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敏
(冠縣園林管理處,山東 冠縣252500)
法桐,懸鈴木的俗稱。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科下僅一屬,約6-7種,原產歐洲、印度及美洲;我國引入栽培的有3種即法桐、美桐和英桐,現在通常把這三個種統稱“法桐”。法桐屬落葉喬木,樹體高大,葉掌狀;花期4-5月,宿存花柱有長有短,長者呈刺毛狀,短者果序表面較平滑;9-10月果熟。
生長習性:喜光,喜溫暖氣候,有一定抗寒力,對各種土壤條件適應性強;萌芽性強,耐修剪;抗煙塵,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抗性較強;耐移植,大樹移植成活率高,生長迅速。
園林用途:法桐葉大蔭濃,樹冠雄偉,是優良的庭蔭樹和行道樹種,有“行道樹之王”的稱號,也可孤植于草坪或空曠地作景觀樹;但由于幼枝葉上的星狀毛脫落時,如果被吸入呼吸道會引起肺部疾病,故勿在幼兒園應用。
整形修剪對法桐的生長及樹形有重要影響,若不及時合理地冬剪,會導致樹形雜亂無章,大大降低其觀賞價值及遮陰效果。及時合理的修剪,能在短期內使樹形雄偉端正、挺拔優美,枝干疏密有致,葉片濃綠繁茂,樹體自然免疫力增強。
對于春季新栽的幼樹,一般栽植前已經定干,經過一個生長季的生長,主干上側枝較多,冬剪時首先要統觀整個樹體、并在決定今后培養方向的基礎上,先剪去直立枝、下垂枝,再剪病蟲枝、交叉枝、細弱枝、內向枝以及影響交通設施的枝條,最后留3-5個強壯主枝。所留主枝應有利于今后整形,長勢強壯,開張角度適中(與主干約成45°夾角)。第二年夏季要及時剝芽疏枝,保證主枝的營養供應;冬季選好三大主枝,留80-100cm短截,剪口芽留壯側芽,并處于同一平面上。第三年夏季及時剝芽疏枝,保證三大主枝的營養供應;幼年法桐頂端優勢較強,在主枝呈斜上生長時,其側芽和背下芽易抽生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為抑制剪口處側芽轉上直立生長。抹芽時可暫時保留直立主枝,促使剪口芽側向斜上生長;第四年冬季于主枝兩側發生的側枝中,選1-2個作延長枝,并在80cm-100cm處再短剪,剪口芽仍留在枝條側面,疏除原暫時保留的直立枝、交叉枝等,如此反復修剪,經4-5年后即可形成杯狀形樹冠。
骨架構成后,樹冠擴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發側生枝,內膛枝可適當保留,增加遮蔭效果。上方有架空線路時,勿使枝與線路觸及,按規定保持一定距離。近建筑物一側的行道樹,為防止枝條掃瓦、堵窗,影響室內采光和安全,應隨時對過長枝條進行短截修剪。
對于已成形的法桐,每年冬季也應對其進行全面的修剪。注意培養主枝優勢,剪除病蟲枝、直立枝、重疊枝、過密的叢生枝及側枝。回縮過長的主枝,刺激主、側枝基部抽生枝葉,防止光禿,保證較厚的葉幕層。
近幾年來,危害法桐比較嚴重的病蟲害主要有法桐樹干流膠病、美國白蛾和天牛。
病理性流膠是一種子囊菌危害,屬真菌性病害,分生孢子靠雨滴在植株之間傳播,病菌主要感染枝條或主干,感病初期,在樹干或枝條上出現小形的泡狀腫起,腫起部位中間的皮孔會流出膠狀物質,初為褐色透明,漸漸轉為黑褐色并呈污穢狀。有時蟲害也會引起枝干流膠,如天牛、吉丁蟲等蛀蝕或產卵造成的傷口流膠。
防治方法:
1)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季注意排水,防治積水。2)及時防治蛀干害蟲。3)結合冬剪,剪除枯死枝、病蟲枝集中燒毀,消滅傳染源。4)早春或雨后噴40%福美胂可濕性粉劑400至500倍液,每周一次,連噴四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5)對于已經感病的主干或大枝干,可用刀將樹皮刮掉,在傷口處涂抹殺菌劑,以便抑制病原菌的傳播蔓延。6)蟲害引起流膠,可用小刀將蟲卵挖出或樹干噴殺蟲劑10%吡蟲啉2000倍液并加噴殺菌劑50%代森錳鋅600倍液。
中文別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鑒別特征:成蟲白色,體長12-15mm。雄蟲觸角雙櫛齒狀。前翅上有幾個褐色斑點。雌蟲觸角鋸齒狀,前翅純白色。卵球形。幼蟲體色變化很大,根據頭部色澤分為紅頭型和黑頭型兩類。蛹長紡錘形,暗紅褐色,繭褐色或暗紅色,由稀疏的絲混雜幼蟲體毛組成。
生物學特性:美國白蛾在山東省一年能發生三代。美國白蛾以蛹在樹皮下或地面枯枝落葉處越冬,幼蟲孵化后吐絲結網,群集網中取食葉片,葉片被食盡后,幼蟲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織一新網,繼續取食。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疫區苗木不經檢疫或處理禁止外運,疫區內積極進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擴散。在幼蟲危害期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在防治中,重點檢查懸鈴木、白臘、臭椿、榆樹、金銀木、桃樹等樹種是否有幼蟲危害,如果有幼蟲危害,就要對其周圍區域所有苗木檢查一遍,及時防治。
2)人工防治。在幼蟲3齡前發現網幕后人工剪除網幕,并集中處理。如幼蟲已分散,則在幼蟲下樹化蛹前采取樹干綁草的方法誘集下樹化蛹的幼蟲,定期定人集中處理。
3)化學藥劑噴藥防治。剪除網幕后,再用Bt乳劑4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霧,更能有效地控制此蟲危害。
4)生物防治,釋放美國白蛾的天敵周氏嚙小蜂。
危害法桐的蛀干害蟲主要是天牛。危害特點:幼蟲蛀食樹干,嚴重時引起樹木樹大枯梢和風折;成蟲咬食樹葉或小枝樹皮。
防治方法:細心觀察天牛種類,根據天牛的生活史及習性采取相應的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利用天牛成蟲的假死性,可在早晨或雨后搖動枝干,將成蟲振落地面捕殺。或在成蟲產卵期用小尖刀將卵殺死。在幼蟲期經常檢查枝干,發現蟲糞木屑時,用小刀挖開皮層將蟲殺死,發現被害枯梢及時剪除,集中處理。樹干涂白:星天牛產卵多在樹干下部,可在樹干上涮白涂劑(生石灰1份、硫磺粉1份、水40份),對成蟲有忌避作用。
2)藥劑防治:在新排糞孔內放入沾有30-50倍50%敵敵畏乳油或40%氧化化樂果乳油的棉花團,或放入1/4片磷化鋁,然后用泥封住洞口,進行熏殺。最好同時加入殺菌劑預防樹干流膠病。
3)生物防治:啄木鳥是天牛的主要天敵,應積極保護和招引。