學生跟著朗讀,沒有形成一個好的學習氣氛,課堂過于死板,不利于師生的情感交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其學習的效果也可見一斑。
根據新世界大學英語系列教材《視聽說教程》的課程標準,閱讀材料為了適合大學生的閱讀需要,題材都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因此有些題材很抽象,其次培養英語的口語交際能力,不但要培養學生的領會能力,做到聽得懂,而且也要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做到說得出。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我認為,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要求,不僅僅要保證數量,而且要提高對文章掌握的質量。不僅要會讀懂文章,更要能深層次的理解內涵。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或者音頻和視頻來進行一個輔助,創設一個好的情境,幫助學習融入到學習中去。
多媒體環境下的探究式教學必須滿足以下幾點:
第一,改變傳統教學中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老師不再是主體的講授者,而且跟學生平等的學習者,老師在課堂中要多于學生進行交流,以及英文對話,借助多媒體工具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第二,學生不在是以往的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要積極的跟老師進行互動交流,要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生應該成為課堂學習的中心,要敢于在學習的過程中,跟老師進行溝通,跟同學進行討論,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第三,教師的備課必須要更加全面,內容也必須更加的生動,內容不僅僅圍繞著書本,更需要多添加一些課外的內容,老師的課件制作也盡量精美,做到聲色并茂。
第四,合理的利用多媒體,利用電腦和投影機給學生播放一些音頻或者視頻,讓多媒體技術成為輔助自己教學的一個工具,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聽,而且能看到一些形象的東西,這樣無疑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教學案例舉隅:
課件的準備:
這里以大學英語大學一年級的教程里的某一堂課為例。首先要做的就是針對教學的內容,準備PPT。
這是一篇主要講述:學習英語的幾種策略。雖然不經過持續的刻苦努力便不能期望精通英語,然而還是有各種有用的學習策略可以用來使這一任務變得容易一些。文章給我們介紹了幾種高效的學習英語的策略。(1)不要以完全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有的生詞。(2)要密切注意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3)我們必須每天堅持聽英語。提高聽力水平,培養說的技能。(4)抓住一切說英語的機會,鍛煉口語。(5)廣泛閱讀。(6)經常寫作。
主要的知識點在于:
教學重點:(1)text structure analysis(2)language study(3)grammatical structures(4)reading skill:how to read a text.
教學難點:Let the students keep in mind and make proper use of following phrases:apart from at a time be bound to by no means commit….to memory
PPT截圖如下:
第一個英文歌曲,這里利用PPT的鏈接功能,調用了一首英文歌曲,點擊即可給學生播放,然后由該歌曲引出一些學習的問題。
教學的目標
1)grasp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the text;
2)appreciate the narrative skills demonstrated in the text;
3)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4)conduct a series of reading,listening,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unit.
教室通過多媒體播放課件中的視頻以及錄音,讓學生跟著朗讀,并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朗誦多遍后,對原文的知識點,進行逐個的講解。
在學生理解完知識點后,進行分組的一個學習,這里班上有32個學生,將學生分成8組,每組4個學生,讓他們進行一個分組的口語練習,針對課程的要求,這里我設計了幾個討論的話題:
話題一:Do you enjoy learning English?Are you satisfied with the progress you have made?Why or why not?
話題二: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話題三:What is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you have in your learning of English?
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從上述三個話題中挑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然后展開討論,教師則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隨機的參與到各個小組,與學生進行一個交流,輔導以及引導學生的一些談話,并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一個記錄和分析。這樣的好處在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通過他們之間的對話消除了一些學生在講英語時的一些恐懼感,對英語掌握較好的學生也能夠帶動英語能力比較一般的學生,讓他們能融入到學習中去,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探究式的討厭,開放了學生的思維,也拓展了他們的詞匯量,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能進行一個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在整個一年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學生對教學質量的反饋,也都是優秀。可以說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也仍然存在一些的不足,例如PPT的制作過于精細,比較耗費教師的精力,而且容易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容易放在PPT上面,而不是放到教學內容中去。在某些討論環節也會有一些個別同學因為自身原因,無法融入到討論小組中去,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在實踐中去不斷地摸索與改進。
[1]何克抗,等.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0).
[2]張亞娟.信息技術環境下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與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6.
[3]肖坤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